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1 章 一堆大小黄鱼

一枚硕大的红宝石,出现在叶青的手掌心。

红宝石外头有一个镂金的底座包裹,金子部分可能是暴露在外的时间过长,所以看上去有些隐隐发黑;

但镶嵌在内的那枚樱桃红的宝石色泽却是极为亮眼,足足鸽子蛋大小的宝石圆润饱满,未经过任何切割,落在叶青的手中沉甸甸的,十分压手。

没想到这母狐狸嘴里竟然会吐出来一枚这玩意儿,叶青差点没被吓了一跳。

她立马就朝着这只狐狸看了过去,十分震惊又不敢置信地瞪着它,压低声音小声问道:

“你,这东西你哪儿找来的?”

但很显然,母狐狸并不能回答她的这个问题,只是用尖尖的脑袋蹭着叶青的胳膊和手背,示意她把这颗金镶红宝石给收下。

叶青见状,立马将这枚红宝石紧紧攥在手掌心,悄悄塞进了她身前的挎包里。

洞口蹲着两只狐狸,而叶青又恰好认识,顾卫东和聂伟便没有贸然上前打扰,就在后面几步远的地方默默看着,所以两人只能看到母狐狸亲昵地向叶青撒娇互动,却并没有看到它张嘴送叶青东西的动作。

收了这只母狐狸这么厚重的谢礼,叶青也不能表现得太抠门,只是他们这趟带来的干粮都已经被他们仨吃完了,叶青那挎包里真的是啥也没了,所以她只能向顾卫东求援。

“顾卫东,给我两颗麦芽糖。”

自打上次发现了顾卫东身上随身携带麦芽糖的秘密后,叶青就再也不信这家伙不吃甜食的鬼话了,这家伙不是不吃糖,他是只吃对他胃口的糖。

果然,叶青这边一问,顾卫东就在聂伟一脸震惊错愕的注视下,面无表情地从自己的裤兜里掏出了两颗用黄皮纸包装得一丝不苟的糖果。

叶青心里默默吐槽这家伙小气,让他给两颗,他竟然就真只拿两颗出来。

心里腹诽着,叶青手上动作可没有半点迟疑,把那两颗麦芽糖抓过去就撕开了包装纸。

把糖果递到两只狐狸跟前,两狐大仙多贼啊,一闻这个糖果的气味儿就知道这是好东西,立马低下头一把就将糖果给叼走了。

犒赏完这两只狐狸,叶青就没再继续耽搁,赶紧叫上后面那俩下山,再晚点回去,聂伟怕是就要赶不及回县里了。

回到屯子里,怕那么大的人参会惹人注意,趁着下午屯子里大部分人都还在地里上工,顾卫东当即就去老支书家借了二八大杠,急匆匆把聂伟给送去了镇上。

等再回来的时候,这家伙却不是空着手回来的,在自行车后座上,还绑着好几个大包裹。

等到了邹家院门口,这家伙就把铃铛摁得叮当响,见叶青没出来,干脆直接把后车座上那几个包裹都给搬进了院子里。

“按铃铛都没反应,你干嘛呢?”

进了院子后,见叶青正坐在厨房的门槛上发怔,手里还捏着个红色的东西,不知道在想什么,顾卫东觉得奇怪,忍不住问了一句。

叶青没急着回答顾卫东的问题,目光落在他怀里抱着的那几个包裹上,纳闷道:

“你拿什么回来了?”

