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俱往矣

王承恩闻声后,顿时感觉眼前一黑。

这声音他太熟悉了,他不用看就知道说话之人正是自家的圣上。

而倪元璐则是茫然地看着朱小明,不知他到底要做什么。

“他娘的,你小子原来不是结巴?”

陈霸天惊愕地看着朱小明,想不明白对方为什么要装成结巴。

“你小子难道是怕我抢了你的功劳?”

朱小明没有搭理陈霸天,而是继续向前走去。

当他走到李自成面前站定之后,他又将刚刚说的话复述了一遍。

“我知道崇祯皇帝的下落。”

李自成爽朗一笑:“哈哈哈哈,我大顺军中还真是藏龙卧虎,英杰辈出!你说吧,如果消息属实,朕这就兑现刚刚许下的封赏!”

朱小明脸色凝重,抱拳道:“多谢万岁爷,不过这些封赏小的都可以不要,只希望万岁爷能答应小的一个小小的要求。”

在场众人闻言都是脸色大变,认为这个小兵实在是太过得意忘形了。

刘宗敏厉声喝道:“你这小卒真是不识抬举,万岁爷面前是你可以讨价还价的吗!”

李自成挥手制止了刘宗敏,然后再次凝神打量了一番眼前的这个小兵。

他感觉这人的身上似乎有种说不上来的气质。

随后他又微笑道:“你说吧,你有什么要求,只要朕能力所及,一定替你办到。”

朱小明定了定神,在确认自己的鼻子没有发痒后便沉声道:“我希望万岁爷能放崇祯一条生路,不要杀他。”

此话一出,周围的人都是哄然窃语起来。

不过李自成倒仍是面不改色,只是转头同他身边的丞相牛金星以及军师宋献策等人商量了起来。

不一会儿,李自成便又回过了头,对朱小明郑重说道:“朕不知道你为何要替崇祯求情,不过朕可以答应你这个要求。”

“如今朕已顺应天命,登得大统,只要先君心悦诚服,朕必荣养其终老。”

“陛下此话当真?”

“君无戏言!”

得到李自成的保证之后,朱小明暗暗做了一个深呼吸,然后在众目睽睽之下,将头上的白毡笠缓缓地摘了下来。

此时在场的士兵百姓以及前明大小官员等加起来不下于万人,可现场却安静的几乎是落针可闻。

所有人都凝神屏息,等着听那个小兵说出崇祯帝的下落。

跪在远处的魏藻德、朱纯臣等人都是呆呆地望着这边,想不明白一个顺军小兵怎么会知道崇祯的下落。

不多久,当他们终于看清那个小兵的脸时,一个个的都是大张着嘴巴说不出话来。

李自成等大顺众人却仍是疑惑地注视着朱小明,静静地等待他说出崇祯的下落。

只见朱小明将白毡帽随手丢在地上,然后扑通一声……跪在了李自成的跟前。

“罪帝朱由检拜见大顺皇帝,恭请陛下顺天应人,重振朝纲!”

此言一出,即使沉稳如李自成也不由地睁大了眼睛,一副不可思议的样子。

“你,你就是崇祯皇帝朱由检?”

“正是在下!”

李自成仍是不太相信,他命人将魏藻德、朱纯臣等人带上前来一一问询指认。

这些原内阁重臣上来后都是不敢直视朱小明的眼睛,各个都只是畏畏缩缩地暗暗点头。

在确认眼前之人正是大明崇祯皇帝本尊之后,李自成久久没有言语,只是皱着眉头思索着什么。

倒是站在不远处的陈霸天在得知这个跟着自己走了一路的人就是崇祯皇帝之后,他都快把自己的大腿拍肿了。

“他娘的……他奶奶的……他祖宗奶奶的!气死老子了!谁他妈会想到,一个结巴,他会是大明皇帝!”

朱小明见李自成一直不语,又小心翼翼地问道:“陛下刚才说的话,算数不?”

