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功夫》的热度还是相当高的。

本身电影质量足够,再加上又是功夫片,所以可以说一时间几乎没有其他的对手。

而讨论的话题也格外的多,格外的热烈。

比如其中有一个话题是“为什么《功夫》里面几乎没有人有一个完整的名字?”

回答也是五花八门。

有人觉得:“这是导演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这些人其实就在我们身边,他们可以是我们身边的任何人,包括主角阿星!”

也有人认为:“因为这是一部小孩子的梦的电影,在小孩子的眼里,或许更多的就只是这些绰号一般的名字吧?”

也有人认为:“你在《功夫》中,看到那些功夫名家都是只有外号和名头,而没有真实的名字,比如包租公包租婆的绰号是:杨过、小龙女,而九龙城寨中的三大功夫名家后来也都是出现了门派名称,比如十二路谭腿、五郎八卦棍、洪家铁线拳。而反派中的琴音双煞、火云邪神。

他们各自代表的是各门各派在历史和江湖圈中的地位和声名,我想或许是导演希望通过这一个个符号,来重现民间功夫。而他们这些人所共同代表的群体,也就构成了曾经的我们对于功夫世界中的回忆和惋惜。

其实在我们古代,名字真的是挺重要的,它不仅仅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需要,更是一个家族香火延续的需要,往大处说还是一个民族甚至一个国家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专家说,华国文化能绵延五千年不断,跟华国人的家族香火传承有一定关系!所以,官宦人家,或名门望族一般都有一个比较完整的家族谱,靠着这个家族谱,就可以追溯某个姓氏的源流。

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猪笼山寨很多是躲避仇杀而隐去姓名的。因为地位卑微本来父母就没有给取名字的,各个人物性格迥异姓名无法说明白性格特点的。最后,也许是导演真正要表达的,那就是,小人物可以没有姓名,没有出处,但是不可以没有人格没有尊严!

我们很多人都梦想着能够完成小人物的逆袭,功夫中的主角也是一样。至于为什么没有名字,很多人都有不同的说法,但最多人认同的,乃是无名小卒四个字。本是无名小卒,哪怕成为了绝世高手又如何呢?

还有一个很多人认同的,便是低调二字,正所谓大隐隐于市,高手在民间。第三种解释就是所有的这一切,都是那个小男孩做的梦,梦里面他成为了绝世高手。正因为是梦,所以梦里的人都没有名字。

虽然《功夫》这部电影中每个角色都没有名字,但这些外号似乎非常符合这些人物的特点。其实以外号来称呼,让观众看的更贴切,人物更形象,窃以为这是导演有意为之,《功夫》想要体现的就是小人物的英雄梦,所以导演采用不同手法让电影贴近生活的形式之一。就算主角、配角有了名字也都是一闪而过,不会重复好几次。

大部分的角色没有名字,这是他有意为之,小人物是不需要名字的,有了名字就不是小人物了。而小人物通常也是不知道大人物的名字的,尤其是黑帮的成员,他们能记住的也只有他们的外号。他们于这个大世界之中,就如蝼蚁一般,谁能知道蝼蚁的名字呢?,就算知道了,谁又会记住他们呢?

电影中小阿星被欺骗,买了根本没有用的武林秘籍,可能也是很多人儿时他真的做过的傻事。而被其他孩子欺负也可能是我们很多人小时候的日常。被人起外号也应该是很正常的事情,虽然外号大多是贬损,但必然是一个人最突出的特点。他深知这些外号比原来的名字更生动,更容易被人记住。

还有一种解释是所有的这一切,都是那个小男孩做的梦,梦里面他成为了绝世高手。正因为是梦,所以梦里的人都没有名字,你做梦时会知道梦里的人的名字吗?电影最后,阿星变成了小男孩的样子,也就是梦醒的时候。

无论是《大话西游》也好,或者是《功夫》,我觉得李易导演的无厘头电影更多的包含了现在很多人的价值观,世界观!往往是通过小人物去折射这个世界的残忍!可是喜剧的内核不就是悲剧吗?”

当然还有一个被讨论的最多的就是,这部电影到底是不是一个孩子的梦?

早前刘飞的解读,其实也代表着不少观众的观点。

但是这种话题依然是被讨论的最多的。

而有趣的是,这些影评,这些解读,并没有影响大家对电影的观感,反而还让不少人反复地去电影院观看多遍。

有某位网红影评人表示自己反复地观看,发现了许多自认为是不为人知的关于《功夫》的秘密。

“我不妨把这部电影里,很多人没有看到的秘密,跟大家做个分享。

个人认为在这部电影的架构上做得最妙的动作就是结尾处,男女主角在糖果店门口相遇会心一笑,恍若当年,他们重返童年.

这部电影的全部内容只是那是那个花了所有零花钱的男孩从乞丐手里购买了一本《如来神掌》所发的一个梦,如果观众细心一点,就会看到包租公、包租婆、四眼仔、龅牙珍、酱爆、乞丐还是如日常中一样生活在市井,用最日常的模式在度过经年。那些所谓的隐于市的一个个绝世高手,只不过是那本《如来神掌》引发的一连串想象罢了,这和意识里“人人都是高手,或者根本就没有高手”亦真亦幻,若隐若现的基本认知高度统一,这也就很好理解,导演聪明地用这个结尾寄托了他电影如梦,人生如梦的思想与情怀。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电影里面出现的最多,或者说反复出现的一个图案,我称之为“恶之花”!

在我看来这个图案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图案,甚至是图腾,在影片中反复的出现,异常精巧地表达了导演对善恶的通透理解。

细心的观众不难发现,斧头帮集体舞的时候,地板上的花纹和火云邪神的暗器都采用了“莲花”的基本构图,莲花在东方文化里象征着纯净、平和、善良、美好,但是矗立在莲花上的斧头帮和火云邪神的“莲花杵”中的毒针都是善恶互为一体象征,而周星扮演的主角阿星自身也有一个由善转恶、由恶转善的自我蜕变和救赎的过程,在影片结尾他拔掉了“莲花杵”中的毒刺,并没有置反派于死地,他用人性中的善,遏制了人性中的恶,一句“想学啊,我教你啊”,让那朵“恶之花”心悦诚服地成为了美好和善良的传承。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