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6章偶遇

孙少杰也是有够拼的。

还没有上班呢,就开始帮单位揽项目了。李主任若是知道他如此之努力,会不会发他一个优秀员工奖呢?

李建国不知道,远在七十里外的穷山圪崂,竟还有人会惦记他。

李主任正上愁呢。

这都多半年过去了,任务指标还差很多。销销不动,收收不足,买买不来,宛若匹马陷入泥潭,不甘没顶却又欲振乏力。身为当家人,他坐困愁城,一筹莫展。

偏供销科那几瓣蒜还掐来掐去。

自从武宏全调回市里负责驻省办以后,供销科那几瓣烂蒜就开始心猿意马了,正事不干,全踏马瞄着副主任位置使憨劲儿呢。

蛤蟆窥天,不自量力!

空出位置就一定会从供销科提拔?不知道这世上还有“空降”一说吗?

干事事不成,争功第一名。

一群怂货!

幸好昨天那小子回来说了要上班。

想着把摊子推给他算了。

可县里张主任明说那就是个养人的位置,让他自求多福,别指望太多。

得,这又多了位爷。

他自从负责这原西县的工作以来,差不多一直是垫底儿的。原还想在今年振作一下呢!这回怕是又要泡汤了。

算了,反正也习惯了。

既然跑不动,那就躺着呗。现在这年月,成不成绩的还真不重要。

嗯,似乎有几天没找老领导喝茶了,该去看看了。走着。

不过。

灰心之下,万年老一李建国发狠。

——就是混日子,也得把自个儿分管部门管踏实了。若是连这点本事都没有,趁早自己找地方凉快去。

他……绝!不!帮!忙!

其实也不能怪李主任迁怒。

人事权是领导力的彰显。空降就是上级直接插手,剥夺了他用人的权力。

只是,空降兵往往又是上级领导的代言。唉,还真是一言难尽啊。

孙二娃不知道。

他还没有上班,除了田福军公母俩,又一个大坑已经在那里等着他了。

不知道就没有,就不存在。

他说动胖炉头,让他打前站去摸摸公社的底儿。等有了结果,他再出手完成击杀,一锤定音搞定事情。

连着后续布局,就算是他入职送给领导李建国的一份大礼。

混日子也要混个舒心的日子。

而有直属领导照着,才是混舒心日子的前提。现管的作用不容小觑。

孙少杰心心念念着自己的小算盘,提着礼尚往来的肘子、猪头肉和肥鸡,怀揣着顺手牵来的油酥花生米,在胖炉头送瘟神一样的目光中,慢悠悠离开公社小食堂,向石圪节中学溜达了过去。

心情不错,这天真蓝!

石圪节中学实际上就在公社前面,距离并不远。而且附近就是石圪节小学,隔着一条小街,连在一块了都。

孙少杰走过去的时候,石圪节中学还没有下课。不过,却意外的在校门口附近碰到一个人。

准确的说,是一个久违了的熟人。

这就太意外了。

“你这是……躲这儿做甚哩?”

“俄没……没躲,没躲。”

“没躲就没躲,你窝在这里做甚?”

王满银不好意思的展开胸前的小包,里面是鸡蛋,看样子是煮熟了的。

“卖给学生?”

“没……没……也换,也换。”

还挺有眼光!

学校周围生意是好做。既然上学,大多都是有些闲钱的人家。年轻娃子又嘴馋,所以,鸡蛋这商品选得也好。

说“换”也很有意思。不但体现政治敏感度,还表达了经营理念。

“做多久了?”

“没,没多久,没钱就来转转。”

提款机?嘿!

孙少杰看着他,有些不是滋味。

那年打他好像是有些狠了。时间过去快六年,二十八岁的大小伙儿见自己还哆嗦呢。这怕是留下后遗症了都。

“生意可还行?”

“也还……还行。”

“这些年都是这样过的?”

“嗯,也,也去黄原,那里久些。前时公社有人搞俄,盯得紧,没,没再出去。”

孙少杰有些明白了。

盲流嘛,自然有人管。虽然这时那种特别的“联控机制”还没有成形,但他王满银是“名人”,自会得到重点照顾。

摸出一包烟递过去,“这几年就是这样混着?”

“差,差不多。”

“婆姨……娶着了吗?”

满银抬眼看了他一眼。无比幽怨。

“得,俄知道了。那不能怪俄呀。俄姐是正经女子,不能就那样跟你。

再说你那样做也不对。

想娶人家女子,直接叫媒人上门去商量多好,私下搞不正经坏人名声……那不对!”

王满银更是幽怨了。

就你爸那人,能商量得通俄还会去后河湾堵人?站着说话不腰疼。

“你别总这样看俄,起疙瘩。”

孙少杰被他看得浑身不舒服,“这样吧,若你愿意,十、八天的,去那边街上供销社门市两趟。

若是见到俄留给你的信儿,就去找俄。想办法给你安排个事儿。”

这下王满银惊诧了。

“为……为甚?”

