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收徒张辽

我骑了一天半的路程,在第三天中午,终于到了并州雁门马邑。雁门马邑7月的天气,白天20多度,烈日当空,晚上则温差很大,有点冷。雁门马邑历来就是北方有名的重镇,一座历史人文沉淀的古城,钟灵毓秀,荡气回肠......从秦朝蒙恬北击匈奴,筑城养马,到西汉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李广和霍去病,还有数不胜数的英雄豪杰,都在马邑留下过历史足迹。

张辽现在在雁门是什么状况,还真是模糊不清,毕竟他此时还小,只有15岁?我在这一带一路打听着他的消息,听说张辽的先祖是名震一时的聂1,常年在匈奴边境来往,聂1凭着祖传的一套聂家刀法,战败过不少对手。马邑之战三十万汉军围杀匈奴失败后,聂1虽然在马邑之战尽了力,算得上是一位忠义之士,但是受到朝廷的牵连。自此之后聂1的后人隐姓埋名改成了姓张,而聂家刀法一直延续传承了下来,现在传到了张辽手里,张辽家中虽然不再是望族,但是家中还算富足,让他得到了几位恩师的指点。从文韬武略,到弓马骑射,张辽样样出色。祖传的聂家刀法到他的手里也越来越精妙。他每天早起晚练,刀法逐渐娴熟,加上力气比较大,又天天跟胡人混在一起,相互打架,在当地15岁的张辽已经成为了一位小有名气的人物。tiqi.org 草莓小说网

我头脑里思索着,如何找机会接近张辽?顿时头脑里灵光一现,总结了古代讲义气,想救济百姓,有所作为的名将,有哪些共性?1,喜欢结交武艺高强的侠士和名人,希望有名师指导,成为武艺高强的人。2、想择明主,想做英雄。张辽应该也不例外,那我就从这些方面下手,投其所好,而后带着他一起成长,成就他的一生,也是一件有意思、有意义的事情。经过多

(本章未完,请翻页)

方打听,寻到他常来的去处。

听说他正在跟一群人在前面一块草坪上,切磋武艺。我一路跟了过去,只见一个穿着体面使着刀的英俊少年和一个平民着装使着长枪的年长者,打得激烈。看得出来,双方只是切磋,都留了一手,打架是体力活,打了一阵,两位已是满头大汗。一群围观者,正评论着双方的实力,虽然他俩各有所长,但年龄相差有点大,偏向年少者喝彩的居多。不一会儿,双方已停手,抱拳行礼。

“文远啊,你的刀法又精进了,用不了多久,我可不是你对手了,你天天练,你李叔我干不完的活,从此以后,你也用不着找我比武了。”

“李叔,你过奖了。那怎么行,跟你比才过瘾啊,才有所收获,其他人切磋起来没味啊,谢谢,给你赏钱。”

那位李叔接过袋子,答道,“马邑就这么大,没你的用武之地了。如今天下大乱,百废待兴,趁着你现在年少,到外面去闯一闯,将来必定能成就一番大事,那才是你的人生。”

“谢谢李叔的指点,有机会,我确实想到外面去见识、砺炼一番,多交几个英雄豪杰,闯一番天地来。”

听到这里,我感觉时机到了,于是向他俩抱拳说,“两位说得好,与其碌碌无为,不如有所作为,男子汉大丈夫,就当有此抱负,活得轰轰烈烈。”张辽,听我谈吐不凡,回过头来,又看我高大威猛,威风凛凛,顿生好感。于是向我抱拳说“兄台,高姓大名,哪里人士,以前怎么没听说过你”。

“我哪河东郡解良人士,名关小龙,字云长,幸会幸会。”

“关大哥,幸会幸会,感觉你深藏不露,咱们可否切磋一下。”

“既然你有这个兴致

(本章未完,请翻页)

,我就陪你过几招,但点到为止哦?”

“好,关大哥,咱们比拳头,还是兵器”

“听说你喜欢刀,咱们就比一比刀。”

张辽闻声,二话不谈拿起刀,抛了一把刀给我,我俩就这样拉开了架式。我提刀摆势,做了个示意“请”字,张辽一刀砍来,我配合着步法,迎刀而上。张辽的基本功还可以(刀的基本功是:扫、劈、拨、削、掠、奈、斩、突),因为年轻经验显得不足。相比两世为人的我,对武道的理解和经验,那他还是远远不如的。刀的要令是:以身带肩,以肩带臂,以腕制刀,两腿屈伸以助用力,加上我领悟到的(截拳道)步法的精妙,对刀的道与法已有很深的领悟。没有多久,张辽已显得吃力,败下阵来(即点到为止),他显得有些失落。

我面带笑容安慰他道,“你现在还年轻,我已24岁,比你大9岁,来日方长,到我这个年龄,你很有可能就超过我了。”

他眼神带着期盼,若有所思地说,“那我可否跟着你学个一年半载?”。

我若有所思,在这个冷兵器时代,有这么一个厉害的徒弟跟着,人品也不错,真是大快人心的好事,为何不呢?我于是回道,“我在这可能呆不了多久,要去涿郡,相隔400公里的样子,那里正在打仗,我还有一帮兄弟在哪,打算在哪边发展,你有兴趣去闯闯吗?”

“我就是要到外面去闯一闯,砺炼砺炼。”

“那非常好,行,那你就跟我去闯闯”

原本到雁门马邑,是打算结他为友的,没想到收他为徒了,大大出乎我意料之外。两人在此准备了一番,带了些随行品,一大早各骑一马,奔回幽州涿郡。

(本章完)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