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4章 失控

位于洋铁皮垃圾箱上方的窗台上,一男一女从上面顺着旁边的下水管道爬下。

窗台上爬下来的两人落了地,男子搀扶着女子迅速去了公寓对面。

掀开篷布,遮盖住的一辆黑色轿车便呈现在两人面前...

打掩护的白婷听到了拐角处有脚步声,便停止了翻垃圾,摸出腰间手枪,装上消声器,靠在墙角,静等着来人...

黑色轿车刚刚启动,墙角处的脚步声愈发急促...

车窗摇下,男子示意白婷赶紧上来。

可就在白婷想转身上车时,拐角处突然跑出来一众伪保安团士兵,往黑色轿车方向奔去...

白婷暗道不好!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

她知道自己如果不拦住这些伪保安团士兵,那自己的同志都会有危险...

于是她闪身躲在洋铁皮垃圾箱后面,抬手就向那一众伪保安团士兵开枪...

中弹的伪军倒地不起,其他人纷纷往旁边找掩体躲起来开枪还击...

一下子公寓楼下枪声大作,惊动了附近接应向南的其他同志,他们也往这边靠拢...

黑车轿车里的男子不得不开车先行离开,往汇山码头飞驰而去...

坐在后座的向南揉了揉红肿的手腕:“刘叔,我父亲他...”

“他在汇山码头等我们。”开车的正是刘二喜,他回答着向南,车速却再次加快...wutu.org 螃蟹小说网

向南扭头往后瞧了瞧:“接应我们的同志...”

“放心,撤退路线都已经安排好。霞飞路是法租界,一旦巡捕听到枪声,会赶到现场,到时那些狗腿子不跑,就等着进巡捕房蹲他个三五八天的!”刘二喜从后视镜看到向南脸上的担忧,不禁安慰道:“你母亲为了安全送民主人士去延安牺牲,组织决定一定要救出你。以慰她的在天之灵...”

向南靠在座椅上,她知道在法租界,无论是日本人还是伪军、汉奸...各方势力都不敢明目张胆的开枪。

这次敌人是卯足了劲,想要好好利用自己,要不然不会在租界贸然开枪的...

她不知道掩护自己的那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是白婷乔扮打扮的。

要不然,她阻止刘二喜开车先走...

此时白婷那边枪声大作,自然引起了租界巡捕的注意...

那些租界巡捕边吹着警哨,边往枪声传来的公寓方向匆匆赶去...

原本对峙的双方,听到“哔哔哔哔”警哨声似乎从天而降,都纷纷往各自身后转身就跑...

可看到那个躲在洋铁皮垃圾箱的银发老太婆,竟然以惊人的速度往后狂跑时,有个伪保安团士兵不禁揉了揉眼睛,惊呼出声:“那个老太婆也跑得太快了!”

*******************************************************************************

小科普: 谍战剧军统特工常常提到的“临训班”的由来:

1938年秋末,一个神秘的特务机构转移到黔阳县城——黔城,那就是“军统黔阳特训班”,班主任就是军统总头目戴笠。

1938年8月,戴笠所领导的几班人马并入军统局,贺耀祖兼任局长却不管事,戴笠任副局长并实际负责。

军统局实行军事化管理,局机关设又八处六室一所,外勤设区、站、特别组。

在这之前,戴笠为首的中华复兴社特务处,以及调查局第二处等机构,早已开始了他们的特务活动。

为了培训骨干特务,1937年冬天,戴笠到武汉指派余乐醒、谢力公等,在长沙附近筹备特训班,军统湖南站站长李人士则选定了常德临澧县为班址,后来人们称其为“临澧特训班”,培训学员1000多人。

这个班最初的名称叫“军事委员会特别训练班” ,但军委会却不认账,因而没有颁发过印章。

当时戴笠兼任中央警官学校主任委员,便于1938年4月将其定名为“中央警官学校特种警察人员训练班”。

而军统局内部却一直叫它 “临训班”,毕业学生则列为中央警校特训班第一期,或简称特训一期。

1938年九、十月间,临澧受到日军威胁,第二期特训班转到黔阳古城。为了加强控制,戴笠特地将军统特务王湘(字师陶)调来黔阳当县长。

当时,国民党宪兵第十团也在黔城训练新兵,当地原有的房屋不够,双方多次发生争执,一度曾拔枪相向。

县长王湘几经周旋,划定了圣庙、普明寺、文庙、城隍庙、简师学堂、下杨公庙、先农坛等处为特训班驻地,班本部设在黔阳简师。

“黔训班”下没秘书室及教务、政训、总务三处。

全班统一为学生总队,下设七个中队,每个中队下设3个区队,共有21个区队。每个区队下设3个班,共63个班。

班本部由戴笠兼任主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他长期坐镇重庆军统局,仅在训练班结业时来过黔城一次,住过一小段时间。

