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春见,春晓

杨欣大学毕业的时候,是二十多年前。

那会儿的他头发还很多,脸上也没有皱纹,只有飞扬的青春与激昂的斗志。

他一心想要凭借自己所学,改变家乡的落后情况,更是在大学毕业前夕,特地请假回了一趟家乡,为的是查看自己的“毕业论文”,也是他为家乡寻找到的“聚宝盆”。

二十多年前的交通,远没有现在这般便利。

那会儿没有高铁,高速公路也没有通上几条,村村通公路的政策尚未实施。

杨欣从大学回到牛村,一路上的折腾丝毫不比《人在囧途》这部电影里面的两个主人公的经历少:

他首先得背着一个大大的帆布包,费力地挤上绿皮火车,在混杂着各种气味、宛如罐头一般闷人的火车上,哐当哐当的晃悠上大半天的功夫,才能抵达省城。

下了火车后,整个人感觉像是重获新生,普通的空气都变的格外香甜。

但这还是归家旅途中,最好走的一段路,万里长征从这里才算开始:

接下来,杨欣还得再换乘公共汽车返回蒲县。

在那个年代,从省城到蒲县的快速公路还没有影子,公交汽车走的都是省道、县道甚至乡道。

道路经常被过往车辆碾的稀烂,当公共汽车驶过时,荡起一片的灰尘不说,还颠得很,能叫人把肚子里面吃的东西全都给颠出来。huye.org 红尘小说网

所以杨欣每次回家,都不会在路上吃东西,只是在出发前于学校里面吃个早饭,然后一直撑到晚上回到家再吃第二顿。

既是省钱,也是怕吃了之后,路上更加不好受。

就这样一路颠回蒲县,人没晕车,已经算是年轻力壮身体好了。但灰头土脸却是少不了的,身上更是起了黏糊糊一层,有汗水也有灰尘,非常难受。

但接下来,从蒲县返回牛村的路途才是最恼火,也是最麻烦的。

在那個时候,还没有能够直接到乡里的公交车,杨欣只能先坐县里的公交车一路晃晃悠悠回到镇上,再想办法回村。

那一天,杨欣算是运气好,公交车没有在半道上耽误太多时间,更没有出故障抛锚。在一路颠颠簸簸折腾到镇上的时候,天都还没有黑。

镇子分为上下场两个部分,当公交车驶入镇子上场,杨欣就迫不及待的用乡音大喊‘师傅,刹一脚,刹一脚’。车上人多,要是声音不吼大点,公交车司机很难听得见。

等到司机踩了一脚刹车,让公交车在‘噗嗤’一声中停下,并打开车门,杨欣便背着他那个大大的、拉链坏掉、用绳子捆了两圈的帆布包,在一路‘让一哈’‘借个道’的招呼声中,费力的挤下了车。

从县城回镇上的公交车,在别的时间人不多,但是早上去、下午回的这几趟车里,绝对是人满为患。

现如今说的跨城通勤,早在十几二十年前便有。虽然那时候的距离比不上现在跨得远,但是路上花费的时间、折腾的精力,并不比现在差,甚至还要更多。

等到公共汽车扬起一片尘土,噗噗的喷出几道黑气,晃晃悠悠地开走后,杨欣方才背着他的大帆布包,走向了路边停着的几辆摩托车。

这些摩托车就是镇上去往山中各村的交通工具。

在这个年代,出租车还是个稀罕物,大城市里面或许常见,但在县城里面都没有几辆,镇上根本就看不见,更不要说是往山上各村跑了。

要知道,有些山路不仅崎岖破烂,还非常狭窄,甚至比汽车还要窄,不熟悉路况的话,过去就得傻眼,出租车根本不愿意来这里跑。

就算偶尔有出租车愿意跑,山里面的人也不愿意给那车费钱,宁愿靠着双脚走。

看到杨欣走过来,几个蹲在路边抽烟聊天的摩的师傅,纷纷起身招揽生意:

“娃儿,你要坐车哇?坐我的嘛。”

“你要去哪里?坐我的车,我送你,马上就能走。”

“嚯哟,看你娃儿这么大的包,是打工回来还是读书回来?他们那些摩托车,都是两个滚滚的。你这么大个包,坐他们的车,怕是要翘尾哟。来坐我的三轮车嘛,空间大,东西再多都放得下。现在已经有两个人了,你上来我这最多再等半个小时,不管有没得人都出发,绝对不得让你娃儿走夜路。”

杨欣看了一圈,觉得三轮车师傅说的有道理,他的帆布包不仅大,还很沉,坐两轮摩托的话确实不太方便,而且三轮车上面已经有了两个乘客,说不定费用匀一下,还能少点,便用本地话询问:“叔,我去牛村,你看要好多钱哇?”

三轮车师傅报了个价:“牛村嗦?这样子嘛,你给个十块钱。放心娃儿,我绝对没有多要你的钱。你看你这么大个包,还重得很,如果不是我这一车拉的人多,单独送伱一个人的话,十块钱我根本不得跑。”

十块钱,对于刚刚毕业的杨欣来说,不算少了。他在大学里面一天的开销甚至都不到十块钱,因为他知道家里面挣钱不容易,从来都是能省则省,搞的同寝弟兄都开玩笑的说他抠门,可说过之后,也经常会在他吃馒头腐乳的时候,帮他带点菜回来,让他见见油荤。

