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孔你要老婆不要

商朝。

冀州境内。

“老孔!”

院外传来一道洪亮的声音。

有人大嗓门,咋咋呼呼,龙行虎步就进了院子,一点礼数都不懂。

在商朝,老是对上位者,公卿大夫的尊称,说明来者把孔宣的地位看得很高。

某人无奈地放下刻刀和竹简,起身迎客。

别看这玩意很难用,但时下的商朝,读书写字用得还是甲骨文,真是原始到了极致。

如此便知道读书人的尊贵了,因为“学习”条件太艰难,著书立说更是传说中的事情。

孔宣用自己高大的身躯把来客堵在门口,拱手说:

“忠全,我不是教过你吗,去别人家拜访,要先敲门通知主人,躬身立在门口等候迎接,不能擅自闯入,这个叫礼数。”

“啊?哈哈……我忘了。”

来者憨憨地挠了挠后脑勺,一脸人畜无害地样子。

孔宣叹息着摇了摇头,让开门做出个请进的手势,嘱咐道:

“人不懂礼数,是要被别人小瞧的,你去拜访诸侯,拜访大吏,也这么莽撞吗?”

“诸侯有什么了不起,我进他们家也这样。”

忠全哼哧往草席上一座,满脸的不以为意,但眼神却第一时间落在竹简上,大喜道:

“老孔,你也准备参加这次招贤吗?”

“不了,还是把机会让给年轻人吧。”tiqi.org 草莓小说网

孔宣摇头说着,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摆,与来者对立而坐,腰杆挺得笔直,一举一动都很讲究。

也正是这些异于常人的礼貌,让他这顺风顺水,任谁见了都不敢小觑。

在这个众生无礼的年代,能做到克己复礼,让人觉得你有修养,已是人上人的表现。

而孔宣魂穿到这个世界,已经有三年了。

这三年,他几乎都在寻仙访道中度过,想弄清楚自己到底来到了封神世界,还是历史上纯粹的夏商周时期。

直到现在也没有一个结论。

某人倒是很想成为准圣孔宣,可惜体内没有法力,更没有开天第一只孔雀的资质。

但他脑海里却时常有一个声音回荡。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所谓玄鸟就是凤凰,商朝的守护神兽也是凤凰。

孔宣作为凤凰之子,自然要守护自家正统,不允许任何人覆灭商朝。

而且在梦里,某人也经常梦到自己变成孔雀,生有五色羽毛。

也正是这种疑惑,促使他四处游历。

但如今寻仙不成,那总得给将来做打算吧?

不论封神世界,还是历史上的夏商周,纣王都是商朝末代君主,接下来肯定会天下大乱,那怎么办?

如今纣王刚刚继位,国泰民安,八百诸侯共镇天下。

造反是找死。

你能做的,也只有努力在体制内往上爬,最好在乱世来临之前,成功封侯。

毕竟有了自己的封国,才有攫取江山的本钱。

但话说回来,商朝没有科举,也没有什么选拔人才的制度,上进之路艰难无比。

要么你就去从军,从小兵往上爬,凭借赫赫战功封侯。

要么就只能想办法搏名声。

知道你的人多了,名声大了,各路诸侯,甚至于纣王,都会请你当官,辅佐他治理天下。

于是孔宣便搞出了《抡语》,也因此声名鹊起。

但最近有一个消息,却让他有些愕然。

冀州侯苏护,突然要广罗人才,开科取士,只要能通过考试,便可以为官。

这不就是典型的科举吗?

这种选拔制度,孔宣也是上个月才和忠全提过。

而考试题目很简单……不,是对某人简单。

只要你能注释三句抡语,便可以当官。

注释十句,便可以当大官。

若能成为第一名,恭喜你,可以拜为冀州侯国的司寇,主掌刑罚,相当于后世的公安部长,一步登天。

于是,这几日间关于抡语的各种注释便流行起来了。

如果注释对了,看在孔圣人的面子上,孔宣也懒得驳斥那些不学无术之徒。

问题是连“非礼勿听”这句话,那些才子也能弄错。

“不带礼物不能听老师讲课。”

孔宣听到这句注释的时候,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我尼玛这是有多没文化?

之后流传出来的注释,更是让他想死的心都有了。

“非礼勿视……不带礼物不可以抬头看老师。”

“非礼勿言……不带礼物没有资格向老师请教。”

“……”

下面的人这么注释也就罢了,问题是,冀州侯和他身边的文臣,竟然觉得这样理解很对!

有那么一刻,孔宣突然觉得自己像个圣人,可以在知识层面睥睨众生。

甚至就连真正的圣人,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也未必有自己知识渊博。

要知道,这个年头连“礼”都少有。

礼节、礼数、礼法,普通百姓对此朦朦无知,不开教化。

只有顶层的诸侯卿士,才懂得一些礼节,规范自己的行为,能做到彬彬有礼。

直至商朝灭亡,周朝大兴,才制定了饮食、起居、祭祀、丧葬等各方面的礼,规范了社会制度。

又到了孔子时期,礼才大成,儒家才归结出“仁义礼智信”等做人的道德要求。

所以单从字面意思上理解,商朝百姓只能把“礼”当成礼物。

恨铁不成钢之下,孔宣也只能亲自动笔注释,来纠正世人的错误。

然而在房间里。

“你不参加取士?”

一听这话,忠全的脸色有些变了。

这次冀州侯苏护下令开科,实则就是给孔宣专门开的,想招他为官。

可人家不上套,这如何是好?

