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一十四章 最后一战

吴年没有立刻进入襄阳城,而是安排了降兵出城,没让他们乱动,而是根据名册,如果他们的家乡,是被汉朝占据,就给他们盘缠,自行归家。

如果他们的家乡,还在楚国手中,那就集中起来,等待回家。

当然,吴年也鼓励他们,移民前往缅甸、云贵,或者未来也可以移民越南。

至于征讨越南的大军,吴年已经组建的差不多了。灭亡越南,应该没有问题。

如果不够,还可以北方汉兵一起上嘛。

小小越南,也就是华夏一个省而已。

等降兵出来。吴年还是没有入城,而是安排江北的章进等四个万户,先通过樊城渡河,经过襄阳,来到襄阳城外安营扎寨。

等事情办妥之后。

吴年这才率领文武之臣,进入了襄阳城中。

因为襄阳这个地方,有汉水作为阻隔,百姓并不慌乱,逃亡的很少。

吴年立刻设置了湖广巡抚,安顿百姓。

上午。

吴年登上北边城头,观望汉水与樊城。左右是近臣与武将,所有大将都来了。

“襄樊,自古英雄地,风云地啊。”吴年身上穿着龙袍,外披熊皮大氅,迎着江风,对众人说道。

文武大臣们都是微微一笑。

吴年看了一会儿江景之后,率众回到了襄阳城中,在一座大宅内举行酒宴,也算庆功。

次日一早。

汉军便井然有序的离开了襄阳,直奔江陵城。

上午。

江陵城。

张震率领七位大将,出北城门迎接天子銮舆。而后,簇拥着吴年与文武大臣,进入了江陵城中。

一座大宅,大堂内。

吴年坐在主位上,其下文武分别站立。吴年看了看自己的外甥,这小子镇守巴蜀,很多年不见了。

老了。

眼角有鱼尾纹,鬓发出现了白发。

二人也就差十几岁而已。

“取地图来。”吴年收回目光,转头对身旁的太监说道。

“是。”太监躬身应是,出了大堂。过了不久,有两个大内侍卫搬着一张巨大的屏风走了进来。

屏风上挂着东南地图。

文武都抬头看向地图。

吴年指着地图说道:“寡人打算分兵三路。一路由张震统率,渡江进攻常德府,最后攻灭广西。”

“一路由卫破虏统率,渡江经过长沙,再到达广东。”

“一路由寡人亲自统率,渡江进攻武昌。”

“沿路以招降为主,如果实在不投降,就带兵围困。等待城中自己内乱,然后攻取。”

“要有耐心,不可白白抛洒儿郎性命,强行攻城。”

“震儿。等你率兵攻破广西之后,就率领陈平,陈兵在越南边境。其他人马回转北上,分定府县,最后围攻南京。”

“寡人让你做灭越南大提督。”

吴年笑看着外甥,说道。顿了顿,他又玩笑道:“当然。这是我们的战略,不要对外宣称。以免让越南人得到消息,加强戒备。”

“是。”

张震、卫破虏二人站了出来,大声应是。

“破虏也别急。等寡人攻灭越南,就带兵北上,夺回河套与大同府。到时候,以你为先锋。”

吴年又看着卫破虏,笑着说道。

“是。”卫破虏其实不急,打了一辈子仗,他不会眼红这点战功。听了吴年的话后,他笑着躬身应是。

大方向,吴年定下了,但是细节问题,还是需要商榷的。

吴年与众人商定,最终确定了细节。

次日一早。

三路大军,就开始出了江陵,在水军的辅助之下,分三个方向渡河。

卫破虏、张震渡河之后,分兵攻打府县。

以招降为主,进攻为辅。

势如破竹,攻陷湖广,直奔广西、广东而去。

吴年率兵到达武昌城外之后,楚国武昌将军,很是干脆的出城投降了。

吴年占据武昌后。

处理了降兵的问题,然后他才率领两个万户的大内侍卫,进入了武昌城,其余将军,在城外安营扎寨。

城中。

一座大宅,大堂内。吴年高坐在主位上,下方是文武之臣。他端起茶盏喝了一口茶,感慨一声道:“寡人年轻的时候,攻打蒙元,受伤流血不计其数,打的是硬仗,游走在生死之间。什么时候死都不知道。”

“现在打仗,就像儿戏一样。”

吴年说到这里,摇了摇头,虽然这么说,但开心也是真的开心。

能平安吃掉城池,谁愿意玩命啊。

“祖父。有机会跟我说说,你是怎么在辽东打仗的。”站在一旁的皇孙吴烈,兴致勃勃的说道。

“好。那可真是精彩。”吴年眉飞色舞,笑着摸了摸吴烈的后脑勺。

说了一会儿话后,吴年让大部分人都下去了,只留下值班的近臣,然后说道:“来了武昌,那当然得吃真正的武昌鱼。”

“让武昌厨子去做全鱼宴。”

“是。”

左边的太监,笑着应了。

吴年攻占了武昌之后,就不动了。安心的在武昌城中,吃赫赫有名的武昌鱼。

然后派遣使臣、巡抚、知府。用使臣开路,让沿途府县投降,不投降的先晾着。

让巡抚、知府去投降的府县上班,统筹民事。

大部分都投降了,小部分没有投降,也是无关痛痒。让这些巡抚、知府组织人去剿灭就是了。

汉朝的官儿,哪怕是文官儿,组织能力都很强,尚武,说不上能征善战,但是一般军事也没问题。

等吴年得到了准确的消息。

张震攻陷广西,和睦当地的少数民族,安顿汉民,与陈平一起,陈兵在越南边境,派遣其他将军北上。

卫破虏攻破广东,帅军北上。

吴年这才安排了大军沿江东下,进攻南京。

他率领王贵、张声两个万户的战兵最后出发,慢悠悠的走。

前方大军,势如破竹,打开了前往南京的通道。吴年率领汉军精锐水步军,很容易来到了南京城外。

先到达的汉军,建好了营寨。吴年到达之后,可以马上入驻。

营门上。

吴年带着近臣站在高处,看向前方伟岸的南京城,心中充满了感慨。

这是统一的最后一战了。

这一战之后,汉人的内战就结束了。

接下来就是越南、斯拉夫人。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