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大都督陆逊

徐盛征兵归来正要去禀告孙权,刚进城就听见:听见了吗……大都督被冷落在宫门,说是陛下要杀了大都督。

徐盛尚在马上,跃马下来拎住守城将士:“你说什么!”

将士道:“将军不知道吗?建业城人心惶惶,皆言大都督陆逊造反。”

“还有民谣……”

徐盛大怒:“有何民谣!”

将士只好如实招来:“民谣是大都督,有神威,夺荆襄,成帝位!”

徐盛再问:“方才所说大都督何在?”

“据说在皇宫门口……”

说罢徐盛上马嘱咐将士:“造谣者,立杀!”

徐盛异常愤怒,心想为什么孙权会怀疑陆逊?大都督在荆州战场就要啃下襄阳城了!这样被换下来,那还了得!

徐盛不顾礼仪,不顾马不能行宫,匹马前往。

“徐将军!”徐盛一路上连闯数门。

“休要拦我!谁敢拦我!必杀之。”徐盛也是气上了头。

东吴官员反正都是这样咯,怕死,早死不如万死,这会儿拦徐盛绝对不妥,就算要罚那也是罚徐盛,自己只说拦不住。

徐盛策马上前,见陆逊如此落寞,叫来宦官:“快帮本将军把马拴好!”徐盛快步上前跪:“参见都督!”

陆逊见是徐盛起身扶起:“徐将军为何前来?”

徐盛解释:“陛下让我在江东数郡征兵,来日伐魏,今征兵已成,特来汇报陛下。”

徐盛与陆逊同坐台阶:“大都督不在荆州攻襄阳,前来做甚?”徐盛想最后确认一下是不是孙权召回。

陆逊长叹:“陛下听信流言,认为我要自立,故而召我前来,如今又不见我,只恨荆州局势紧张,每日都有变数啊。”将才很多,帅才难寻,陆逊难得的帅才,他在,便能保证必能拿下襄阳城,其余将领恐怕难也。

徐盛心乱如麻:“大都督为何不平定后再来解释?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啊!哎呀!都督还在这里等着干甚?速速回荆州。”

陆逊叹气:“将军,若是陛下生疑,我又怎能安心伐魏,今日回来,便是要解决陛下心中忧虑。”

见陆逊还是迟迟不愿进去。

陆逊的想法也很真实,他就想让孙权自己出来跟他解释解释这个情况,如果他自己进去,岂不是欺主?

徐盛可没想那么多,逮到一个宦官便恶狠狠问:“陛下在宫中否?”

宦官眼神躲闪。

徐盛拔剑:“你若是不说,我必让你血溅当场!”

陆逊急了,自己都不带剑见皇帝,徐盛不仅带了还要大开杀戒:“将军!不可鲁莽。”

陆逊不想让徐盛这样的名将也受到猜疑:“将军快快放下。”说着陆逊上前夺下徐盛的剑:“将军!”大都督的话还是又份量的。

徐盛这才放下剑,很明显这个宦官也是收了钱的,立马跪拜陆逊:“大都督饶命!陛下在宫中,在宫中花园。”

陆逊道:“可是魏探散钱并发流言?”

宦官整个团体都收到钱了,那肯定:“是是是,是司马懿给大公公千金教他教唆陛下离间大都督。”

陆逊猜到了:“司马老儿!果然老谋。”

“大都督饶命,大都督饶命!”宦官深知,活命只有这时候才有机会,大都督陆逊原谅他,他才有活下来的机会。

徐盛一脚踢开他:“这等窜通他国奸臣阉贼,安能留你?”说着徐盛虽然没有剑,抡着拳头就要上去锤他。

“将军不可!”陆逊劝道:“将军不可做事鲁莽,他不过是受到大宦官的影响,罪不至死。”

“多谢都督!”宦官连连叩首。

“我且问你,可知张让等十常侍?”陆逊问宦官。

宦官一直叩首不敢起身口中弱弱回答:“知道……”

陆逊近乎威胁的语气:“若是汝等要成为张让一般人,我定不会是何进,这次,饶了你,若有下次,本都督立斩不赦!”

宦官连连拜:“多谢都督,多谢都督。”

徐盛还是气在头上,一脚踢了过去:“该死的阉贼!”

徐盛叫他滚开后,问陆逊:“大都督,不进去面见陛下么?”

陆逊摇摇头:“如此进去,世人要说我陆逊欺主,还是等陛下吧。”说着陆逊又坐了下来。

徐盛本就是武将,可看不得这些:“大都督,得罪了!”

陆逊不明所以,徐盛上前扛起陆逊:“大都督!我之后自领军棍!”

“将军!鲁莽!”陆逊乃儒将自然挣脱不开徐盛。

而孙权在花园左右踱步,心有焦躁。

那大公公道:“陛下为何如此心急。”

孙权怒从心起骂他道:“皆汝等言,让大都督回来,今陆郎已回,该如何?”

大公公不急不慌,他肯定不怕,觉得自己日夜侍奉孙权,就算是进言稍微有些偏颇,陆逊也不敢杀他吧?

“陛下!这大都督反叛又不是陛下所言,也不是臣所言,而是江东文武,而是满城百姓所言,陛下又有何惧?”大公公笑道。

孙权指着他的鼻子:“朕未曾有惧!亏欠懂否?”是啊,陆逊是继周瑜之后真正意义上保住了你江东基业的人,而且也是继陆逊之后真正意义上可以守住大吴疆土的男人。

“他是臣,陛下是君,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即使是陆逊这般功臣,也要明白这个道理。”大公公依然在诓孙权。

孙权又不蠢,当然有时候还是有亿点小蠢:“若是没有陆郎,你还能在这里与朕献谗言?”