不过杨欣也知道,现在从镇上回村里,没有别的交通工具。如果不给这十块钱坐着三轮车的话,他就只能背着帆布包,一路走着回家。

如果时间早点,他会为了节省这十块钱,背着帆布包走回去。哪怕累点都无所谓,对于村里人来说,最不值钱的就是这把子力气。

但是现在这个点,他如果走着回去,怕是要到半夜才能到家。这晚上的山路可不好走,万一出点事,多的都折进去了。

所以稍稍迟疑了一下,杨欣便开始跟三轮车师傅讲起了价,嘴皮子都快要磨破,还拉上了乡里乡亲的关系,总算是让三轮车师傅给他便宜了两块钱。

“你这个娃儿,简直太能讲价了。”三轮车师傅连连摇头,感觉自己是涨了见识,年轻人他见得多了,像是杨欣这般能砍价,为了两三块钱磨上半天的,他还是头回遇见。

从怀里掏出贴身藏着的破钱包,摸出一张五块三张一块的钞票递给三轮车师傅,杨欣将帆布背包托上了车,紧接着自己也爬了上去,寻了个空地随便坐下。

三轮车上的另外两个乘客是两口子,杨欣跟他们聊了几句,知道他们是青月村的人。

青月村的位置比牛村要更往山里走,地势以浅丘山居多。那里的人除了栽种粮食外,还会种一些茶树,每年的二到四月,就是春茶采摘的时节,杨欣的老爹每到那个时候,都会去青月村买回来许多的茶叶放在家中,在农忙的时候泡上一大壶茶,拿到井里冰着,等干完农活回来一饮而尽,不仅解渴,还能洗去一身的疲惫,让人重新抖擞精神。

杨欣跟青月村的这对夫妻正聊得起劲,又来了一个乘客,年轻比杨欣稍微大上个两三岁,拖着个行李箱,却是个留着短发的女孩,她的身形略显瘦小,但眉目间却是透着一股子干练的精神。

女孩扫了一圈,估计也是和杨欣一样,觉得三轮车更好放行李,便走了过来,跟三轮车师傅交谈。

听口音,女孩应该是外地人,操着一口普通话。偏偏三轮车师傅只会讲当地土话,那女孩子勉强能听懂几句,三轮车师傅不得已,只能连比带划,同时学着电视里面那些人的腔调讲起普通话。然而口音别扭,其中还夹杂着许多土话,让这个女孩听的更加茫然和不解。

都说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四川人讲普通话。以前杨欣还不太理解这句话的意思,现在他懂了,这川味的普通话,效果确实不一般,本来女孩勉强还能听懂几句,在三轮车师傅讲上了普通话后,却是一句也听不懂了。

杨欣在偷笑的同时开了口,帮着两人翻译,三轮车师傅明显松了口气,擦了把额头上都急出来了的汗水。

在杨欣的帮助下,女孩很快就跟三轮车师傅谈好了价,讲好了要去的地址。

然而让杨欣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女孩去的地方居然跟他一样,都是牛村。

杨欣很确定,村里面并没有这么一个女孩。所以他有些好奇,这个女孩跑去牛村做什么?

旅游吗?

牛村虽然风光不错,但也没有什么出名的景点。再说了,山村田园风光有什么稀奇?现阶段的人,喜欢的都是高楼大厦、车水马龙。就算是旅行,也更愿意往大城市,去领略感受现代化城市的魅力。

带着疑问,杨欣一边帮着女孩把行李箱拖上三轮车,一边好奇地问她:“你去牛村做什么?”

“谢谢,我去牛村上班。”女孩在道了一声谢后,笑着回答说。

上班?这个回答让杨欣更加的困惑了。牛村那地方可没有工厂,去上哪门子班?

不过杨欣的反应也是快,他很快从女孩的年龄,以及毕业前听到的一些政策,推测出了她去牛村的缘由。

“你是大学生村官?”

“是。”

女孩点头承认,大大方方的向杨欣伸出手,做了自我介绍:“我叫春晓,新任的牛村书记助理。我刚才听三轮车师傅说,你也是去牛村?是牛村人?”

杨欣伸出手,迟疑了一下,却被春晓主动抓住手握了握,还笑着打趣他是不好意思吗?搞的杨欣有些尴尬,打了个哈哈后,想要借着自我介绍摆脱这个尴尬的局面:“你好你好,我叫杨欣,就是牛村本地人,欢迎你来我们牛村……不过你这新官上任,怎么还自己坐三轮车过去?镇上没有安排车送你吗?”

春晓笑着回答:“我是去牛村工作的,又不是去享福,大伙儿都挺忙,能不麻烦他们还是不麻烦的好。再说了,这不是有车能去牛村吗?”

说完,她打量了杨欣几眼,看他的样子更像是学生,而非打工回来的年轻人,便好奇地问:“你这是学校放假了?不对呀,最近没有假期吧?”

杨欣笑着摇了摇头:“快毕业了,提前请假回来,看看我的毕业论文。”

春晓愣了一下,有些不明白,为什么毕业论文还要请假回到村里看?只当杨欣的意思,是村里面比较安静,适合他回来写论文、改论文,也没多想,转而问道:“快毕业了啊,打算找什么工作,有方向了吗?”

春晓的这些问题,让杨欣忍不住怀疑,她是不是在这一刻就进入到了村书记助理的状态,开始关心起了村民们的情况?

“我不打算在外面找工作。”杨欣扭过头,望向了牛村的方向:“我这次回来,就是想要把自己所学的知识用在牛村。”

春晓听到这里,越发好奇,联想到他刚才说的‘论文’,心中有了个猜测,问道:“你在大学,学的是什么专业?”

“果树学专业,没有听说过吧?”杨欣报出了一个普通人根本不知道的专业。

没想到春晓听到这个专业的名字,眼睛瞬间就亮了起来:“学果树培育的?”

杨欣点头道:“你这么理解也没错,但是果树培育只是其中一部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