顾卫东把包裹直接塞进厨房里:

“上次我不是跟你说了,我有战友家里是在鲁东做古法阿胶的,还有个陕北战友是陕北的,家里头种了大枣吗?这不,那俩战友听说我想要这两个特产,就让他们家里人先寄了一些过来,你拆开看看东西行不行,要是行的话,等吃完了你记得跟我说,回头我再让他们寄。”

叶青顿时愣住了。

“不是,你还真让人寄啊,我上次跟翠兰婶说我体寒,那是哄她的,你又不是不知道我——”

顾卫东忙笑着打断了叶青的话头:

“知道知道,你那会儿其实就是嫌弃我家多出来的那套那军被跟褥子是我用过的,加上你手里头本来就不缺棉花,不想在这个东西上节省,才拿那个话搪塞我妈嘛。”

“不过你还真误会了,那军被跟褥子其实都是全新的,我身强体壮的,压根不怕冷,在部队一直都是用的旧褥子跟被子,所以每次团里面发新床品,我就都给寄回来了,但这事儿我妈不知道,她还以为我拿回来的都是我之前用过的。”

叶青顿觉尴尬,别的事儿还好说,但在这种贴身的私人物品上,她确实是有点挑剔讲究,让她盖个陌生男人用过的被子,她心里觉得怪怪的。

见叶青表情不大自在,顾卫东忙将话题又扯到了那两个大包裹上:

“晓得你有那特殊能力,身体肯定没问题,但这阿胶跟大枣都是好东西,吃了补补肯定没坏处,你要是觉得不好意思,回头弄这个吃的时候,给我妈还有我妹她们分上几口就成,那阿胶我妈她们没见过,就算我拿回去她们也不晓得要怎么吃。”

顾卫东都这么说了,叶青也不好再推辞,只得点头道:

“那我干脆给熬成阿胶糕吧,炒好切成片,想吃了直接拿上一块就能啃,到时候我自己留一部分,给翠兰婶还有小西小南都分点。”

当着顾卫东的面,叶青把那两个包裹给拆开。

还别说,顾卫东的这两个战友的家人都挺大方厚道。

鲁东那边寄过来的阿胶得有四五公斤,整整一大罐子。

叶青拿起一片来闻了闻,微甜中带着一股轻微的独特腥气,的的确确就是正宗的上乘老阿胶无疑。

大红枣就更不用说了,一大蛇皮袋,估摸着得有一二十斤,而且个大品相还好,一看就是从自家枣园里面挑出来的尖端货。

叶青冲着顾卫东点了点头:“确实都是好东西,平时要是我自己上药房或者是供销站去买,肯定买不到品质这么好的货。”

叶青是个经验丰富的大夫,药材这块儿眼光毒辣,连她都说好,那这个东西肯定是没得挑了。

顾卫东顿时放下心来:

“那行,东西就都交给你了,要怎么用你自己看着安排吧。”

正要往外走呢,忽然想起刚刚叶青在厨

房门口发呆的事儿,顾卫东又停下脚步,回过头来多嘴问了一句。

聂伟不在这儿了,叶青也就没再藏着掖着,直接把那颗金镶红宝石给掏了出来,递给顾卫东看:

?想看饭在锅里写的《七零赤脚女医》第 81 章 一堆大小黄鱼吗?请记住本站域名[(

“中午那会儿在山洞口,那只母狐狸叼了个这玩意儿送我,我对珠宝这块儿没啥研究,感觉这东西应该是个古董,也不晓得那母狐狸是从哪儿找来这个东西的。”

见叶青摊开的手掌心赫然出现了一枚鸽子蛋大小的金镶红宝石,就是顾卫东都不由得愣住了。

他忍不住咽了一口唾沫,小心翼翼把红宝石拿过来,站在窗户边光线亮堂的地方,把这枚金镶红宝石转来转去仔细打量。

看了一圈后,他就注意到红宝石外面的镶金部分,背面似乎雕刻着文字,但可能是这个镶嵌的金子材质纯度不高,时间一长就有些发黑生锈,导致背面的文字也非常模糊,只隐约看出一点点痕迹。

顾卫东忍不住挑了挑眉,看向叶青:

“这玩意儿能清洗吗?”

