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甜秆儿

物质条件十分匮乏,孩子们喜欢吃甜东西是一种奢望,在家里无处寻觅,真是希望在田野上,只能到田地里去寻找甜蜜。

那时的甜秆儿有两种,一种是甜高粱,也叫甜秫秸(甜秆);另一种是普通的玉米(苞米),是粮食主产作物。那时一家一户仅有几亩园田地,每年春天能种上几十根,小孩子已是心满意足了,也有些人家舍不得浪费土地,基本都种玉米和蔬菜。玉米浑身是宝,玉米粒是人们喜欢的粗粮,经过精加工可做多种食品,玉米面加黄豆面发了后做成大饼子,总是吃不够。玉米是粮食作物,并不是所有的秸秆都可以做甜秆儿,很难分辨清哪根甜、哪根不甜。有经验的人要挑那些结棒小或不结穗的,营养都浓缩在玉米秆儿上,因而口感清脆,汁水甘甜。

每到青纱帐起,就到了寻找甜蜜的季节,像游泳一样,一个猛子扎进绿色的海洋里,寻找猎物,折断青稞,挨个品尝,直至找到心怡的甜秆儿为止。

甜秆儿小孩子喜欢,大人也不列外。大热天,行走在玉米地旁,自然而然就会想起甜秆儿来,但他们选择的都是那些瘪粒或没穗的秸秆,从不糟蹋好庄稼。下地干活的人们,烈日炙烤,趁歇气儿功夫“啃秆止渴”,嚼上几口甜秆儿过瘾。大人吃的快,不知不觉一根根长长的甜秆儿嚼完了,吐在地上一堆堆的白色甜秆儿渣子。隔一会,便会看见数不清的黑乎乎的一堆小蚂蚁蜂拥而上,还有不慌不忙、迟迟赶来的“屎壳郎”,成为它们的“美餐”。

每当玉米长成的时候,小兴常常和小伙伴来到玉米地里,在没顶的玉米林中穿行,干什么?搜寻那些不长玉米棒子的光棍儿玉米棵子。一旦发现,惊喜万分,然后用手将其抓住,用脚从根部一踹,折了。接着,从其断口处用牙撕去外皮,当甘蔗吃。少年的牙齿,具有无坚不摧的力量,它咬过冰块,咬过核桃,撕扯玉米秸的外皮,当然是小菜一碟。外皮撕下来之后,便露出长长的一段晶莹而饱含汁水的芯儿。于是,没有一个人不赶紧咬下一口,然后,且嚼且吸,且吸且吐,且吐且咬,且咬且嚼,其甜其美,不可尽言。

有时也会和小伙伴在有月光的晚上钻入村边的玉米地里藏猫猫,其神秘,其刺激,其开心,无与伦比。

当玉米棒子涨到足够大时,可要注意了。这个时候,虽然玉米秸依然亭亭玉立,绿色可人,但玉米粒可能已快速走向成熟。所以,需要经常掰开其顶皮,看其是否到了可食的程度。不能太老,亦不能太嫩。太老了,咬起来费事;太嫩了,一包水,不香。只要籽粒已然饱满,但掐一下还能掐动,即可煮食了。煮时,剥去绿皮,待剩下一层白皮时,就可下锅。熟时,金黄的颜色已勾去了你的眼魂,而新鲜玉米的特有的清香之气,早已令你馋涎欲滴。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