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填报志愿

“难怪呢!”

李明英一副就该如此的表情,她实在不相信学校有这个资质能教出六百多分的学生。

“弟,云英姐生了,你知道吗?”

邹俊杰跟李明英简单说了几句之后跟邹林杰唠起家常。

“不知道,什么时候生的?”

邹林杰记得上次二伯说过,邹云英六月份要生。

“生了有几天了,三子餐馆装修就是准备做满月酒。到时候你的升学宴也可以放在三子这里做,下个月可热闹了。”

邹俊杰说着一脸兴奋,下个月确实有好多酒席要参加,餐馆开张肯定要办的,满月酒也要喝,升学宴也要吃,还有他的店开业大吉。

“你们两个店什么时候能装修好?赶的上吗?”

邹林杰问了一下装修进度。

“这有什么难得,三子那个餐馆,水电走好了,等瓷砖贴好,挂个大白,就可以按照灶具,餐桌椅子,快的很。我这个店开业也快,到时候搞一个开业活动,先把楼上的生意做了。”

邹俊杰说的眉飞色舞,他早就想好开业的时候怎样拿下楼上的家电生意。

而在一旁的李明英听到邹俊杰如此描绘,嘴角也忍不住的高兴,似乎生意越好,她赚的越多。

简单聊了几句,他们各自做事了,李明英带着保温桶回她老家了。

有邹林杰帮忙,邹俊杰水电走的很快,搞完了一家。

一夜无话,昨天晚上回村里,父亲就跟大伯二伯们聊起今天有学校的老师过来访问,那表情有多自豪就有多自豪。

一大早起的早早的,身上穿的很精神白色衬衣。

爷爷听说今天有学校来访,同样穿的很得体,就等学校老师过来。

而学校那边不负众望,经过多方打听,终于找到邹林杰的村子。

因为学校那边打听,让村子里的人得知又出了状元,消息一下子传播了出去。

在村子里的人带领下,学校那边开着车驶到家门口。

学校将要来的时候,班主任给邹林杰发了消息过去,邹海庭得知老师马上要来,立马把大门打开,站在门口迎接。

不一会听到汽车的声音,邹海庭精神一震。刚好大伯大妈二伯二妈他们也赶上来。

果然,车辆驶入家门口,邹林杰看到了主驾驶班主任的面孔,副驾驶是年级主任,后面还坐着一个记者。

在邹林杰的示意下,邹海庭知道他们的身份,上前热情的迎接。

几番寒暄以后,邹海庭让邹林杰立马把准备好的西瓜切出来,让老师们尝尝。

进了大门之后,班主任和年级主任看到院子里停了三辆车,其中还有一辆宝驹,两人心中有些不淡定,心想,这是什么样的家庭!

“两位老师,快吃瓜,昨天刚买的新鲜西瓜。”

邹林杰把西瓜端出来后,邹海庭客气的把西瓜分给众人。

“你客气了。”

两老师没有推辞,接下了西瓜。

差不多吃了一块西瓜,年级主任开口说道。

“邹先生,我们代表学校向您和您的家人表示慰问。这届高考邹林杰在我们学校考出了优异的成绩,考取全校第一,全市前100名的名次。我们学校连夜组织开会,特此给学生发放奖励。”

说完从文件包里拿出信封,交到了邹海庭的手上,整个过程记者都在跟拍。

在记者的要求下,把5.8万的奖金拿出来,几人做了一个合影。

接过奖金的邹海庭受宠若惊,客套几句,学校那边解释了一下奖励由来。

听到8千块钱是上学那时退还的,欣慰的无以复加,有种熬出头的感觉。

随后邹海庭让大妈二妈安排中饭,则让邹林杰跟老师们聊天。

“老师,虽然我考了636分,但是我不清楚该报考哪个学校,不知道有什么好的建议。”

邹林杰虚心请教道。

“很多毕业生都和你一样的想法,因为不知道报考的学校分数线,生怕填报错误,录取不上。按照你的分数,往年一本学校基本上都能上,不排除这一届整体实力都很好,提高录取分数线。”

“你先说说,对什么专业比较感兴趣,老师再给你推荐学校。”

班主任细心的问道。

“我对电子科学和材料科学比较感兴趣,不知道老师有什么推荐的学校吗?”

邹林杰把感兴趣的专业说了出来。

“这两门专业,理科性非常强。本省在这方面专业比较突出的有三个学校,第一个是百湖大学,第二个是夏中科技大学,和第三个百湖理工大学。”

“三所大学,百湖理工大学师资力量比较弱,还不能算一本学校。前面两所学校都是一本,百湖大学名气要比夏中科技大学耳熟能详一些,不过他们师资力量不相上下。”

“为了保险起见我建议填报夏中科技大学,因为成绩比你好的人首选都是百湖大学,成绩比你差一点的选夏中科技大学。所以大概率录取成功率要比百湖大学高。”

经过班主任的分析,邹林杰知道该填报什么志愿了。

闲聊的时间过的很快,马上到了中午吃饭时间,两个老师抵不住家人的热情,多喝了几杯,而记者只好做司机开车带他们回去。

回去的时候,邹海庭还不忘送了许多西瓜。

这一顿下来,村里的人都知道邹家出了状元,有同届考生考的不理想的,心中不是滋味。

有人念叨他们家走了狗屎运,搞起了房产不说,买了豪车,家里人又有出息,能不让人眼红嘛!

又有人念叨,说是邹家小儿子傍上有钱家的小姐,那豪车是人家富豪小姐的。有模有样说看到邹家小子开着豪车带着三个女娃。

不管怎么议论,邹海庭脸上的笑容一直没消退过,中午喝了不少酒,躺在床上休息了。

邹林杰两个兄弟跑去镇上做事了,在记忆里邹林杰会走水电,重温一下,感觉陌生而又熟悉。

房子里走的都是暗线,开槽早就已经做完,现在两个人分工明确,一个走水,一个走电。一个下午基本上把大致的水电走完,就等后续的收尾工作。

晚上回村,父亲已经醒了,晚上还是在一起吃的。邹胜也从外面回来了,应该是去找厨房小工去了。请下载app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