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宗的烂摊子

与所有末代帝王一样,哀宗接手的是一个风雨飘摇满目疮痍的帝国,宣宗在位期间国家财政破产,加上与西夏、南宋和蒙古三面交战,金国入不敷出饿殍满地,已经是强弩之末的强弩之末。

哀宗很想改变这一状况,在于西夏议和、向南宋示好的同时,也在想方设法的加强对蒙古入侵的防备。蒙古人对金国的攻伐与当年金国灭北宋很像,多由河东或河北两路南下,

河北盗贼遍地金国早已无力控制,河东尚有一些地区处于金国朝廷控制之下,军事重镇太原在金国改称河中府,在蒙军历次入侵中屡遭战火但一直顽强抵抗,正大元年哀宗即位之初想要派农夫前去加固修复一下河中府城墙,可没想到刚一提出就被礼部尚书赵秉文、太常卿杨云翼等人给当众撅了回来:陕西民生疲敝,根本无力负担起这场徭役。

国家穷困不堪粮饷不济竟然到了这种程度,连修个城墙都无力承担,残酷的现实给了哀宗狠狠一击。这还不算,刚刚修河中府不成之后不久,正大元年三月某日突然狂风大作,开封城大量民房瓦片都被刮飞了,等大风过后,皇宫侍卫惊奇的发现有个身穿麻衣的男子在承天门外一会儿笑一会儿哭,嘴中不停喃喃道:

吾笑,笑将相无人;吾哭,哭金国将亡。huye.org 红尘小说网

穿的丧气说的也丧气,卫士将男子行为上报后,大臣们纷纷要求处死这个丧门星,但哀宗说了,自己即位之后专门下诏求言,要求朝堂民间都要广开言路,如今既然有人进言了,就算不好听也不能把人处死。于是这位丧门星神奇的躲过一死,被卫士们按照扰乱宫廷秩序的罪名打了一顿板子撵走了。

不管别人怎么看衰,对哀宗来说眼前的问题总归要解决,西夏、南宋在当时都可以实现名义上的和平,可对于北方的蒙古,想要和平是不可能的了,只能通过军事手段来应对。哀宗即位前一年的元光二年三月,一直总领中原地区对金作战的木华黎病死,原本金国上下都以为可以长舒一口气,可没想到到了正大三年,铁木真西征归来,亲自率军攻打西夏,并在次年正大四年七月灭亡西夏。

西夏一亡,蒙古人下一个目标只有金国了,不过就在灭亡西夏前夕,先是金国苦主木华黎病死,接着铁木真又病死,木华黎的死让金国在北方军事压力骤减,而铁木真的死更是导致了蒙古最高权力出现了一些微妙的洗牌,给了金国喘息之机。

大哥术赤已死,二哥察合台挤兑大哥也已退出继承序列,原本三哥窝阔台已经是无可争议的蒙古继承人,可经过商议,兄弟们率军返回和林,只留下一支偏师南下进攻陕西。

蒙古祖制,要立大汗必须召开忽里台大会,即各路部落首领齐聚后,在大家的见证和拥护下称汗,而最近的一次忽里台大会要在两年后才召开。

相当于已经被立了太子,但要到两年后才能登基,如果仅仅是晚两年登基也就罢了,可蒙古人还有另一项祖制:幼子守灶。

蒙古高原自古以来自然条件恶劣,家里的儿子们长大了都要在父母的扶持下尽早自立门户,而家里的幼子因为父母年事已高,能给予孩子的扶持难以像兄长那样有力,故幼子往往随父母共同生活孝敬父母,待父母去世后继承家业,即幼子守灶。

也就是说根据铁木真钦命,蒙古汗位应当传位于窝阔台,但根据蒙古祖制,汗位应当是拖雷的。两种传承都合法,形成了个完美的bug。

没办法,一个新生政权早期总会有不少制度上的漏洞,窝阔台不得不接受明明自己是汗位继承人,但忽里台大会召开之前只能由弟弟拖雷监国,发号施令,如同摄政王。

古往今来,摄政王都很难有好下场,拖雷也不能幸免,但在当时,两个兄弟只能捏着鼻子装和睦。窝阔台随铁木真征战多年,在军中战功卓著,多年积累实力远胜拖雷,两兄弟都知道大会召开后必然是窝阔台即位,于是就在铁木真去世之后的金正大四年、五年里,拖雷待在和林,窝阔台待在封地霍博(今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蒙军也罕见的没有对外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

虽然窝阔台赢面大,但实际上兄弟俩都有机会,都不敢轻举妄动。

金正大六年八月,窝阔台返回和林参加忽里台大会,在会上正式即蒙古大汗之位,紧接着便开启了又一次大规模南侵的步伐。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