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章大唐盛世无人能敌

刘备面无表情。

他也佩服李世明。

但是他下不去这个面子。

后世之人比他强,如何接受?

刘邦是个先例,那是汉朝的老祖宗。

秦始皇他都不多看几眼。

杨坚更没有看在眼里。

李世明吗?

他打心底佩服,不过嘴上却是没有说出一个字。

这就是刘备的性格。

吕雉有些不爽了。

大汉这么强大,怎么可以被人比下去。

她要是不说点什么,刘邦怕是会大发雷霆了。

到时候还有好日子过?

“吹牛不打草稿,大汉才是最强的。”

刘邦笑了!

他是小气之人吗?

虽然不愿意赞同李世明的强大。

但是事实摆在眼前,是他能够否定的吗?

“好了,事情已经成定局,也不是我们能够控制的,就只有虚心接受吧。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还真不如李世明,这是我说的肺腑之言。”

秦始皇已经习以为常了。

大汉的强大,隋朝的更替,大唐的兴起,那都是老天安排的。

不要说他只是一个人间帝王,就算是掌管天庭的玉帝,也管不了人间之事。

“赵高,快点催促仙丹的事情,我有些等不及了。”

秦始皇明面上平静如水,实际心里却是想改变未来。

不过没有这个能力,只有光看着。

仙丹是他唯一的希望。

也是他的生命源泉,最好的翻盘机会。

最后秦始皇得出了一个结论,大唐盛世无人能敌。

第七位进入十大帝王榜的帝王,又会是谁了?

会不会还是唐朝的皇帝。

毕竟唐朝这么强大,不可能那么容易败北。

就像是大汉,连续拿了三个名额。

唐朝再怎么也要拿下两个名额吧!

“第七位进入十大帝王行列的帝王,是宋太祖赵匡胤,宋朝开国皇帝。

赵匡胤陈桥兵变之后,就开始黄袍加身。

先是建立宋朝,然后灭亡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及南唐。

基本完成统一,结束五代十国的割据战乱局面。

杯酒释兵权,调整文武关系。

改革官制,实行军政,民政和财政的三权分立。

加强中央集权。

澄清吏治,劝奖农桑,促进经济发展。

赵匡胤的一系列举措,愈合了自唐末五代以来的战争创伤。

使国家恢复了元气。

社会呈现出,相对稳定繁荣的局面,史称建隆之治。

李世明看到天幕中的一切,就像是哑巴吃黄连,有口说不清啊。

大唐盛世,这么强大。

竟然就只有一位皇帝,进入十大帝王榜。

这?

青黄不接,良莠不齐啊。

而且大唐之后,还有一个什么五代十国,基本上将大唐分解完了。

最后只剩下一个南唐。

这是什么玩意?

老脸可是丢尽了。

三百年都不到的唐朝,还比不上大汉。

“唉,知足吧。

风光之后再次落寞,还真不是滋味。

不过好歹风光过,总比什么都没有要强。

知足常乐吧!”

李世明看向旁边的徐茂公:

“老徐,你能够探测未来吗?可以跟我说说,大唐的问题出现在哪里?”

徐茂公摇了摇头,开口了:

“陛下,天机不可泄露,我猜测不透啊。

再说我的道行不够,如果硬要乱来,估计要落个身损道消。

你应该也不想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吧。”

李世明愣了一下,进入沉思之中。

知道了原因,又能够如何?

难不成还能够改变历史?

退一万步说,如果是他出现了问题,还可以想办法弥补。

万一是后辈不给力,要如何弥补了?

最重要的是徐茂公乃是大唐功臣,还是国公级别,封王拜相的存在。

这要是为了此事没了。

如何向其它功臣交代?

得不偿失啊。

“徐王兄,此事就此告一段落。

我是不知道其中厉害,才会这么说的,下不为例!”

徐茂公笑了!

还算他古灵精怪,随意想了一个方法,就可以蒙混过关。

如果真的按照李世明的方法去窥看,那就真的要凉了。

窥探天机可不是小事情,那可是有前车之鉴的。

诸葛亮如果不是太过于自负,偷偷的窥探了一下天机,导致身受重伤之后不治而亡,不然也不会死的这么早。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