叶青立马点头,起身就去把她用的牙膏给拿了过来,把牙膏挤在这个红宝石的镶金底托上,拿浸湿的手帕子慢慢进行擦拭。

不大一会儿的功夫,那些黑乎乎的锈迹就逐渐被拭去,露出了镶金底托原本的模样。

用清水冲刷了几遍后,上面的文字就更加清晰了,叶青把红宝石递给顾卫东,好奇问道:

“这里面刻着的是什么文字啊,好像不是汉语。”

顾卫东点头:“有可能是满文,我先看看,琢磨琢磨。”

叶青立马瞪大了眼睛:“你看得懂满文?”

顾卫东顿觉好笑:

“这是什么稀奇事儿吗?你是不是忘了,你现在是在长白山,这儿本来就是满族的发祥地,靠山屯的这几家大姓,基本上都是满族姓氏汉化过来的,我家祖上原本就不姓顾,而是姓伊尔根觉罗氏,隶属于镶黄旗。”

“伍家原姓纳兰,赵家原姓爱新觉罗,这俩都来自正黄旗,我们屯子里的这三支,都是在入关后统一改成汉姓的。”

叶青瞬间感觉她没用的知识又增加了,她来靠山屯也有快一个月的时间了,这还是头一次知道,原来屯子里三百来户人家,竟然超九成祖上都是满族。

不过这倒是让叶青解开了一个困惑她有一段时间了的疑问,那就是为什么顾家爷爷留下来的传家宝,会是一枚顶级的羊脂玉佩了。

如果顾家祖上是满族旗人,还曾有人在京里面做过官的话,那会有个羊脂玉佩传下来也就不足为奇了。

“那你快看看这个玩意儿上面刻是啥!”

知道顾卫东会满文,叶青顿时好奇心大起,着急让顾卫东给她翻译。

但很可惜的是,顾卫东照着戒指上的文字研究了半天后,抬起头来对叶青耸了耸肩:

“这个文字看着像满文,但好像不是。”

叶青表情顿时狐疑:“你该不会是满文专业修炼不到家,不认识这些字,故意蒙我的吧?

顾卫东哭笑不得:“这我还能蒙你,你要是不信,你就把这个玩意儿背面这些字给拓下来,找屯子里上年纪的老人去辨认,那些老人的满文水平肯定比我的还要好,你看他们认识不认识!”

叶青看顾卫东语气笃定,不像是在忽悠她的样子,不由得有些泄气。

她忍不住嘀咕:

“也不知道那狐大仙,是从哪儿扒拉出这玩意儿的,该不会是把谁家破四旧之前藏起来的传家宝给翻出来吧?”

顾卫东把玩着手里这颗红宝石,摇了摇头否认了她的这个猜测:

“应该不会,这玩意儿一看就价值不菲,如果真是屯子里谁家的传家宝,肯定像我家那玉佩一样去革委会报备了,就算不报备,把东西藏起来的时候也会专门做好保护措施,不会让它随便暴露在外面生锈。”

“我倒是觉得,这东西有点像是从什么首饰或者是摆件上面抠下来的,可能仅仅只是那个古董上的某一个装饰部位。”

这个观点一提,叶青蓦地就想到了之前那只公狐狸给她来送人参籽的事儿。

那人参籽也是红的,格外绯红艳丽,这红宝石跟人参籽的颜色相近,所以那对狐大仙,该不会是有异物收集癖,就爱这类红彤彤漂亮又惹眼的东西吧?

这也不是不可能,要真是这样的话,这只红宝石,就肯定是那对狐狸从某个物件上用牙齿或者是利爪直接扒拉出来的。

鬼使神差的,叶青脑子里灵光一闪,她猛的一下就抬起头来,跟顾卫东的眼神对上。

顾卫东那边也正好想到了什么,两人异口同声:

“山上藏着古墓?!”

很好,两人的脑回路直接对上了!

