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一宅二坊百金

汴梁,长亭街。

“相公,这栋宅子的主人居家搬去临安城急着出手,四进四出的宅子足够咱们家住了。”

萧允儿拉着陈安平的手,邀功一样指着刚买下来的宅子介绍。

“到时候你我住在后宅,翠兰、马仁久他们住在厢房,前院就留给护院们住。”

“朱能、冯毅、蔡勇他们住中间院落,对了还有兰朵!兰朵就和翠兰一起住吧彼此还有照应。”

跟随陈安平来的地网精锐目前充当陈府的临时护院,暗中发展汴梁的地网暗线。

“娘子考虑的很周到,辛苦娘子了。”

陈安平说完萧允儿却拉起他的手,往长亭街南边行去。

长亭街位于汴梁城南,紧邻着汴河,约两刻钟之后陈安平才停下脚步来到萧允儿选的另外两处地方。

“那边呢就是我一起买下的两套宅子,地方偏僻了一点胜在宽敞,不过距离咱们家很近彼此都有照应。”

两栋宅子还在翻新阶段,不过宅子大门上都悬挂了牌匾。

“安允纸坊,安允糖坊?”

陈安平笑着念出两座工坊的名字,说道。

“娘子偷懒了,糖坊与纸坊名字竟是一样的。”

萧允儿轻轻掐了陈安平一下,娇嗔着抗议。

“才没有偷懒呢!糖坊也要以我们的名字命名多好呀。”

陈安平与萧允儿的新家还要再修缮修缮才能入住,逛了一上午之后陈安平刚回到王家,王朗就来了。

“陈兄,大喜事大喜事!”

王朗兴冲冲的找到陈安平,一开口就是给他道喜。

“喜从何来?莫非吏部的任命下来了?我师兄他不是没在京中么?”

陈安平此行来到汴梁本想第一时间就去拜访师兄郑泽,可惜郑泽因为公务离京未归。

“那倒不是,你看看这是何物?”

陈安平接过王朗递来的东西,仔细一瞧是个请帖。

“王兄你没见过请帖?犯得着这样吗?”

王朗眼睛一眯,一副“你没见过市面”的样子。

“瞧瞧落款,是汴梁清乐坊的禅初姑娘,亲自送来的帖子。”

帖子里面

(本章未完,请翻页)

写的清清楚楚,邀请陈安平与好友一起前往清乐坊听曲,禅初姑娘会静候陈安平。

清乐坊陈安平听说过,乃是汴梁城最有名的乐坊,能去那里的都是达官显贵。

最重要的是清乐坊中的姑娘都是卖艺的,各个身家清白,因为家世等等原因在清乐坊中卖艺。

传闻清乐坊背后的老板是大魏朝一位富可敌国的商人,就是没有人知晓真假。

“我与禅初姑娘并不认识,她无缘无故的邀请我作甚?”

王朗嘿嘿嘿的笑了,兴奋的说道。

“前日安平在风铃公主府上所作的《清平调.云萝》已经流传了出去,现在在汴梁各个乐坊、花船、青楼都在传唱呢。”

陈安平将请帖往桌上一放,琢磨片刻撂下两个字儿。

“不去。”

噗!王朗一口老血差点喷出来,急得满脸通红。

“为何不去?禅初姑娘是汴梁出名的貌美,琴艺、歌喉都是一等一的,多少人一掷千金想要见她一面都见不到呢。”

陈安平老神在在的倒了一杯茶,慢悠悠的喝起来。

“我一个有娘子的人去那不合适,你也不是不知道,昨天允儿因为我给风铃公主作诗的事情和我闹了半天。”

王朗见陈安平打定主意不去,憋了半天一把拉住陈安平的手。

“安平,你要是不去我就把云萝是风铃公主小名的事情告诉你娘子。”

你!陈安平眉毛一挑,上下打量王朗。

“王兄你莫不是对人家禅初姑娘有意思吧?哭着喊着要去。”

王朗被说中了心思,只好说实话。

“我三年前曾经在李大人办寿宴的时候见过禅初姑娘表演,她当时才十六岁,却已经是难得一见的美人了。”

“后来你知道我去了荆城县,再没有见过她,可是我这心里一直惦念着她。”

王朗说的情真意切,陈安平见他这模样也不禁问道。

“王兄既然如此喜欢她,为何不为她赎身?就算是清乐坊的第一乐师,有个三五万两银子总也够了。”

陈安平和王朗合作的天下第一锅酒楼经营状况不错,等纸坊和糖坊再开起来更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本章未完,请翻页)

“托安平的福钱我有个两三年勉强能凑齐,可是我父亲是绝对不会允许我娶个乐坊女子的。”

勇毅侯府四子,娶一个歌姬做正头娘子,说出去整个王家的脸都要在汴梁城丢遍。

“也罢,咱们就去清乐坊见见禅初姑娘,对了,叫上朝辰顺便再去颖国公府上,问问国公府的二公子去不去。”

傅江波是个实在人,说让弟弟拜访陈安平就拜访,昨天下午傅江波的弟弟傅江涛就登门了。

傅江涛比傅江波还好相处,虽然是个武人但讲话幽默豪爽,对陈安平在谯县一战敬佩不已。

“行,我差人去问一问。”

王朗见陈安平答应下来差点没跳起来,风风火火的就去差人下人。

再稳重的人遇见心动的姑娘都会紧张,何况王朗不过才二十二岁。

离开了荆城县那个紧邻战事的危险之地,王朗整个人放松下来性格也活泼了不少。

傍晚,清乐坊。

汴梁城中的乐坊、青楼基本都集中在汴梁河河畔,风景极佳人来人往。

陈安平到的时候,就见着朝辰和傅江涛也刚到清乐坊门口。

“陈兄,这边!”

傅江涛生的与傅江波有五分相似,不过身材魁梧健壮,英气勃勃。

四人碰头之后朝辰对今晚充满了憧憬。

“若不是沾了陈兄的光,想见禅初姑娘一面真是难啊!”

陈安平刚要说点什么,忽见清乐坊门前矗立着一杆大旗,上书“百金词”三个字。

“那是?”

朝辰仰起头笑着为陈安平解释。

“清乐坊的规矩,每当汴梁出现绝好的诗词都会引入到乐坊中,百金意味着这诗词价值百金,你再仔细看看那大旗上的小字。”

陈安平走进了一看,却见上面写着的正是他前日所作的《清平调.云萝》。

“陈兄一首诗词名动京城,听说风铃公主那一晚彻夜未眠,就盯着你这诗词出身,佩服,佩服哈哈哈哈!”

傅江涛在一旁半真半假的吹捧揶揄给陈安平气笑了。

“你少来,再拿公主殿下开玩笑小心五城兵马司派人来抓你。”

(本章完)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