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章 机锋(第一更求月票)

我的公公叫康熙正文卷第九百二十章机锋董家是慈宁宫旧人,李家是皇父的人。

九阿哥有些明白,会计司为什么铁板一块。

就算之前有不平的,也撼动不了这两家的地位。

他反而澹定了。

他直接拿了纸笔,将卷宗上有问题的铺子,都简单抄写下来。

什么位置,租金几何,什么时候承租,谁家承租,现下市面租金几何。

有这两个旺铺做标杆,没有一家租金正常的。

像裕丰楼那样,写着“房屋破败”减免租子的铺子,总共有三十一家,占到了总铺面的一成。

像桂香斋那样五十年来,没有涨过租子的,有九十七家,占了将近三成。

剩下六成铺子,倒是调过两次租子,可是每次只调了一成,如此五十多年下来,就调高了两成。

九阿哥笑了。

五十年地价翻倍,米价也翻倍。

京城的户籍人口比照顺治初年的时候,看似没有增加多少,八旗只增加了一万五千多户,七万多人;外城民人增加了八千户,四万来人。

京城内外总人口从顺治初年的四十五万,变成了现下的六十万。

实际上,在内外城居住的人,远远不止这个数字。

外地八旗换防回京,官员、举子、商人的不断涌入,都增加了京城百姓数量。tefu.org 柠檬小说网

京城居,大不易,外地人赁房而居,这几十年下来,租金翻了好几倍。

如此情况下,这些内务府官营的铺子,只增加了两成屋房租,就显得十分可笑。

九阿哥都标注下来,而后想到了旗人不善经济之事。

像桂香斋那样直接经营铺子的旗人还是少数,皇城里几条买卖街的铺子,还是以民人经营为主。

皇城里混入的民人商贾,就是以那些铺子的经营者为主。

九阿哥想明白缘故了。

这些铺子,应该是包衣承租,而后又加钱转租给民人商贾了。

“呵!还真是二层主子!”

九阿哥忍不住讥笑出声。

就跟内务府的世官似的,怕是一来二去的,那些人家将内务府这三百多间官铺当成了私家的了。

十二阿哥正在旁边伏桉抄写,闻言抬头望过来。

九阿哥低头抽屉,拿出一个小匣子,取出一个巴掌大的黄金算盘。

这是过年的时候,舒舒叫顺安银楼那边定制的,送给九阿哥的新年礼。

算盘一响,黄金万两。

取的就是个好兆头,也是夫妻之间的小情趣。

黄金算盘珠的声音并不清脆,却是响了好久。

九阿哥没有做旁的,就是将的这些铺子做了个表格,算出了铺面租金的差缺。

康熙二十二年之前的年份,每年少收租金一万五千两左右。

康熙二十三开始至今,每年少收租金两万二千五百两。

从顺治初年开始算的话,这个数字超过了一百万两!

要知道内库的存银,有进有出的,余额也就是这些银子。

贪墨了一个内库!

九阿哥看着这个数字,心反而安了。

要是每年三、两千两的,说不得闹出来,皇父会觉得大题小做,想着什么“水至清则无鱼”。

可是这么大一笔数字,皇子分家都能分好几个了,皇父不会容的。

随即,九阿哥愣住。

这是内务府,上下四千多个职官,除了服务宫廷,就是打理皇家私产。

在庞大的皇家私产中,三百间皇城的铺子算什么?

这并不是大头。

他的眉头拧了起来。

皇父到底怎么想的……

十二阿哥处理完公务,就看到九阿哥阴沉的样子。

他有些不放心,轻声唤道:“九哥……”

九阿哥瞥了他一眼,想着十二阿哥分宫十来年攒下的一万多两银子,心里越发不舒坦。

怪不得内务府子弟纨绔多,这他妈的日子过的比皇子都宽裕。

这叫什么事儿?

他将算好的那些纸折了,装进荷包里,其他的卷宗让张保住送回去了,还吩咐了一句,道:“要是有人问爷为什么瞧这些,你就实话实说,这是爷奉命给九格格圈收租的嫁产……”

张保住躬身应了。

等到他回到值房,果然有几个笔帖式凑到张保住身边旁敲侧击的打听缘故。

张保住也就“如实”说了……

大家并不算意外,毕竟九格格的嫁妆都是内务府这边承办……

翊坤宫里,正殿次间。

从宁寿宫请安回来的宜妃正跟十福晋说话。

“后罩房腾出来给大阿哥了,九嫂挪到正院了……”

“大阿哥七斤半了,眉眼跟九嫂一样,跟九嫂一样白,像个面团子……”

“二阿哥像妃母!也是杏核眼,瓜子脸,鼻梁挺挺的!也将近五斤了,已经会认人,最是娇气,只让九嫂抱……”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