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深秋之日

一个穷酸书生,整日里显摆自身的才学,不好好勤加练习,偏偏想要走低俗的捷径。

孟云清并非是嘲笑孟生使用不正当的手段,她也清楚,在京中若是想要谋取更好的身份,单单靠才识是很难得,打通人脉,来往官府之间也尤为重要。

可惜的是孟生没有那个本事,偏偏想要的东西又很多,不靠自身实力反而吸附着孟怀玉,靠吸孟家的血。

银子没有了,孟云清还想着如何给孟怀恩一个答复,那笔钱本就是用来存着为孟怀恩娶媳妇用的。

算算真实年岁,她也不过二十出头的丫头,竟然也到了要为儿子谈婚论嫁,考虑彩礼的时候了。

幸而在这个年代,在这样一户村庄,娶妻并不需要大几十万的彩礼。

孟云清粗略算了一下新房装修,媒婆介绍,布匹,首饰,米粮等一系列所需物品以及给秦家的礼金,加起来少不得七八两银子。

若是寻了个不错人家的姑娘,那七八两银子上还要再加上三五成。

孟云清不至于寻一门不当户不对的,对个人家女儿和她的孩子而言也都是件麻烦事。

但若是能够两情相悦,那必然是再好不过。

孟怀恩亦是没开口询问,时日入了深秋,家家户户都在忙碌着,孟家也不例外。

因为孟蓉蓉的事情,全家默契的都不曾开口提及,但每个人的脸上始终被悲伤笼罩着。

孟蓉蓉一天未寻找回来,孟怀恩便不想开口替婚事。

他同着那小侄女并没有多大的感情,不过自从上一次对嫂子产生了愧疚之心,这心理上倒是发生了不小的改变。

深秋时节,家家户户都在迎接着中秋佳节,团圆之日。

孟云清抬头看向那一轮圆月之时,依旧会思念在二十一世纪的亲人。

所谓既来之,则安之,等到了深夜思念的情绪涌上的时候,还是不免伤心乏力。

怀念着那些亲人,朋友,却又无能为力。

她不知道自己怎么来的,又没有办法回去。

对着栏杆,孟云清又想起了那张乖巧稚嫩的面孔,那是一个三岁孩子才有的纯真。

她咿咿呀呀着,似乎是想要告诉她什么,但转瞬间,那副面孔又消失在了眼前。

“你会没事的吧?”

她询问着天空,又在询问着自己的内心。

“娘,外面寒冷,还是早些回屋吧。”孟怀恩从后面为孟云清盖上披风,关心的口吻流露。

那孩子长进了不少,孝顺的口吻也并非时时刻刻带着算计。

这大抵是孟云清自来了以后第一件顺心的事情了。

刘氏依旧是那副羸弱的模样,对待孟怀德依旧是百依百顺,不敢违背。

好在孟怀德听了孟云清的告诫,对刘氏开始客客气气,尊重起来。

孟云清深知,想要彻底根除刘氏骨子里的懦弱和逆来顺受,便要从他们开始改变。

毛鸡蛋的生意也开始走向了冷淡期,好在孟云清存了一笔不算少的家当。

衙门那里始终未曾打听到有关于孟蓉蓉确切的线索,就连着孟怀玉也不见了踪迹。

孟生没了媳妇,不去孟家讨要,自知理亏,不想闹出笑话。

夫妻二人本就感情不和,不过是臭味相投,各怀鬼胎。

孟云清本想着亲自为孟怀玉送去和离书,替对方处理了这档子烂摊子。

但想着家中丢失的钱财和下落不明的孟蓉蓉,她放弃了那份心思。

那孩子始终不肯将小聪明用在正途上,甚至一味的对她有所抱怨。

如若不是记恨着她,又怎会一而再,再而三做出荒唐举动。

孟云清哭笑不得,又拿着那女人没有办法。

若说实在让她记恨着的事情表情孟蓉蓉的失踪,钱财上,她倒是无关痛痒。

虽说是生意人,但孟云清并不是将着钱财看着很重的一个人。

她生活的家境比较优良,自小却没有缺吃少穿的时候,日子上过得倒还算是殷实。

“娘,外面的干草又堆了一堆。”

“用它来生火好了。”

家中大大小小的事情如今都由她做主,家里人已经习惯了凡事先问过她以后再做决定的想法。

入了初冬,孩子依旧没有下落。

刘氏整日里郁郁寡欢,心情低落,不过在一家人面前,她依旧是强颜欢笑,怀中哄着孟圆圆。

她并非只是一个孩子的母亲,只是因为都是她身子里掉下来的骨肉,蓉蓉跟随了她三年。

蓉蓉那孩子身子一直不怎么好,自那次大病落了残疾,身上总是会有大大小小的毛病。

圆圆咿咿呀呀发出哼唧的声音,吐字并不清楚。

“圆圆这个名字就家里叫叫好了,等赶明我为她取个好听的名字。”

蓉蓉圆圆,简单易叫,却没有很深刻的含义。

孟云清并不希望两个孩子不受文化教育,她不是个传统的女子,而是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女人。

她所期望的将来,必然是为所有孩子做好了最充足的打算。

一大清早,孟云清便为一家人熬制了火锅,那是冬日里她最爱吃的伙食。

放假的时候她常常和伙伴一起聚餐,吃火锅,烧烤。

冬日里在暖气充足的房间内,三两杯啤酒,满地的食材堆积。

每个人面前都由有碗,蘸料堆积着。

想起那样安和的时光,孟云清怀念的很。

“味道真不错。”孟怀恩大为称赞,中秋一过,家里的伙食也跟着改善了不少。

望着那一大盘的牛肉,羊血,肥肠,猪肉片,海鲜,孟怀恩连连拍手。

家中好久没有伙食如此丰富了。

孟云清笑着举杯同众人干杯:“这些日子大家都辛苦了,偶尔吃吃好的也算是对生活的一种放松。”

不知怎的,孟怀恩觉得娘亲文化了不少,比二嫂这个秀才家出身的女儿更有文化。

但他还一直记得,娘不是个读书人,年轻的时候跟随着还在世的父亲学过几年文字,看过几本书。

那些岁月里,娘依旧是粗鄙,懂得不太多的小妇人。

但自孟蓉蓉嫁人一事过后,娘的性情大有转变。

全家都有怀疑过这件事情,却没有一个人开口详谈。

相比较之前,他们更喜欢如今的娘。

这件事情孟云清是不知道的,她只是按着她的生活轨迹和三观行事。

她认为对的事情她才会去做,她认为错误的事情她并不愿意去接触。

她的想法简单透明,不愿意将日子过得复杂。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