“不为甚。俄做好事不行吗?你这是社会不安定因素,要消除。”

王满银又要放大招儿,被孙少杰抓住脑袋推开,“说了别这样看俄。”

“先说好啊,帮你只是消除社会不安定因素,不是因为捶过你。你是坏人,俄是好人,还是男人,是俄姐的亲弟弟,保护姐姐天经地义。”

末了还补充强调:“好人打坏人,也是天经地义!”

你竟还打出理了?

王满银心里憋屈。黄原上自古就是,望见心爱女子唱个酸曲儿怎的啦!

孙少杰又拨楞了一下他的脑袋,“说了不能这样看俄……”

“其实吧,你这鸡蛋煮的时候还可以再放点别的东西——盐巴、酱油、辣椒、五香粉……嗯,味儿下得重些,煮熟后把壳儿敲破,越碎越好,但不用剥,里面那层鸡蛋皮完好留着,然后就那么泡一晚上……”

说着话,少杰顺嘴又给王满银出了一个茶鸡蛋的招儿。

“那样好吃些,能多卖几分钱。”

这时,下课铃响了,学生们涌出教室,还真有学生跑来买鸡蛋。

孙少杰视野好,远远就看见了妹妹,“兰香!”又挥了挥手。兰香正跟金秀说话,只瞄了一眼就看见了二哥,忙拉着金秀跑了过来。

“二哥!”

“二哥!”

十三岁的兰香,身体已经扯开了条,尽管仍穿一身旧衣服,但乌黑的短头发剪得整整齐齐,白白的脸盘加上尖俏的下巴,一副非常可爱的模样。

金秀是另外一种。国泰民安的白皙鸡蛋圆脸上,一双灵动的大花眼睛,加上营养跟得上,身材显得更圆润一些。

俩女娃同样的青春无敌。

俩女孩鄙视的瞟了王满银一眼。

“你们忙,俄走。”

罐子村名人知趣告退。

“记着俄的话。”孙少杰也没拦着,只叮嘱一句,就转头对俩妹子说:

“走,带俄找你们老师,给你俩办住校手续。”说着把一个油纸包递过去,“好吃的,添菜。”

“什么呀?好香!二哥真好。”

“好像是鸡?”

“那是!”孙少杰做嘚瑟状,“有了二哥,你们就是这世上最幸福的妹妹。”

“哈哈……”

“真逗!”

“刚给你们找了一个饭辙。”孙少杰开始分享上午收获。

“长街那头的公社食堂知道吧?以后到饭点儿就去那里,找你们胡叔或者根子哥都成。哥已经跟那里说好了,以后都在那里吃,挂上账就好。”

“哈!”小女孩兴奋了。

小食堂哎,全石圪节的人都向望的地方。

“啥都能吃吗?”

“只要那里有。”

“啊呀太好了!”俩妹妹眼里已经冒出了小星星。只要二哥给的,她们不管怎办到的都会照单全收。

多年来的经历告诉她们:那么有本事的二哥,做成什么都是天经地义的。

住校手续办得很顺利。

两盒罐头一罐麦乳精开道,还获得了一处小窑的使用权。里面能住四五个人,有炕和烧水灶台,有自习炕桌。

每月多付两块钱而已。

最关键是,兰香她俩还可以找要好的同学住进去。这点少杰最满意。

能学习,人多还安全。

虽然同在一处校园,但女孩子在外,再怎么谨慎也不为过。

想自己也没事儿,就又帮她们打扫一番,添置了一些东西,忙完后太阳已开始西斜了,索性就等她俩一起走。

孙少安就没有这么闲了。

田福堂否决了他的意见后,他也没气馁。一边加紧督促锄地割草的事,一边全力扑进后河湾羊场的建设中去了。

现在是夏天,先搭顶棚就好。

随后在四面加上泥墙,盘上火龙,就是上好羊舍,过冬绝对没有问题。

后河湾地方很大,羊场也很大。

为以后计,特意划出的地方,大约有能同时养两千只左右的规模。

他们是育肥饲养,周期短。

这样,循环起来每年能出栏三到四批次,年出栏量大约五到八千只羊。对于只有百多户人家的双水小村来说,若真的满圈,这个数量很是可观了。

金俊武也在。

这样的大事,他不可能不参与。

不过,如今他却有些讪讪,正陪着小心和小他不少的少安说话。

“是俄不对。”

先承认错误是必须的。

“不过你也莫忧心。

羊场几天就建好,然后俄跟你一起去加固加高坝梁,他田福堂再也没有理由阻拦。话说,那润叶找的人家到底是谁?什么人家肯出这么多彩礼?

金子做的人哩……”

孙少安心说,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润叶她在俄心里可不就是金子!

莫说两百只羊,再多他也愿给——只要他给得起。

“不会是你吧……”

孙少安的镇定自若引起了素来精明的二队长怀疑。他们是竞争对手,还是朋友,谁还不清楚谁呀。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