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师

小力看着这道人,发丝已白,额头和眉间的皱纹如同刀刻斧凿一般。眼窝深陷,双目对视。根本看不到他的眼珠子在哪里。极是深邃。小力正在看着道人,想说什么却又说不出什么,一阵山风吹来,卷起了小力的衣衫。

道人的眼睛闪过一道亮光,走过来,拉着小力在茶桌旁坐下。伸手拿起挂在小力腰间的一块小牌子,正反面都仔细的看了看。温和的问道:“孩子,你知道你的这块福牌哪里来的吗?”

小力刚一直想看清这个道人爷爷的眼睛,现在距离近了,自然就看的清楚一些,这道人脸色红润,气色很好,就是额头和眉宇间的皱纹就像是拿毛笔在上面直接画出来的一般,又黑又深。见道人爷爷相问,就说道:“我听姨母说过,这块福牌是我父亲传给我,保佑我平安的。”

道人说道:“这块福牌很是特别,上有道家阴阳八卦符文。这孩子与道家颇有缘法。”

孙福一听,说道:“老神仙,好眼力!不瞒您老,这块福牌乃是当年一位老道长亲自送给我家小少爷的,当年送这块福牌之时就曾说过,会得到一个儿子,并且这块福牌可以保佑子嗣福泽长远。”

瞎眼道人点头道:“这孩子确有福泽,我师兄凿空会将此福牌传给这孩子,定然是有他的想法。”buwu.org 梦幻小说网

旁边的老陈医官和孙福原本看见瞎眼道人似乎认识这块木牌,才问小力木牌的事情。不曾想却说这木牌是他师兄凿空所赠。

孙福更是惊呀,当时凿空在家里给小少爷算命之时自己就在旁边。想起当时老道正是自称凿空。不想眼前的道人,竟会是凿空的师弟,这缘分实在奇妙了。

时隔几年,在几千里之外。有此奇遇。虽然老人家见多识广,也不免惊叹起来。

瞎眼道人见大家都有些惊呀和好奇,又给请大家斟了茶,然后一起坐下,微笑着说道:“关于这块木牌说来话就长了,贫道视两位为至友,前尘往事,说来只当是品茶之余的故事罢了,”道人端起茶杯一口喝下,继续说道:“我师兄自幼在师门修行,当年我拜师入门之时,已是四十出头了。师兄年岁比我大着六七岁,玄门道行已经十分高深。当年师傅在尘世与我结识,后因我做事糊涂,不辨忠奸真伪,犯下极大的罪孽。内心极是苦痛,又无力担责,苦求我师收录。我师认识我多年,知我尚有良知,才勉力收录门下,但因年已古稀,不能事事都亲历教导,有些功课就交与我师兄教导。我名曰入道,实则心念繁杂,并不能潜心专研一门,师傅也不禁止,我愿学的就加以教导,故此我之所学杂而不精,道法,武功,医道,乐器这些都有涉及。这道法以道家自身内修为主,武功则以强身健体为主,说起医道更是让人笑话了,只是粗通而已,我自己喜好的无非是这品茶之道,还有就是把玩乐器一类。半路学道,只是学个样子,让人见笑。”说着自嘲一般,面带微笑。

老陈医官摇手说道:“道长何必过谦,旁的我是完全不懂,但你的医道确是十分精到。我们日常相论,我多有受益的。”

道人微笑着说道:“陈老居士过誉了。”

小力正听老道人讲故事听的入神,见道人停住不说了,就问道:“老爷爷,讲讲福牌的故事吧。”

瞎眼道人甚是和蔼,点头微笑道:“再说这福牌,据传说是我们前代祖师传下来的,祖师爷曾曾用此物飞天遨游,凌波渡海,天地之间畅游潇洒。后祖师爷驾鹤仙去的时候,亲手把此物化为八块福牌遗赠给自己的各位弟子。传了很多代以后,我师父手里有两块,当年师父坐化之前就传了一人一块给师兄和我。”

孙福越听越是惊异,原本以为这就是一块道人算命之后赠送给人的祈福之物,不曾想到这块福牌竟然是如此珍贵。赶紧对小力说道:“孙少爷,这块福牌你可要好好保管”说着给小力整理衣服,检查扎福牌的绳子是否结实。一番细致检查这才放心。

瞎眼道人点头道:“这福牌确是珍贵之物,”说着从腰间也解下一块福牌放在茶桌上。外形,颜色,八卦图形和小力这块一模一样。

老陈医官和孙福,看了这块酱红色的木牌,也是一番感叹。

小力对道人说道:“老爷爷,我听太姥爷说我们要住在这附近,以后我可以来这里玩吗?”