孔宣正色道:

“我也正要问你,上个月才跟你说了科举的事情,怎么冀州侯这么快就开科了?”

“这个……”

忠全干笑了一声,浓眉大眼灵机一动,解释道:

“其实我家和冀州侯有点关系,有了这么好的点子,当然要赶紧上报,于公,有利于冀州百姓,于私,你不是一直想入仕吗,现在机会来了,你为什么不参加啊?”

“抡语本就是我所著,现在拿出来考冀州学子,我这个原作者却与他们争名,岂不是有以大欺小的嫌疑?”

孔宣心道,我确实想当官,但这种摆明了徇私舞弊,专门开绿灯的法子,我却不屑于做。

拿我写的东西,来考我自己,你搁这糊弄鬼呢?

“再者……”

孔宣盯着忠全看了半晌,直把这孩子看得心里发毛,才笑道:

“再者,你的名字应该不叫忠全,而是冀州侯苏护的长子——苏全忠!”

“我……”

苏大少嘴巴张了张,无言以对。

半晌才有些懊恼地说:

“本来我准备以普通人的身份和你相处,但既然你猜穿了,那我也就不瞒了。”

苏全忠起身,背对某人,酝酿了一下氛围,然后才潇洒的一甩衣袍,豁然转身道:

“不错,我就是苏全忠。”

“……”

孔宣哑然失笑,暗道这家伙真是个逗比,压了压手说:

“我知道你是豪门望族,快坐吧,别转身太猛扭了腰。”

苏大少依言坐下,开始苦口婆心地劝起来:

“老孔,你是天下少有的大智者,最近你不出门,都不知道这冀州百姓有多崇拜你,我父亲早就想把你招入麾下,却又怕你不肯接受,毕竟你才华太高,只怕冀州容不下你,这才想出开科的法子……要不咱们就免了这些过程吧,司徒、司空、司马这些要职,你随便挑,只要你愿意入仕,怎么样都行。”

“全忠,不是我不想入仕,而是要入仕就得名正言顺,不然难服众人心,也难服我自己。”

孔宣叹息道:

“想让我效忠你父亲,那他就得拿出慑服我的本事,让我心服口服才行,否则臣强主弱,对你家反而是祸事……不是我孔宣自吹,凭我的本事,一旦身居高位,只怕会把你父亲架空,到时候难受得是你们一家人,就连我们俩也得反目成仇。”

“这……”

苏全忠呆了呆。

他心思比较单纯,不,是这个年代大部分人都单纯,不受教育,思想浅薄,做事自然不会考虑太多,完全没想过镇不住孔某人的后果。

这也就是孔宣做事光明磊落,好不容易有个真心的朋友,不想坏了友情,才把心里的想法说出来。

不然他若是包藏祸心,这冀州迟早得姓孔。

眼见苏全忠失魂落魄,孔宣开口劝道:

“你还是回去和你父亲商量一下吧,如果他觉得有把握拿捏我,那我便入仕为官,帮他治理好这冀州,不过治理完之后,这冀州谁做主,那就有待商榷了。”

“那你就不能学会忠君吗?”

苏全忠急得挠头,语无伦次说道:

“就像各路诸侯对纣王一样,虽然他才新登大宝,但大家对他都很爱戴,你总和我讲,忠是一种良好的品德,你也是冀州子民,难道不该忠于我家吗?”

“我为什么忠于你家?”

孔宣笑了:“我是吃你家米长大的,还是你父亲做了有恩于我的事情?”

“你脚下的土地,是我家的。”

苏全忠有些恼了。

在他的观念里,整个冀州都是苏家的土地,所有封国内的子民,都应该天然拥戴苏家,把冀州侯的命令当圣旨。

这便是封建时代统治者的普遍思想。

把治下的子民当奴隶看,奴隶就应该对主人忠诚。

可孔宣却不吃这套。

他知道苏全忠心直口快,没什么心眼,但并不代表你恼羞成怒,我就得让着你。

某人面色冷淡地说道:

“既然这冀州是你家的,那你是准备让我削骨还主,还是削肉还苏?”

顿了顿,孔宣冷哼一声:

“亦或者,你觉得我不知好歹,准备以武力逼迫,让我明白什么叫生杀予夺,你苏家碾死我就像一只蚂蚁?”

“既然你知道我苏家厉害,为什么还不识趣?”

苏全忠面红耳赤,大声喊道:

“难道非要走到兵戎相见的那一步你才甘心?”

“那你可以试试我这三年寻仙访道的成果,打仙人我不是对手,但对付普通人,我孔宣自认举世难有敌手,就算你苏家派出大军来镇压我,把我拿下,最后得到的也不过是一具尸骨。”

孔宣冷笑道:

“得不到,便毁灭,到也符合常理,只可惜我不是籍籍无名之辈,杀了我,只怕会让你苏家臭名远扬,而且随着抡语的流传越广泛,你苏家还会遭到天下万民的唾骂,得不偿失。”

“你……”

苏全忠一下子没脾气了。

最近在民间,已经有百姓把面前这位称呼为“孔圣”,比肩上古圣贤。

这才三年而已。

若是再过二十年,面前这位,只怕会变成活脱脱的当世圣人。

残害这种人物……苏家不敢。

既然以礼相待不行,武力逼迫也不成,那怎么办?

苏全忠脱口而出道:

“老孔,你要老婆不要?”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