狐大仙这玩意儿之所以被称之为狐大仙,不光是因为它的笑声诡异通晓人性,还因为这玩意儿身上披着很多标签,其中有一条,就是墓穴守护者。

是的,很多传闻逸事里,都会有狐狸出现在墓穴附近的情节,导致以前很多迷信的说法,将狐狸跟精鬼妖怪扯上了联系。

但其实,狐狸之所以会出现在墓穴附近,是因为这玩意儿最喜欢在坟墓边刨洞挖坑,然后睡到墓穴里面。

因为墓穴底下的土壤经过夯实后,会十分稳固,可以为狐狸提供相对安全且隐秘的栖息之所。

另外山中墓穴通常都选在植被茂密且风水较好的场所,四周往往有丰富的猎物资源,各种飞鸟鱼虫出没,甚至还会有后人进山扫墓供奉祭品,这些东西能给狐狸提供足够多的食物来源。

根据狐狸的生活习性,再结合面前的这枚镶金红宝石,两人合理怀疑,那对黄皮狐狸,很可能是刨洞的时候将某个坟冢给挖穿了,进入到了墓穴内部,然后发现里面的某个陪葬品上这颗红宝石漂亮,就硬生生把这玩意儿给刨了下来。

哪怕顾卫东和叶青两人对考古和文物一窍不通,但眼前这颗红宝石的品质却是普通人用肉眼都能看得见的。

这么晶莹剔透还块头巨大的红宝石

,一看就知道是不可多得的高级珍宝,以前绝对是非皇室达官贵人莫属,能舍得把这么昂贵的宝石作为随葬品葬入墓坑,足以说明这个墓穴的主人身份来历非同一般。

也就是说,这个山里藏着的古墓,很可能还是个王孙贵族墓!

一想到这个可能性,叶青就不由得咕咚咽了一口口水。

她倒不是为这后山出现了古墓而吃惊,主要是想到她刚刚把个死人用的东西在手里面把玩了那么长时间而膈应。

这玩意儿如果是从耳室里拿出来的随葬物件那还好说,这要是在主墓室甚至是棺椁里面抠出来的——

叶青瞬间头皮炸裂,越想表情越是僵硬,刚刚还对这颗红宝石爱不释手很是喜欢的,这会儿却恨不得马上洗手八百遍,赶紧把这颗石头退还回去才好!

“这山里有古墓的事儿,你知道吗?”

叶青搓了搓身上的鸡皮疙瘩,一边着急地舀了一盆水,拿着香皂赶紧洗手,一边好奇问顾卫东。

顾卫东这会儿正皱着眉在脑子里不停思索,显然也是在回忆他后面那十八年的记忆里是否有过这方面的相关信息呢。

不过想了半天,他有些迷茫地摇了摇头:

“长白山各种传说很多,不只是流传里面有古墓存在,还有什么帝王龙脉,朱元璋藏的宝藏之类的,反正乱七八糟的传说很多,但很多都是杜撰的没有科学根据也没有史料记载的东西。”

“反正到我重生回来之前,在这个山脚生活了四十年,也没见这片山头哪个地儿被发现过古墓。”

那这颗镶金红宝石总是实实在在真的存在的吧?东西都在她手里了,难道还能是她杜撰的不成?

叶青很是无奈,忍不住问顾卫东:

“那咱们现在怎么办?这玩意儿是不是得赶紧还回去啊?或者直接上缴,让文物局那边来进行处理?”

