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郭之“归庄”中

郭之少年时对家族有诸多怨念,四十年后的今天,回头来看在郭庄的日子。当初的自己是年少无知,凭心而论,自己是亏欠养育了自己的郭氏家族。见得多,识的广,有了比较,心里自然有一杆秤。“郭之”猜测,也许正是因为如此,自己的心才会指引自己再次踏上归乡之旅。

思考良久,郭之决定给予家族回报。他把自己的钱财全部提取出来,又把自己这一辈子最值钱的东西,就是自己在朝阳城换取的功法“一气混元功”,准备带回“族里”。

“郭之”要用“钱财”和“功法”报答家族,酬谢家乡给予自己的养育之恩。

按照心灵圆满说的理论。回报钱财产生的因果很小,但是一点回报“功法”这种可以改变一群人命运的重器。就要慎之又慎。

在商业不发达的奴隶制社会,“钱财”只是让人生活好些,属于外财,不会对一群人或一个家族命运长久的产生影响;如果接受财富的一方因为接受了你的赠予,并由此发迹,后来为祸一方的话,给予财富的人也要担很大因果。

直接赠予“功法”,这个事情就影响很大而且因果巨大。高级的功法,可以直接导致一个家族的崛起,如果接受功法的这个家族“为善”,赠予功法之人,会有功德加持;如果被赠与功法的一方,因为功法的原因,强大起来后,为恶一方。那么当初给予功法的那个人,就要承担巨大的因果,所有学习赠予功法的之人的恶事,全部因果不好的给予功法的人都要承担。

如果功法接受方为恶太大,朝阳城的这个源头,都要承担一些“气运损耗”。在历次的“内阁讲授”时,林浩已经不止一次的讲述了,“因果”的必然性问题。“道德修养”,是心灵炼法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人无完人。德!有小德、大德之分;义!有小义、大义之别!何为小?何为大?

“种族”利益排第一;国家利益排第二;家族利益派第三;家庭利益排第四。任何为大义,而无法全孝道之人,有大功德!任何为大义,而无法尽为人父母之责的人,为大义士。

在朝阳城三大承诺基础上,林浩从“心灵圆满说” 中,引伸出的种族、国家、家族、家庭、主君、夫妻、父子等各方面的关系,渐渐被林浩主君推出的“三纲五常”以及“仁、义、礼、智、信、忠、孝、节、勇、和”,的道德体系给框住。并在日常生活和行为中,不断以此标准规范日常的生活。

朝阳城的“刑部”,即使依据议事会在那些到的基础上制定,并推出“法典”,处置朝阳城的日常矛盾。不得不说,比较奴隶制社会的残酷,朝阳城的“林浩法典”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郭之归乡是了结因果的去的,不是给自己找麻烦的。所以他在事前准备给家乡的回报,就做了两手准备。如果做好了这一项“归乡还愿”,算是了却了郭之长久以来埋在心底的一项心愿。

当然“功法”带回家族的这项决定,是要在主君府报备得到批准的。

“传家功法”可以造就一个千年世家,这种功法对于今天的朝阳城已经并不如何珍贵,主君府书阁有近千部不从样的“家传功法”。可是这种级别的功法,在人族社会依然是太珍贵了,不得主君府批准,没有人敢“私自”传授给自己的家族。

尽管林浩已经借着“内阁讲授”,把散播功法的因果问题,讲的很清楚;由此引发的因果问题也讲的很透彻。可是这次心灵历练,像郭之这种把自己用军功还来的功法,带回自己家族想法的不在少数。

对这些申请,议事会是有相应的“功勋制度”管理。对于只要符合“制度”的申请,主君府一律照准,哪怕功勋不够,林浩主君也特允试炼者“先给后补”,允许申请者从以后获得的战功里补足相应的功勋。

林浩同意千余人“功法归乡”,此举无异于“天下布武”。明知道这样做是会有大因果的行为,可是他却依然决定那么去做。林浩的理由有两条:

其一:“顾家”是人之天性。让手下这批炼髓境高手,用功法斩断心中的牵挂,是一个很好的方式。人是复杂的动物,朝阳城的崛起时间太短,哪怕这些炼髓境一路拼杀,现在的他们也是身居要职,但是品心而论,每个人身边的好东西并没有多少。

了断因果,有恩报恩!

说的好听,怎么才能做到“报恩”呢?给钱报恩,是一个选择。可是自己知道,自己最值钱的不是钱,是“功法”!要做到问心无愧,就必须拿出自己的最珍贵的,没办法。自己骗不了自己。所以林浩既然要大家了结自己的因果,事前就考虑到了“功法归乡”的可能。

其二,天下即将打乱。自己的手下大部分属于底层的普通人,修炼功法对于他们来讲,更多是在乱世中保命和异族战斗。这是给朝阳城增加功德的事情。

-------------

扶风国、太原郡、洛驿县、郭庄祠堂。

在“郭之”拿出十枚晶币巨款,捐给郭氏族里。十个晶币价值一千两黄金,在一两黄金可以买十吨粮食的当下,一千两黄金可以买一万吨粮食。这些粮食可以供郭庄上下老小,放开肚子吃十年。对于以农业收入为主的郭庄,郭之的这笔钱财,无疑是十分庞大的。

“郭之”这一举动,如同往池塘般平静的郭庄,砸下了一块巨大的石头,一个五百多人的小庄子,历时沸腾起来。现在的郭庄和四十年前郭之离家时没有什么两样,大多数庄户人家,一天吃两餐,早上吃干饭,晚上喝稀粥。一年到头,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这些淳朴的庄户人家,什么时候见过如此多的现钱。神秘的“郭之”,立刻成为所有郭庄人口中谈论的那个“郭三伯”。

在郭庄的“族老会”的安排下,郭之父母和他这一支先祖的坟墓,被好好的整修和祭奠了一番。实在是郭之这一支系的血亲,凋零的没有什么后人了。

不知不觉中。在庄子里已经住了二十多天,郭之在庄子里亲自看了一个通透。他确定今天的郭庄还是自己映像里,以前那个团结的郭庄。“淳朴”、“本份”、“守礼”、“孝顺”没有变化,郭之终于做出决定,将功法传给郭庄的“郭氏”家族。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