李自成似是被这话一语点醒,赶紧亲自上前去将跪在地上的朱小明扶起。

同时他又在朱小明耳边轻声问道:“你真的愿意禅位于我?”

朱小明毫不犹豫地答道:“陛下可择吉日矣。”

李自成闻言之后心中大喜,他虽然已经依靠武力夺取了京师,但是南方还有大片地方仍旧忠于大明。

如果他逼死了崇祯,那么就要背负弑君造反的罪名,这对接下去收服南方的行动极为不利。

而如今崇祯既然愿意禅位让贤,那么大多数的州县都可以传檄而定,他这个皇位可就坐得更稳了。

李自成当即便大声告诫顺军诸将士不得伤害京城内的前明皇族,并宣布要与崇祯帝约为兄弟之谊,择日进行禅让之礼。

朱小明直到这时才真正松了一口气,他的小命暂时算是保住了,而且公布身份之后也不用东躲西藏了。

接下去他只要老老实实配合李自成的安排,起码到清兵入关前,他都是安全的。

此时李自成心情大好,便继续带着顺军众将穿过承天门进入紫禁城完成最后的接收工作。

他让朱小明仍旧回宫城中暂住,并派了一队自己的贴身护卫来保护朱小明的安全。

说是保护,实际就是监视软禁。

不过朱小明也不在意,只要自己保住了小命,之后逃跑的机会肯定会有的。

他自从凌晨穿越以来,已经提心吊胆了一整个上午,这会儿他只想好好休息一会儿,梳理一下自身的处境以及今后的对策。

李自成同意王承恩继续留在朱小明身边伺候他的生活起居,而倪元璐则是被打发回自己家里软禁。

回到宫中之后,王承恩不知从哪里搞来了一桌热饭菜,他作为司礼监秉笔太监,在服侍人的功夫上确实很有一套。

朱小明这会儿虽然肚子饿的咕咕叫,不过他并没有立即动筷子,而是问起了王承恩对自己向李自成投降的看法。

“王大伴觉得我们如今的状况如何?”

见王承恩一时踟蹰难言,朱小明又劝慰道:“你不必有所顾虑,有什么看法,但说无妨。我早已不是以前那个朱由检了。”

王承恩望着朱小明真诚的脸,终于鼓起勇气道:“老臣以为陛下当时若是殉国于煤山之上,后世的评价或许要好过现在。”

“你是说我现在的名声很不好吗?”

见王承恩不敢回答,他又换个方式问道:“你觉得我比之英宗皇帝如何?”

王承恩稍稍犹豫了一下,随后微微摇了摇头。

朱小明苦笑道:“我连叫门天子都比不上了吗?”

王承恩听他如此称呼本朝的先祖皇帝,不由地大惊失色。

不过朱小明却是不在乎,他想起以前看到过的别人对崇祯皇帝的一个评价。

说崇祯唯一做对的一件事就是最后在煤山殉国,这让后世之人多少对他产生了一点同情之心,也让他在气节上加了不少分,从而排在了叫门天子明英宗之前。

不过朱小明并不需要后世人的同情,他收起了笑脸,对着王承恩认真说道:“我知道以前的崇祯苛刻寡恩,害死了许多能臣良将。”

“我知道以前的崇祯刚愎自用,使得朝中只余溜须拍马之徒,而无仗义敢言之人。”

他又看了看自己的双手。

“我知道是我这一双手,将大明的大好河山拱手相送。”

“不过。”

“我还没死,谁能肯定说我没有东山再起之日?”

“即使我现在被人笑称送国天子也好,称作苟命皇帝也罢。”

“只要有一天我重新打回了这片天下。”

“还有谁能讥笑于我?”

朱小明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突然说出这些话来,他感觉自己身体里原本的那个灵魂并未完全消散。

或者说原来那个崇祯所坚持的一种执念,似乎微微影响到了现在的自己。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他再次背出了这句词来,不过与上次的不同,这次他是真的有感而发。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