虽然迷信要不得,但叶青对这个事儿还是忌讳的,一想到墓主人要是发现自己的东西不见了,可能晚上会下山来找,叶青就有点心里犯怵。

叶青那紧张兮兮噤若寒蝉的模样,倒是看得顾卫东很是好笑。

大晚上都能在山里头四处乱窜,看到黑熊棕熊狼群这些野兽都能泰然自若毫无惧意,抓劫匪打敌特更是一往无前从不见半分退缩,他还以为这姑娘天不怕地不怕呢。

没想到这姑娘敢跟实实在在的恶徒搏斗,却怕一个莫须有的鬼魂,这反差着实是出乎了顾卫东的预料,也很不能理解。

但叶青提的这个事儿也确实是个问题。

总得弄清楚这个红宝石的来历出处,不能就这么稀里糊涂的当成没事儿发生过。

如果这个红宝石不是从墓里面找到的,那自然好说。

但要真是从古墓里出来的,这个古墓被狐狸洞给挖穿了,等于就是完全暴露在了空气中,里面那些随葬品,怕是很快就会被氧化侵蚀,被毁得不剩下什么东西了。

可现在局势紧张,受大环境影响,地方政策都

是在喊着破旧立新,废除封建糟粕,所以哪怕文物局还存在,但其实对文物这一块儿并不算多友好。

再加上现在才七十年代初,在文物考古挖掘上,技术手段也相对较为落后,很多古墓在开启后,里面的东西根本没能得到妥善保护,导致大量的文物损毁,造成的这些损失大部分还是不可逆的,后期根本无法修复。

所以顾卫东觉得,这个时候把消息上报给文物局,恐怕也不是什么明智决定。

他在沉思了一会儿后,才斟酌着问叶青:

“要不,明天咱们再进山一趟,看看能不能找到那两只狐狸,让它们给咱带带路,如果能找到这个墓穴还有那个狐狸洞,咱们就把这东西还回去,再把那狐狸洞给堵上,至于上报文物局这事儿,等过些年政策松动之后咱们视情况再说,你看怎么样?”

叶青想了想,觉得似乎也找不出更妥当的办法了。

只能点了点头先就这么着了。

但这颗红宝石她是坚决不肯再收回去了,她忍不住双手合十,朝着顾卫东告饶乞求,总之就一个意思,在没弄清楚这颗红宝石的来历之前,她是不敢拿的,务必请顾卫东同志代为保管。

“您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是无所畏惧的,人民解放军战士的信仰的党和人民,有您身上这浩然正气在,绝对能镇得住一切牛鬼蛇神,所以这个东西还是放你那儿吧!”

为了把这个烫手山芋丢给顾卫东,叶青甚至把之前顾卫东说过的唯物主义理论都给搬出来了。

顾卫东嘴角抽了抽,到底是没再说啥,顺手就把这枚红宝石给揣进了兜里。

隔天两人果然一大早又进了山,只可惜两人计划得很好,但事实上整个长白山丛林这么辽阔,动物的活动范围太大,偶遇上也就罢了,真要是存心去找,却宛若大海捞针。

叶青把之前遇到那两只黄皮狐狸的几个地方找了个遍,并且还在山里面烤起了红薯,试图用这个红薯的气味把那两只狐狸给引出来。

但却是事与愿违,两只黄皮狐狸没给引诱上钩,倒是把上回他们遇到过的那只金钱豹给招来了。

大豹猫应该是就在附近的树上休息,闻着烤红薯的香气,迈着优雅的猫步就悄无声息地靠近了两人,等叶青和顾卫东察觉到不对,一回过头就跟那只金钱豹给对了个正着,两者之间甚至距离不过两米。

两人顿时吓了一大跳,顾卫东反应极其迅速,拉着叶青就从地上窜起,连拖带拽最后差不多是把叶青直接给提溜起来了,三两下的功夫就蹿进了林子里。

那豹子倒也没追上来,只在两人刚刚烤红薯的地方趴下来,小心翼翼地扒拉着那堆熄灭得差不多的柴火,试图将里头透着奇异诱人香味儿的烤红薯给扒拉出来。

可惜火堆虽然灭了,但里面的炭还在着,这豹子把毛茸茸的肉垫伸过去,立马被烫得连连缩回了jiji。

没能把炜着的喷香红薯给弄出来,这家伙焦急地围着火堆打转,同时龇牙炸毛时不时低沉怒吼着,对

试图靠近的其他那些小动物发出警告,俨然已经把这个火堆还有里头的红薯都划入了它的地盘,当场宣示主权,绝对不容许其他生物来染指。

顾卫东和叶青是在跑远了之后,发现那只金钱豹没有追上来,才意识到发生了什么。

两人悄悄掉头回去,默默观察了一下那只金钱豹的表现后,无奈地对视了一眼,没再继续靠近,而是折返离开了这片林子。

引诱狐大仙失败,两人又在林子里转悠了大半天,直到天都快黑了才不得不下山离开。

“既然找不着,那就只能下次等进山再遇到那两只狐狸以后再说了。”