“陛下!”大公公道:“这江东究竟是姓孙还是姓……”

“还是姓什么!你好好说来!”陆逊带着徐盛跟着小太监找到了孙权。

“参见陛下!”陆逊、徐盛不忘行礼。

孙权连忙过去扶起陆逊:“大都督不必如此大礼。”

扶起陆逊,陆逊直接了断:“陛下为何听信宦官谗言,召我入城?”陆逊略带杀意看了眼后面默不作声的宦官。

孙权解释:“此皆城中声势太大,若不召回都督,江东文武不服啊。”说着孙权拉着陆逊的手:“爱卿!”

陆逊脸都绿了,你他妈一个怀疑老子他妈的襄阳城他妈的马上就他妈拿下了:“陛下……陛下可知襄阳城近在咫尺,荆州全境唾手可得?”

孙权眼神躲闪,不知如何回答,陆逊也深感自己现在的做法与权臣无异,但是他也委屈,日夜兼程前来,不见不召,但凡是换个人就真反了,比如司马懿。

“陛下?”陆逊见孙权迟迟不答。

孙权这才想到这个太监的话:“山越反我,朕心不安,唯有都督前来平乱镇叛。”

陆逊却说:“我江东良将数百,随便一位便可镇压山越,莫非陛下认为徐将军镇不了山越?”

这可把孙权难住了,徐盛可是击退了曹丕的男人,一把古锭刀,一瓶酒!

那太监发话了:“莫非陛下召见都督还需要理由么?那都督岂不是我吴中的曹操?”

陆逊本来就心有怨气,不能骂孙权还不骂一个太监?

“我若是曹操,你能活过今日?阉贼!”陆逊说话时语气已经明显加快颤抖了。

太监也不知道是哪里来的底气居然怼回去了:“都督不知这江东姓甚名谁么?”

若不是孙权一直握着陆逊的手,陆逊不好拔剑,可徐盛就不一样了,徐盛一把把太监抓过来:“江东姓甚名谁!与你何干!”

“将军不可鲁莽!”陆逊看着孙权改变的眼神厉声制止。

陆逊让徐盛放开。

陆逊明白徐盛这个举动太危险了,徐盛是武将,而自己又是武将之首,如此,岂不是不把孙权放在眼里了?

陆逊请罪拜:“江东三世皆是先主立业,自然与陛下一姓!徐将军无贰心,性子过急,陛下!”

孙权自然是明白的,孙权慢慢想是能想明白的扶起陆逊:“大都督!快快请起。”

“徐将军,你且放开。”孙权令下,徐盛才放手。

孙权也知道自己错了,总得告诉陆逊知道自己错了于是叹息。

陆逊问:“陛下有何难言之隐?”陆逊可太懂他这个皇帝陛下了,死要面子。

孙权指着刚刚嚣张跋扈的太监:“此贼,数次在我面前讲大都督谗言!朕一时被蒙了心智,故而如此,还望大都督原谅。”

陆逊见孙权松口了便是知道了已经解决了,毕竟陆逊如此做法还是很让孙权满意的,比如日夜兼程前往,来了城中也没有肃清什么的,也就是说陆逊没有越权做任何事。

这还不满意,那怎样才满意?陆逊属于是交了一个完美答案了。

陆逊先是把孙权责任推开:“非陛下之罪!乃是司马懿诡计!况且逆贼在陛下身旁,即使尧舜也无法避免啊!陛下。”

再指着太监:“此贼,诓骗陛下!不知廉耻,当杀!”

徐盛直直点头。

太监见:怎么一下子就不一样了?怎么权哥不保护我了。

对于君王来说,特别是一位稍微优秀(平庸也行)的君王,深知什么人都可以是宦官,但不是什么人都是柱国之臣!特别是陆逊这样的良臣。

太监见风向改变了,连忙叩首认罪:“臣一时被流言蒙了眼,才如此……我也是担心江山社稷啊。”太监连连叩首。

孙权也明白,要把陆逊的心安抚好就必须:“来人!把此贼拖出去,砍了!”

“陛下……”太监肯定是没有任何活路了,他贪财的那一刻就没有活路了:“陛下……进言者并非我一人……”

陆逊厉声打断:“奸贼,还要栽赃别人不成?”陆逊深知能够造成如此场面,绝对不可能只贿赂的太监,定是贿赂了文武众官员,但人的贪心是绝对不可能消除的,若是尽杀反而会影响。

“快快拉下去砍了!徐将军!”陆逊直接告诉徐盛直接拖出去砍!

孙权默认同意。

徐盛一脚踢倒太监:“奸贼!”说着就提着他出宫去。

孙权怕陆逊觉得不解气:“枭首示众!”

“爱卿满意否!”孙权问。

陆逊道:“此等国之奸臣!陛下圣明。”

孙权本以为事儿就这么过去了。

谁料陆逊突然跪拜:“臣,愿辞去大都督之职,并卸去上大将军,且不再全权负责荆州!”

孙权慌了,你不管荆州谁管?总不能真让我管吧!你为什么还生气!

“大都督为何如此说来?”孙权扶陆逊,陆逊就是不起。

陆逊道:“愿与司马懿一般,陛下找一小郡,我愿终生耕种。”陆逊的意思是很明显了,你这个家伙猜测太多了,我懒得跟你玩儿了,哥们下机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