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河西走廊

四月的甘肃已经是冰雪消融,野外草长莺飞的初春时节。在这个朝廷新设未久的行省西陲要塞肃州卫城外,两骑报信的使者快速从西边奔来,进抵城门后,将怀中的腰牌朝守门的士兵晃了晃,随即,马速不停,飞也似的冲入门洞。</P>

“大捷!”</P>

“北庭大捷!”</P>

“靖西大将军率部雪夜奇袭伊犁,大破准噶尔!”</P>

“我大秦天兵威武,斩首鞑虏六千余,俘准噶尔部众两万余帐!”</P>

“虏酋西遁,我大秦尽得伊犁河谷千里之地!”</P>

“……”</P>

两名信使一边策马奔行于街道上,一边挥舞着手中报捷露布,口中不停地大声呼喊。</P>

“万胜!”</P>

“万胜!”</P>

“我大秦威武!”</P>

“……”</P>

街道两边的商贩和居民听到报捷声,顿时爆发出一阵又一阵的欢呼,一些好事的民众,兴奋地跟着信使马后奔跑着,吼叫着,互相传递着捷报的内容,每个人被这条捷报信息所鼓动,所激励,所感染。</P>

多年的西北战争,让身处西北前线的边民,已然能从这次捷报中敏锐地捕捉到许多令人激动和振奋的信息。</P>

伊犁,那可是准噶尔人的王廷,如今,已然被我大秦攻占!</P>duwo.org 比奇小说网

那么鞑虏覆灭之日,亦为时不远了!</P>

西北边患或将去矣!</P>

前几日,才有一支从陕西轮换来的客军三千余官兵进抵肃州城,准备在此休整一段时间后,便启程前往庭州,以加强北庭地区的防卫力量。</P>

却不想,靖西大将军岳钟琪竟然以轻骑四千,雪夜奇袭伊犁,一举攻占了准噶尔王廷,使得整个西域局势瞬间反转。</P>

那没说的,待后方援兵陆续齐聚庭州,正好是春夏之交的用兵季节,大将军必然会鼓足余勇,再接再厉,带着大军循着奴酋逃遁的方向,攻入大玉兹,剿杀准噶尔部的残余力量,不予鞑虏喘息之机。</P>

只要将准噶尔本部击破,那么无论是阿尔泰、科布多,还是阿克苏,喀什噶尔,定能传檄而定,将整个西域纳入我大秦治下。</P>

想想不过二十年,我大秦与准噶尔就实现了攻守转换,全面压制住这个西部草原政权,及至此时,覆灭之日,也是指日可待呀!</P>

当年,为了南防青海和硕特部,北防漠西蒙古,西据准噶尔,控扼整个河西走廊,我大秦朝廷不惜花费巨大代价,从兰州到肃州,沿着这条关键的交通线,陆续修建肃州、甘州、凉州、西宁等诸多卫城堡寨,打算用筑城战术堵死这些蒙古鞑子东进的路子。</P>

那个时候,我们大秦还专门请来了一些齐国工程军事参谋,将这些城寨的型制全部都建成那种易守难攻的棱堡。只需于其中屯驻少量的兵马,就能挡住鞑虏数千乃至上万骑兵的围攻,从而让那些准噶尔蒙古马队寸步难行。</P>

为了修建这些棱堡,地方官府下令在陇南一带砍伐大木,同时在陕甘各地觅址大修砖窑,为这些堡寨提供足量的建筑材料。还在齐国人技术和资金支持下,在兰州建了几座水泥窑,将那些堡垒城寨修成了铜墙铁壁。</P>

而为了将这些材料都能更有效率地运输上去,十几年前,朝廷一咬牙,在陕甘一带大举征发民力数十万人,修建了一条从凤翔府经巩昌府,通往兰州的简易马拉铁轨道,就是为了加速了西北物资的转运效率。</P>

当然,这条马拉铁轨道也不全然为军事用途服务,来往河西走廊和西域的商人们为了节省马力,更为了提升货物周转速度,也会向西北转运使衙门交一些使用费,租用官家特制的马车,轻快地在这条便捷铁轨上奔驰。</P>

西北贫瘠,民间更是穷鄙,那些没啥见识的地方居民和部落蛮子哪里见过铁轨这种稀罕玩意。但他们知道铺设在地上的铁轨一定非常值钱,拆下一截下来,拿到铁匠铺子将铁皮熔炼了,可以打上许多坚硬并且好使的家把什或者农具。</P>

或者,打造几把上好的铁制兵刃,做一个快乐而逍遥的马匪。</P>

于是,为了维护这条金贵的马拉铁轨,西北转运使衙门不得不从各边镇抽调精悍骑兵,组成了若干段护路队,以严厉打击那些破坏铁轨的盗匪。</P>

若是商人或者旅行者乘坐马拉轨道行经兰州一线时,就会看到路边不时会竖立一根根木杆,上面均插着一颗又一颗面目狰狞的脑袋。这些脑袋的主人,除了部分是沿途劫掠的马匪游骑外,还有不少是猖狂截取铁轨的胆大盗贼。</P>

对于这条西北交通大动脉,不消说西北转运使衙门极为重视,就是陕甘两省上上下下也无人敢于轻忽,但有差池,整个西北物资运输不一定会停滞,但对于和准噶尔相持的北庭都护府定然会遭受重大影响。</P>

虽然,北庭经过十余年经营,已陆续移民四万多户,差不多有十四五万人口,开垦耕地也有近百万亩,勉强可以支应当地驻军大部分粮食需求。但仍有无数的物资需要内陆供给,包括军械弹药、被服、药材、棉麻织品,以及各种五金、工具和农具等,都是通过河西走廊,在大雪封路之前,源源不断地输送至北庭。</P>

据说,朝廷为了加强对北庭乃至将来整个西域的统治,打算在未来某个时期将正在修建的豫陇铁路,继续向西延伸,经兰州,直抵嘉峪关。若是可能的话,说不定通往西域,也是应有之举。</P>

“我大秦若是能彻底掌控西域,那么通往七河商贸繁盛之地,势必将成为可能。”来自兰州的“槐记”商社二东家邓廷海将脑袋从窗户外伸了回来,脸上露出振奋的神情,“到时候,咱们将内陆的茶叶、棉布、瓷器、丝绸,还有各种中药材通过河西走廊,经西域,直接运往西边那些草原汗国,赚取的贸易利润丝毫不亚于那帮山西老抠所把持的漠北贸易。嘿嘿,到那个时候,就轮到我们陕甘商帮扬眉吐气了!”</P>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