他们俩已经尽力,但这事儿没法强求,只能暂时先搁置到一边,但那枚红宝石,叶青是肯定不敢放在自己屋里头了。

顾卫东没辙,只能当着叶青的面,把东西收进自己那个卧室的箱子里,用手帕包裹好了塞在他那堆压箱底的军装底下,给那箱子锁上锁头,然后想也没想的,就把锁头上的钥匙塞给了叶青。

“你自己说的,邪不胜正,军装压着呢,脏东西绝对不敢越雷池一步。钥匙你自己收着,回头要是我回了部队,你又准备带着这块宝石进山的话,就自己上我这屋里来取。”

叶青没多想,点了点头就老老实实把钥匙给揣进了自己的挎包。

反正只要别让她拿这颗红宝石,其他都好说。

进山找完狐狸回来的隔天,聂伟就又跑来靠山屯了。

背着个脏兮兮的麻布袋,袋子里面装着一袋糠麸,头上身上都沾了不少糠屑,但他却浑不在意,到了屯子里就紧张兮兮地径直朝着顾家屋里头钻。

一看到这家伙的这身灰扑扑的农民装扮,顾卫东顿时会意,三两步蹿到隔壁去叫叶青。

等叶青到了隔壁,顾卫东已经把那俩弟妹都给使唤出去了,还让在家养胎的顾卫西帮忙去院子里望风,一切准备工作到位之后,这才把聂伟和叶青两人拉进了东厢房。

然后聂伟就蹲下身来,从他那装着糠麸的蛇皮袋里面掏啊掏,不一会儿的功夫,就从里头掏出来了好几根金灿灿都快要闪瞎人眼的金条。

一把又一把,也不知道这家伙到底掏了多少次,不一会儿功夫,大大小小的一大摞金条就被堆在了炕上。

这些金条应该是按照以前的老式模具铸造,以十六两为单位计算,大的单根重量估计有十两,小的为一两,摆在炕上就跟个小山堆差不多,看起来场面相当壮观。

叶青感觉她的心跳都快要停止了。

这可是金条啊,即便是在秩序紊乱的末世,她都没见过这么多金条。

不论什么时候,黄金都属于硬通货,这一堆黄金,就算是在末世都能兑换不少物资,在七十年代就更不用说了,肯定是值不老少的钱。

哪怕叶青早有心理准备,知道她那根老山参卖给聂伟肯定不会吃亏,但这会儿直面这堆黄金造成的巨大冲击,她一时间也受到了不小的刺激,都不知道该用什么表情和反应来应对了。

全掏完了,聂伟就将黄金为叶青跟前推了推,这才解释道:

“老山参已经送去我那个老领导家里了,本来我是打算自掏腰包的,但老领导的家人坚决不肯白要我的东西,说是我能帮忙找到这么好的人参,他们就已经承了我的情,但是买参的钱,他们要自己掏。”

“不过一时半会儿的,大几千的现金也不是说凑就能凑出来的,所以他们就拿了这玩意儿来抵药材钱了。”

说到这儿,他的表情还有点兴奋,

“一共40根小黄鱼,6根大黄鱼,全部都在这儿了,重量我都提前称过了,加起来有六斤二两半,足金足量,金条都是真的!”