瞎眼道人笑道:“自然可以了,今日你闻我琴声而有感,你乃是我的知音。与老道也是缘法不浅。以后可以随时前来。”

小力笑道:“谢谢老爷爷,我想学弹琴。我听着琴声甚是好听,我要会弹就好了。”

老陈医官与瞎眼道人相知已久,本就是无话不说的挚友。今日见自己曾外孙小小年纪与道人有如此缘法,不免心有所感,拱手笑道:“道长......”这话说半句,意味深长。

话音刚落,道人笑道:“陈老居士,日后常来常往。你家小友之请,也不必一时就定。若日后确实不嫌我这三脚猫的功夫浅陋,贫道自当倾囊相授。”

老陈医官大喜,知道道人之能深不可测,且为人极为信义,一诺千金。赶忙拱手以谢,又叫小力给道人磕头见礼。老道也是捻须坦然而受。

一会小道童来请,说是有施主上山,老道谢过,自去接待。

经过六七天,周边查探下来,没有合适的现成房子可以入住。云湖村都是窄小的山民居所,老陈医官孙福一大家子根本没法住。这一日午后又与瞎眼道人一起饮茶叙话。

瞎眼道人道:“既然没有现成好的房子可以入住。陈老居士,离此五里,有一出名曰高地岭,山顶平坦,上面有四间木石建造的两层房屋,原是初来此地时,我搭建的简陋道观。后有施主捐建了这里,就搬到此处。这已经是八年有余了。那几间房子都朽坏了。虽是不能直接住,不过位置甚好。周围四面的山都比高地岭要高,很是适合隐居,再则原有的土路修整一下应该还可以使用。不如叫些工匠前来,加上你家里的一些帮手,我们自行搭建一些房舍。高地岭山顶有林木可以就地取材。且附近有一处小湖泊。日后生活也是方便。还有些空地可以开垦出几垄菜地。不知意下如何?”

这一番言语一说,老陈医官和孙福听了都觉不错。众人一番查看,当即决定就地重新翻盖。

有了合适的地方。找来了专门的工匠。众人又齐心协力。二个月过去,房子终于落成。一大家子自此也终于有了安身之处。

家宅落成之礼,两位老人单独请了瞎眼道人吃饭喝茶。以表谢意。老友新朋欢聚,自是开怀。

席后太姥爷喊来小力,与瞎眼道人单独郑重敬茶。

瞎眼道人见小力天性,灵性都是极佳,心中早已喜爱。既然是缘分到了,方外之人不计俗家辈分,正式收为记名弟子。为专心学习,方便教授学业。三位老人一商议,决定让小力年幼之时搬入道观。

两位老人深知这瞎眼道人文武全才,小力能得道人垂青,俱都大喜。于是隆重备办了拜师之礼。

择了吉日,一家人送小力入道观学习。姨母孙福心下虽不舍。然毕竟学业为重。

太姥爷家坐落的高地岭,已是深山。绕过四周环绕的山脊,从山缝之中盘旋而入。山坡上的一块缓坡地上错落分布着前后三进木石结构的民房。

太姥爷家人住了中间一进。孙福孙大牛住在前面几间。后面一进则离前面两进有十来米距离,中间是厨房,左右两边分别住了陈忠父子和胡妈田氏。

自从小力去了道观。孙福孙大牛闲下来,在山坡地翻出了十几亩梯田,开了一大块菜地,养了几十只鸡。几头猪。

孙福时常挑几只鸡,各种新鲜蔬菜瓜类送到道观感谢瞎眼道人。平常想念小力,担心影响了他的学业。并不过多打搅。

老陈医官知道孩子不可宠溺,需得锤炼方能成器。且与瞎眼道人多年好友,深知他品性行俱佳,孩子交给他自然是放心。所以只在四大节时接回家中团聚,日常也不特意看望孩子,只是拜访老友之时,顺道看望。

春日,凌晨,太姥爷起个大早,带了新茶来看望老友。脚踏露水,一路行来,到道观之时,旭日初升。

瞎眼道人正带着小力和道童,正做完早课。见老陈医官前来,微笑着打了个稽首。

小力见了太姥爷,自然也高兴,随身伺候。道童拿了茶叶自去准备。

太姥爷笑道:“道长,刚见道长悬空立杆,功力越发精进了。”

瞎眼道人笑道:“陈老居士,又取笑贫道了。”

太姥爷哈哈一笑,轻捻白须道:“我看力儿,刚才的架势也有进步。沉稳了许多。”

瞎眼道人点头道:“这孩子近日所练基本功法,确有进境。体质体能皆已有了很大提升。我正欲与陈居士商议孩子的课业,具体如何安排,今日居士既然来了,我们稍后商讨。”

“多谢多谢。小力课业烦劳道长。”

“居士不必客气,这孩子天资极佳,学东西很快,但后天的刻苦才是真正重要的。”

“道长所说极是,玉不磨不成器,学业不刻苦不能成才,万望道长严格教导。”

瞎眼道人颔首道:“贫道之意,学业还是以儒学为基。杂学辅之。”

老陈医官道:“甚好。此为国学正统。”

道童准备好茶具,棋盘,前来相请。二老品茶下棋。小力自去学习师傅所教授的课业。

一家人自此在这深山之中,逐渐安身。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