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漕运案

“那,带我去看看吧。”

既然案情如此复杂,徐汉良便准备过去看看了。

很快跟随着一班皂吏,便来到了案发之处。

现场已经是被保护了起来,这同样是按照《洗冤录》里面的说法。

从徐汉良写好的那一本《洗冤录》之后,蒋文是越看越喜欢。

日读夜读,里面很多内容,自然是记到了脑海之中。

来到了房间之中,徐汉良便四处打量了起来。

“孙元县令体型极重,大概有着一百八十斤,若是先被杀死,然后吊到房梁之上的,有可能就是团伙作案。”

蒋文看向徐汉良,接着说道。

“有没有凳子?”

徐汉良接着问道。

蒋文微微一愣:“有,有。”

没多久的功夫,官差便搬过来了两架梯子。

徐汉良没多想,直接将梯子架到了房梁之上,仔细勘察了起来。

可以看得出来,房梁之上很少打扫,但有着两道痕迹却十分明显。

似乎是有着什么东西,曾经固定在房梁之上。

略微一思考,徐汉良心中便已经是有数了。

“这应该并非是团伙作案,而是只有一人,等一会儿你们再将梯子搬到外面去,我再看看。”

徐汉良对着几人说道。

很快,徐汉良便来到了房顶之上。

刚刚来到房顶之上,徐汉良差点就被房顶之上的青苔给滑倒。

而在他的探查之下,房顶之上似乎有着一些人来过的痕迹,而且瓦片也曾被动过。

从房梁之上下来后,徐汉良看向县令:“按照你的说法,那位孙元县令,生前体格应该是颇为健壮的,他的身上有没有什么搏斗的痕迹?”

蒋文摇了摇头:“浑身上下除了勒痕之外,没有其他的痕迹。”

“按照这么说,十有八九就是熟人作案,也有着一定可能是被迷晕之后,再作案的,其他人都有不在场证明吗?”

徐汉良点了点头,接着问道。

“凡是相熟之人,我们早上的时候都调查过,确实没有。”

蒋文点了点头,接着说道。

“他房间之中的东西,可有遗失?”

徐汉良接着问道。

蒋文点头:“财物方面的并没有任何遗失,不过根据他的夫人所说,所写的那些文稿遗失了一部分。”

“文稿?”

徐汉良反问一句。

“据说是一本公案小说,描写的似乎是什么漕运被窃之类的,据说已经完成的差不多了。”

蒋文将孙元夫人的说法,复述了一遍。

“漕运被窃?”

听到这句话,徐汉良不得不想起之前在吴县发生的一个案子。

漕运被窃案,大概是在三年前所发生的,当时这个案件甚至还惊动了京城。

历代王朝,漕运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运输途径。

主要是将从各地征收回来的粮食,或者银两之类的物品,运送到京城之中。

而运送粮食,银子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宫廷之中的消费,以及百官的俸禄,以及军饷支付。

漕运不仅仅指的是通过水路运输,同样也是可以走陆路运输的。

不过漕运案时候的漕运,确实是走水路,正好路过了吴县。

却不知为何,在吴县的地界之内突然翻船。

翻船之后,船上那些水手倒是没什么事情,很快便被救上了岸。

不过后续打捞的时候,船上的那些银两却一无所获,就如同凭空消失了一般。

当时船只之上,一共是有二十万两白银的。

朝廷在得知此事之后同样极为震怒,革职查办了不少官员。

虽然此事是在吴县地界之中发生的,但吴县的官员和此事似乎关系不大,所以说没有受到什么太多的牵连。

一直到现在那些银两的下落,都是一无所知。

“作案的十有八九是一个外地人,而并非是咱们常熟之中的,而且应该只有一人。”

徐汉良没有思考太多漕运案的事情,这两者之间似乎没什么联系。

“可是只有一个人,怎么可能将那么重的孙县令给吊起来了,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一件事情嘛。”

蒋文听到这话,第一反应就是不相信。

徐汉良没说太多,而是从一旁的官吏手中接过纸笔。

紧接着便在纸上开始绘画了起来,没多久,一个奇怪的装置便被他画了出来。

“这样吧,以先行常熟内的铁匠铺之类的地方问问,看看有没有人制作这样一种装置。”

徐汉良将那张画递给了蒋文,接着说道。

“这是什么?”

看着徐汉良的话,蒋文则是一头雾水。

“如果说能够找到的话,那么此案想要破解出来就容易多了,如果找不到的话,再加上是外地人,恐怕会成为一宗无头悬案。”

徐汉良没有多过回答,只是稍微解释了一句。

他所画出来的东西,正是一个定滑轮。

之前他在房梁之上看到的痕迹,很有可能就是这样一种定滑轮。

虽然在古代的时候,并没有滑轮组的概念。

但这种靠着经验就能够形成的东西,应该是有人已经制造了出来。

不过定滑轮运用的不是很广,一些人不知道倒也正常。

至于作案动机,这不是简单能够推算出来的。

特别像这种作案,大概率只有将犯人绳之以法之后,才能知道。

徐汉良总感觉这件事情,隐隐之间没那么简单。

但他没有太过于在意,现在手中需要忙的事情还有很多,这件事情他顶多是能够帮到这里。

后续能不能找到凶手,只能够是看运气了。

不是他不愿意和蒋文解释这个滑轮组的工作原理,最主要是解释起来有些太过于麻烦。

总而言之,他如果能够找到制作过这种东西的工匠,

那么这个案件,大概率也就有了头绪。

古代和现代本身就不一样,又没有监控,又没有各种刑侦手段,所以破案率自然十分低下。

即便是徐汉良,也只能写出一篇《洗冤录》,帮助别人提高一下刑侦方面的水平。

他所写的只是一些常识,对于太过于深入的东西,他不知道,更写不出来。

他和稚娘商量好了,等到明日的时候,便会重新回到吴县。

如今举人的成绩已经出来了,而那个便宜父亲,很快就会被押入到京城之中。

在他进入到京城之前,徐汉良也想要他开心一下的。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