叶青木然地点了点头。

眼下正是特殊时期,政策上对黄金白银实行高度管制,市面上是禁止流通的,所以很多人家虽然都藏着这类财物,但真正敢拿出来交易的却极少,都怕背上“投机倒把”的罪名。

没想到这个聂伟的领导家胆子这么大,这么一大堆黄金说拿就给拿出来了。

怕叶青不敢收这些东西,聂伟又压低了声音小心翼翼补充说明道:

“没办法,老爷子的情况又变严重了,你那根老山参出现得太及时,就跟救命稻草差不多,他们生怕夜长梦多,只想尽快把东西拿下,别的暂且顾不上了。”

“而且,比起这些金条,几千块的大团结反而更打眼,毕竟谁家也不可能藏着这么多现金,不管是上银行去取,还是发动身边的亲戚朋友来凑,这么多钱都很容易引人注意。”

这话叶青倒是认同。

这些金条分量重体积小,带在身上确实不起眼,但如果换算成现金就不一样了。

毕竟现在的钞票,最大面值是10块的大团结,一下子要取大几千上万的现钞,银行那边说不定都得仔细盘问,而且带身上鼓鼓囊囊的,谁不提心吊胆?

聂伟还怕叶青不高兴,又挠着头尴尬解释道:

“也是我不清楚行情,我之前只知道上百年份的老山参医院药房能卖上千块,就以为你那个三百年的老山参就是按那个价格翻个三倍就差不多了,所以之前夸下海口,说肯定不差钱。”

“结果我昨儿个把你那根山参带去老领导家,人家一看了那参,就说起码价值上万了,我这才晓得我这差点就闹出大笑话来了。”

“也得亏是那老领导爱人坚持要付钱,不然就我那点家底,全掏空了都不够,怕是还得给你写欠条。”

“我都去黑市上找人打听过了,现在外面金子能卖四五块钱一克,这一堆大小黄鱼,真要换算成现钱的话,起码能价值一万三四了,肯定比直接给钞票划算。”

“不过如果叶知青你实在害怕,不敢收这玩意儿的话,那我就想办法去把这些金条偷偷处理掉,回头换成现金了再给你送来,但这个事儿会有点麻烦,可能需要稍微等上一段时间。”

这时候普通人大多胆子小怕惹事儿,这么多黄金拿在手里就跟定时炸/弹差不多,万一被

人发现了,那绝对是灭顶的灾难,所以一般没人敢接手。

但叶青又不傻,现成的发财机会都送到自己眼跟前了,她要是还能推出去,那她活该当一辈子穷光蛋。

?本作者饭在锅里提醒您《七零赤脚女医》第一时间在.?更新最新章节,记住[(

黄金交易管控也就这几年,等改开政策一来,大环境放开,经济形势就会一路向好,甚至直接跟世界接轨。

到那个时候,黄金价格会一路飙升,七十年代才几块十几块钱就能买得到的黄金,到八九十年代,能直接涨到两三百块一克,这里头有多大的暴利差价,叶青还不至于算不明白。

“不用那么麻烦了,就这个吧!这个金条就挺好的!”

叶青赶紧拒绝了聂伟那个要把这批黄金偷偷处理掉的提议,又自己上手把这些金条都仔细检查了一遍,确认没问题后,就让顾卫东帮忙找了块布,把这些金条都装进布兜里打包好。

聂伟这才又说起了之前他请求叶青上老领导那边帮忙诊治的事儿。

“你这边的情况我也已经给老领导他家爱人跟儿子说了,他们说再考虑几天,如果老爷子实在情况不好,那边的医生团队再拿不出行之有效的办法来的话,再来请你去试一试。”

叶青顿时就明白什么意思了。

还是她太年轻了,资历尚浅,所以人家并不是太信任她,不到最后一刻,他们是不会把希望寄托在她这么个下乡知青身上的,除非病人实在没救了,他们才会死马当活马医,让她去做一次尝试。

