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6章国库充盈

那下一个,是不是就该抓他了?

老爷子想象丰富,吓得赶紧进了屋。

不行,就算朝廷来抓他,他也要让自己那个尚书儿子保他。他不保,自己就拉他一块儿下水。

那个荡妇的儿子,休想脱离了自己,一个人做着大官逍遥快活。

此时在江家调查的官员传来了消息,一切核实,江家在这么多年来,不知道贪污了多少军饷。

这个消息一传回来,朝臣震惊了。

赵云在朝堂上大怒,拍桌子怒吼,“这成何体统,成何体统,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右丞相带头上前,“这等滔天罪行,绝不能姑息,臣觉得应该,株三族!”

赵云完全认同,“对,株三族!”

几百个朝臣没有异议。

柳遇卿也深感痛快,跪下附和。

江录本来被押到了监牢,本来还念及他是江家的嫡子,不敢太过分,只是派人去审讯,并未用刑。

后来江家被罪行核实后,几个人也不畏手畏脚了,这等大罪,估计离株族也没跑了。

晚上便好生赏了江录一顿鞭子。

直打的他求爷爷告奶奶。

后来早朝后,君臣共怒,诛杀三族的旨意一下来,人人都没忘,还有个监狱里的江家次子。

赵云让人把他提出来,先在京城斩首。

江家人大部分在故土斩首,至于这个千里迢迢前来参加会试的江录,自然就享受到了在天子脚下死去的荣幸了。

江录被毒打一顿后,在牢里老实待着。

穿盔戴甲的军士猛的推开门,“江录出来!”

他眼神迷离,这又是要做什么?

难道又是把他毒打一顿。

不行,他实在受不住了,太疼了。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江录完全抛弃了自己富家公子的身份,跪在地上。

“官人饶了我吧,别打我了。”

军士冷哼一声,“不打你了,随我们走。”

不用挨打了?!

江录内心兴奋,把他带出去吧。

他被架着出去监牢。

囚车在外面,浑身是伤的江录被推搡进去,

江录蒙了,这是……

军士冷笑,“江公子,你家里人已经要被杀了,不过他们但是没有你幸运,能死在京城,天子脚下啊,投胎也投个好地方。”

什么?!

江录的脸吓得惨白,毫无血色的嘴唇忍不住发颤。

这是要杀了他?

他家里人也要被杀?

这这这,这是出了什么事?

他摇着军士问,“官人,这是出了什么事,为何我家里人也要被杀死,我我连审讯都没被审出什么……”

军士懒得搭理他。

“你都要上黄泉路了,哪来的这么多事?”

几个人出发去刑场。

一路上人群熙熙攘攘,来围观的百姓很多,议论声,咒骂声不绝于耳。

监斩官一声令下,“行刑!”

江录被死死押在刑台上。

大刀呼的一声,带上风声,再砍下来。

血液喷涌而出。

台下一片叫好声。

柳遇卿也在刑场下,默默注视着。

从江录被押上去,到大刀举起,再到江录人头落地。

他眼睛不眨一下看着。

江录死了,他内心一片畅快。

距离会试还有两日,如今颇有势力的江家,营私舞弊的消息也怕是早传了出去,到没到人尽皆知的程度还不好说,只是在上流阶层只怕也传了个沸沸扬扬。

他们应该也会都收收心。

柳遇卿呼出一口气,这的确是一可喜可贺的事。

他回了尚书府。

张季在后面跟着,自从上一次张季去找他问,他对老爷子态度冷淡的原因,他如实作答后,张季对老爷子消息的传送也少了许多。

柳遇卿这一次主动问,“老爷子怎么样了?”

张季以为出了幻觉,大人在问?

“老爷子?”

“嗯。”柳遇卿点点头。

张季说,“情况较之前算是好多了,能下地了,饭量也恢复到了平常的水平,估计没什么问题了。”

回了尚书府,柳遇卿首先去了老爷子的院子。

老爷子在院子里坐着晒太阳,观察着那一簇花朵,看的出神。

柳遇卿走到跟前,他都没有察觉。

“我有事对你说。”柳遇卿开口。

“什么?”

老爷子转过头,深情一愣。

显然,柳遇卿的到来让他错不及防。

柳遇卿说,“江录死了。”

“死了?江录?”老爷子满脸震惊。

前两天他还气势汹汹的恐吓自己,怎么自己这睡了两天,醒来就告诉自己,他死了?

“怎么一回事?”

柳遇卿,“他家里人犯了大罪,诛三族,他当然也难逃一劫。”

果真死了?!

老爷子内心欢喜。

这是不是就意味着,再也没有人整天拿着他那几件不可告人的事来威胁他?

这就意味着,自己就可以无所畏惧了?

柳遇卿猜透了他的心思,于是说,“没错,你的有些攥在江录手里的把柄,也不会有人说出来了,从今日起你也不必为了一些营私舞弊,触犯唐律的事拿着我不放了,你是我父亲,你在这里安生过日子,我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丢了你。”

老爷子一怔,显然,他没想到柳遇卿会有这样心平气和的和他说话。

柳遇卿见他不搭话,忍不住又问,“你听清楚了没有?”

老爷子哪里还敢说不,连忙点头,“清楚了清楚了,从今日起,我一定安分守己,绝对不出去给你惹事。”

柳遇卿接着放狠话,“你若是真出去惹了什么祸,那我也是要遭殃的,贬官,罚俸禄是常有的事,那你也好过不了,你自己好生掂量。”

老爷子点头哈腰,“是是。”

柳遇卿不再看他一眼,开门出去。

无论如何,他是不可能抹去老爷子是他父亲这个实打实的事实,如今他黄土埋了半截,自己不对他履行赡养的义务,也是万万不能的。

毕竟,他身为礼部尚书,一向注重于规范国民的礼仪以及品性,孝道自然也是首当其冲的。

他若真放任了自己这个不争气的父亲不管,他们无暇听他的父亲的所作所为,只会把目光都放在他的身上,传了出去,百姓会如何议论。

如何议论是小事,怕就怕都会效仿他,对父母不孝。

毕竟,绝大部分的父母亲都不是像他父亲这个样子。

柳遇卿叹口气。

会试试卷的搁置处没有出任何意外,也没有几个闲的发慌的人特意去翻着看看。

试卷还像前几日一样,安安静静的放在那里,没有任何被挪动过翻看过的痕迹。

会试前一天,柳遇卿还特意光明正大的去看了一眼。

柳遇卿没有丝毫避讳。

因为在回事前夕,主考官去检查试卷,向来是唐国延续了多年的传统,是不可缺少的步骤之一。

至于为什么前些年营私舞弊现象成灾,也是因为,他们一早买通了主考官。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