副主任是少将吴琅,教务处长陆遂初上校负责训练特务技术,国民党黔阳县党部书记长傅规杰兼训导主任。学生总队长也是上校,中队之外还编有会计组、报务组、女生队等。

戴笠选派了几个臭名昭着的大特务,来该班负责日常训练,其中就有曾经留学苏联的共产党叛变人员。开学前,军统人事科要求特务们介绍可靠的亲友前往受训,条件是思想可靠,身家“清白”,年龄在18至25岁之间,初中以上文化,身体健康且无显着特征和暗疾等。同时规定,军统内原有特工愿意参加受训者亦可调训。军统内部特别强调:各地学生由各省站、组负责人先行考核,以防异党混入。如果学生将来出了问题,原选送单位要负全部责任。

该班学生,部分是从军统和其他军校调来受训的,多数是军统人员介绍参加的。其余则是用公开招来的,他们多为江、浙、赣、鄂等沦陷区来的逃难青年,当然也有黔阳周边县份的青年学生。他们起初并不知道这是特务组织,等到明白之时,已再无退路。黔阳这一期的新生,共有800余人,男多女少。

“黔训班”学制一年。前半年着重政治训导和军事教育,内容包括《总理遗训》、《领袖言行》以及相关法律知识、军事常识。后半年则依照本人意愿,分为情报、行动、电讯、警政、参谋、日语、英语等系,分门别类传授各种特务技术。其中的情报系,受训课程有情报理论、情报业务、侦察术、化装术、射击、秘密通讯、密码、心理学、行动术、擒拿术、毒药、爆炸等,科目繁杂,课程很多。

在特训班,每天清早都要开“朝会”,由副主任训话。星期四为“纪念周”活动。 每逢“纪念周会”、 “四一大会”(纪念军统特务处于1932年4月1日成立)或其他集体活动,都要齐唱“班歌”。 凡参加受训者,还需集体加入国民党。

特训练班结业时,教官依次找他们谈话,给学生派遣工作,并发给工作费用、介绍信等。人员除择优安排在重庆局本部外,一般都安排在各“省站”、“分站”、“组” ,担任基层特务组织的“通讯员”、“行动员”,有的分配到各地的“邮电检查所”、“办事处”等半公开组织。有的派往沦陷区,香港、澳门等地的学员则被派回原籍,也有的派往境外。实习3个月后,再按工作表现定衔,一般都是中尉衔级,特别突出者则衔级更高、提拔很快。

学员正式参加“军统”,要在半夜里举行仪式,最后饮鸡血酒。其手续也很繁琐:一要写自传。二要填调查表,内容必须有姓名、别名、年龄、籍贯、住址、学历、经历、社会关系、家庭成员、经济状况等。三要写具谁是介绍人、与介绍人关系及本人对时局的看法和认识等。四要在蒋介石画像前宣誓,并在印制的誓词上签名盖章。五要缴本人相片并附上底片。

黔城特训班从1938年秋末到1939年冬,整整1年。举行结业典礼之际,班主任戴笠从重庆飞到芷江,然后在芷江宪兵司令谷正伦、常德警备司令唐生明、稽查处长沈醉等人陪同下,耀武扬威地来到黔城,住在始建于1723年的“节孝祠”。当时岗哨林立,戒备森严,学员列队恭候,期间不乏歌舞酒宴。事后,县长王湘为讨好这位蒋介石的身边红人,亲自撰文并刻碑以记其事,同时将黔城西门改名为“中正门”,其字请戴笠亲笔楷书,门上方 “高瞻远瞩”四字则为蒋介石亲笔所书。

当时,日军节节进逼湘西,宝庆不幸沦陷,战火已经烧到了雪峰山。因此,戴笠在黔阳做出决定:特训班随即迁往贵州息烽。息烽训练班总共办了八期,每期五百到一千人不等。再后来,特训班搬到了兰州。特训班前后培训特工约余人,1945年宣告结束。

黔阳特训班培训了一大批军统情报、谍报、电讯人员,以及民国时期的翻译、驻外武官和外事专家,有的专门对抗共产党等进步力量,有的也活跃在抗日战争的前方和敌后。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