这是病人家属的选择,叶青肯定不能强求,而且她和聂伟的这个老领导一家素昧平生,人家不信任她,她也犯不着去上赶着,所以听了聂伟这话,她就点了点头表示没有问题。

等聂伟一走,顾卫东才皱着眉发表他对这些金条的看法:

“这些东西你不能藏在家里,你那儿还收留了刘家那个小儿媳妇,况且如今你在屯子里引人注目,以后你家这个院子里人来人往的,进出的人员绝对不会少,藏这么多金子在家里不安全。”

叶青当然不可能把这些东西藏在家里,那不是平白给自己招祸嘛,但在聂伟拿出这批金条的时候,对于这些金条应该藏哪儿,她心里头就已经有了主意,所以她倒是也没紧张惶恐。

“需要我帮忙吗?”顾卫东问道。

叶青笑着摇头,神秘兮兮道:

“不用,这点小事儿我自己能搞定!”

顾卫东还真有点好奇,不知道叶青准备把这玩意儿藏哪儿。

奈何叶青故意卖关子,并不打算把她藏金子的地点透露给任何人知道,只嘿嘿笑着,表情狡黠又傲娇:

“别问,问就是山人自有妙计!”

当天晚上,叶青就趁着没人注意,偷偷抱着那一包金条出门了。

确定身后没人跟着后,她径直钻进了后面林子里,七拐八绕地进了山,最后找到了上回那个被她掏过的社牛松鼠哥的老樟树。

那老樟树长得很茂盛,但底下那个树洞却是空空如也。

可能是上次被顾卫南掏过

一回松子,意识到这个地方的仓库已经暴露在外面,不安全了,所以再没有松鼠往这个树洞里面藏东西。

叶青这次过来,就是准备把金条藏在这个现成的树洞底下。

不过在把那一袋金条给塞进树洞里面后,她稍微施加了一点“魔法”,利用异能给这棵老樟树治疗了一下,让那个树洞底下的树根直接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生长闭合,直到将她塞进去的整包金条尽数裹入树根内部,从外面看不出来有任何痕迹后才作罢。

除非这棵树被人砍伐了,再把底下的树根尽数挖掘出来,否则她藏起来的这些金条,天王老子来了都发现不了!

一根老山参换了这么大一笔钱,这才是真正的发大财了,想到等将来金价飞升后,她说不定能用这些金条换上一大笔钱,叶青的嘴角就止不住地上扬,心情好到飞起。

甚至就连生产队这边要去公社那边交公粮,伍永兵来请她去压阵的时候,她都没有拒绝。

可能是上次交稻子的经历,让伍永兵他们吃到了有熟人走后门的甜头,所以这回这帮生产队干部学聪明了,知道叶青认识粮站那边的人,干脆直接让叶青带队,去粮站那边刷脸办事。

还别说,上次就是叶青在粮站那边给秦大姐还有她那两个朋友做了针灸还开了药方子。

可能是这半个月的治疗效果不错,这次叶青带着靠山屯生产大队的公粮队伍去到粮站,秦大姐还真就在粮站那边等着了。

不仅如此,因为她的强烈安利,粮站这边好几个女性收购员都动心了,全扎堆等在站里头,就指望叶青帮忙给她们诊断一下呢。

因为有事相求,这些收购员们对待靠山屯生产大队的态度都截然不同,对待其他生产大队那是各种呵斥不耐烦,稍微有点数据不达标,就直接卡住粮食表示不合格,但轮到靠山屯这儿,那些眼高于顶的收购员却是和颜悦色一路绿灯,很快就通过验收并拿到了批条。

一同来送粮的靠山屯村民们都高兴坏了,这回他们生产大队绝对是第一批完成公粮上缴的,可以马上去公社申请放电影了!

于是,等叶青这边还在帮秦大姐那些同事们摸脉问诊的时候,老支书就已经拿着那张粮站的盖章批条,骑着二八大杠着急忙慌往公社那边赶了,务必得用最快的速度,把大家盼了一整年的放映员给请来!!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