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大唐舆

“去礼部,鸿胪寺,传孤手教,让他们把从隋朝年间的倭国朝见送的礼物单子,还有接待事宜,倭国乘坐的船只都要一一给孤找出来。”

“另外,告诉工部,孤要登州水师战船的图纸。”

“奴婢遵旨!”王三喜小声的说道,然后小心翼翼的想要离开。

“慢着!”李阙突然好像是想起了什么一样,瞥了一眼王三喜道:“这就想走了?”

“奴婢……”王三喜强挤出笑容,“奴婢也去不了哪里!”

啪!

李阙狠狠的把手里的奏疏朝着王三喜的脸上甩了过去!

“两回了!”李阙怒道,说着还是很生气,朝着王三喜一脚踹了过去,“只是一天而已,你就已经让孤难堪了两次,你让孤的面子往哪放?”

“是是是,奴婢该死,请殿下责罚,殿下说的是!”王三喜赶忙求饶道,“可是陛下要来,奴婢不敢拦着啊!”

李阙瞪着他,“滚蛋!”然后只穿着袜子,朝着寝宫走去。

“殿下,穿鞋,穿鞋!冷啊!”王三喜赶紧拿着靴子追着在李阙身后。

“滚!”李阙心理恼怒不已道,抢过鞋子直接对着他就是打了好几下。

王三喜也不敢打,只能任凭脑袋和脸狠狠一顿打!

“一个个,没有一个是顾念孤一些的!”李阙打了几下了以后,住手了,说道:“这几下,就算是你今天白天,一连两次让孤难堪的惩罚!”

王三喜大喜,赶忙谢恩道:“谢殿下恩典!”

……………………

洗手,洗脸,泡完脚以后,李阙躺着在暖暖的被窝之中。

扩建水师,是他作为皇储以来的第一次说出的军事话题。

可是要怎么说服皇爷爷,还有满朝文武,还有大概的方针是什么,水师之中谁可为良将?

还有要如何建造舰队!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水师的军费从何而来?总不能说是去给百姓们加重赋税吧?

今天晚上,对于李阙注定是个不眠之夜。

沉稳,是一个优秀的合格的君王必备的素养,别人再怎么不沉稳坏了的也会自家的事情,可是李阙不一样,他时刻要谨记,他的一举一动都是关乎万民的,关乎大唐江山社稷的。

尤其是身为一个大国的储君,也是君,一言可兴万邦,一言可祸四海!

要是这样的一个偌大的帝国,出现了什么偏颇的话,会给了周围的强敌一个可乘之机的,谁也不知道会要多久才能挽回。

身为帝王要沉稳,凡事都要以江山社稷和百姓为重,这些绝对不是夸大其词,而是真的要这么做,因为随便的一个举动都是会影响到江山百姓。

一个合格的帝王,受天下百姓供养,那就要事事都要为百姓考虑为先,然后才是家里事,自己的事。

要是不为天下百姓考虑,那人家何必供奉你?给你缴纳赋税?

民心不稳,则江山社稷不稳!

身为君王,要有一定的进取之心,但是也要沉稳,要凡事都稳重,不能一下自己太激进,太骄傲以为自己真的可以什么事情都可以做好,更不能满腹疑心,不能太固执己见,要学会保持一种平衡,平稳,更不可能是为所欲为的。

要是做错了什么,是有损君王威严的,受苦买单的是整个国家,还有百姓们。

在李阙被封了秦王以后,不管是李世民,还是那些弘文馆学士,都总是以前隋的隋文帝当做反面教材来教育李阙。

隋炀帝是暴,在于他自己太激进了,能在夺嫡之争中登上皇位的人,绝对不会是个傻子,更不会是一个庸才,更何况还是领隋君拿下大陈的主帅,而且这个人肯定还有一些自己的才能和胆识谋略。

可是他坏就坏在急功近利,对于自己想要去做的那些事情太着急了,而且过分的自信了。

所以,即使是融合了汉化的胡人还有汉人的强大大隋王朝,最后的下场是二世而亡。

所有事情都要沉稳,要谋定而后动。

李阙也知道如果自己想要用自己现代人的主张来改变这个几千年的封建的王朝,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一个圣旨就可以彻底改变的了。

做事,所有的事情都是要慎重,要好好的全盘考虑计划,要确定每一个细节,要确保每一步都没有出格,而是顺利的改变,哪怕是慢一些,慢慢来!

次日一早,李阙就在尚书省这里,工部兵部鸿胪寺在就把关于倭国的一系列东西都送出来了。

难得太孙殿下总算是来找他们要一些什么东西了,都是这几个部门的长官亲自送过来给李阙的。

还有洛阳造船厂,扬州造船厂,广州造船厂,泉州造船厂以及江南等地方的造船厂所有的工匠名单都送了过来。

还有工部的仓库内的那些战船的图纸,以及展出的储备物资数量物品。

这个让李阙心里很是高兴,大唐不禁止民间造船,也有一些民间的造船厂,但是数量规模都没有官府的那么大。

而且大唐官府的这些有绝对的充足的可以制造战船的工匠技术和材质。

这些繁多的战船图纸,让李阙双眼发光,隋朝的时候因为三征高句丽,也动用过海军。

现在大唐内河里面的船只就可以制造出高达20余丈,搭载六七百人,有的船只还可以在上面开花圃种种菜,有的水手就上百人之多了。

而且这些年来,从解决了DTZ以后,朝廷的主要目光都是放眼高句丽,征伐高句丽主要用的就是船只,毕竟路途遥远,也是需要船只来运送粮食的。

除了这些不说,最让李阙兴奋不已的是,这个上面还有一个地图,比昨晚他的那个可大多了。

是画下了大唐及其周边的国家的所有地图,以大唐为中心,吐蕃、吐谷浑、倭国、薛延陀、百济、高句丽、大食、波斯、西域三十多个国家等。

这个图很大,长十六尺,十五宽,铺开了以后,明德殿的正殿空白的那些地方,竟然还有点放不下。

这份地图,山川河流官道草原高原海岸线,港口,岛屿,这些完全都是有标明的地方。

大唐现在知道的最远的地方也就到了波斯这里。

除了这些,还有两本书,一本是大唐内部的各地的气候,路线,风土人情和周边的描述。

另外一本则是其他的国家的气候,路线,风土人情和周边的描述。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