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买马遇事儿下

。。。。。。阿义的另一面(七)

即便大魔说的匪夷所思中带有一丝真诚,可阿义还是不信,原因很简单。。。既然是敌人,你丫啰嗦个啥呢!?直接干就完事儿了,还说是我的另一个魂魄,扯淡,我有这么迂吗?早打的你丫大姑都认不出来。。。

“唉人间果然不值得,吾于蒙界是何等倜傥,汝却如此粗鲁,实乃匹夫尔。待吾夺了汝之肉身,快活一阵便重返蒙界。”

阿义听得此话不在将眼前之人视作大魔,已信了其为心劫一说。。。蒙界!?他突然想起来,临行前师父曾说人间与蒙界、冥界乃是两个相反的世界,生人居于人间,死人居于此二界,向死而生,活出真我的本意,即为阴阳和合。莫非他便是死后的。。。我的魂魄生出的意识?!当时还觉着师父莫名其妙,现在看来。。。

“哇啊哦你干什么,太恶心了,都是大老爷们儿,贴我这么近作甚!”

不待阿义想完,他的身躯。。。不。。。他的魂魄忽然朝另一个他飘去,转瞬便是前胸贴前胸,面面相觑。这让阿义泛起了恶心,就算是他自己的意识,他也接受不了。。。谁让你这意识也是大老爷们儿,换成女的我随便你贴贴。。。

“吾于蒙界中已有三房正室,两房妾室,汝当吾愿意来此人间?少聒噪,让吾成为主魂。”

阿义一听。。。嗯!?我混的这么开!?好像去了也不错嘛。。。也就这两句话的功夫,他只剩下眼睛以上的部分露在外面,其余魂魄身躯皆已融入另一个魂魄中。

“卧槽通幽大老爷,您老的恩情,我让我师父加倍还你!”

就在阿义的眉心也要融入时,他又感觉到眉心一点清亮,整个人仿佛恢复了力气,而这感觉是来自肉身的。他断喝一声,将手中的玉简捏碎。

。。。。。。

“三位小仙人,这栋院子便是山阳府了,您三位只要进去就有人专门接待。”

老人家让王庶别急,指的便是让他们来山阳府。按照老人的说法,草堂人就是这山阳城的神祇、图腾一流,要三匹马开个口就行,哪还用买的。

常顺有些犹豫,觉着这有点巧取豪夺的意思,可王庶不这么认为。。。老实孩子么,能理解。。。他觉着草堂既然庇护人家,偶尔取点东西,也不打紧,说不得还能让人家安心,何况也没常顺说的那么严重。于是乎,老人便让这别过的小哥带他们来这山阳府中。

路上顺带观光了下山阳城,他们一身白衣,往来的人无不行注目礼,这让常顺更加腼腆了,红着脸不敢与任何人对视。。。常顺觉着这礼遇受之有愧,他可没做什么,都是师长们的功劳。。。他这模样又被王庶打趣了一番。

‘都是自家人,先享受点怎么啦需要你庇护他们时,还回来就是咯。’

常顺觉着。。。嗯。。。有道理。。。渐渐地也就适应了。

王庶发现,行人百姓对他们三个白衣是敬仰有之,憧憬有之,最主要的是眼神里都透露着安心。而着捕快装,腰佩阔刀的差人,见到他们则拘禁不少,一个个大气不敢喘,更是摆出一副恪尽职守的姿态,似乎深怕有个懈怠而招来训斥或者革职啥的。总之,就是将他们三个视作山上下来视察的大人物。

山阳府的大门洞开,并未有值守的门人,不过三人刚迈步进入正门,便有一年轻人从门房里着急忙慌地迎来。

“小人该死,小人该死,走了会儿神,没注意到三位上仙下凡。”

王庶听着别扭,却也没说什么,打量起这人,约莫二十刚出头的样子,着素色袄子,他的慌张声吸引来院中忙碌的其他人的注意,亦有部分人着同款服饰。

“三位上仙请随小人去别院。”

穿过几个门洞时,吵闹喧哗的声音不绝于耳,府内倒是没大门处那般清闲,院里人很多,都匆匆忙忙没个停歇。到得门童所说的别院,是个幽静的雅苑,坐北朝南,四四方方,有精心布置的痕迹,但不多。

“三位请稍等,小人这就去请府长大人。”

茶是现成的,却是动也未动,似乎这座别院经常有大人物光顾。门童为三人沏好茶便要离去,却被王庶叫住。

“先别忙走。”

“大人有何吩咐?”

“二门中为何如此吵闹?”

“此事。。。小人不敢妄言,还请大人询问府长大人。”

二门就是第二个门洞,王庶如此称呼,让门童愣了下才想起。王庶见他拘禁的样子颇为无语,怎么说也是个二十来岁的人,面对俩屁孩和一女子,至于嘛

“行了,你去叫人吧!”

王庶说的吵闹,实则只有一个声音,非是多人声音大造成。他之所以会问,是这声音不但嚣张,还带有法力的气息,他没有探出灵识去查看,只路过时以耳力听到了些许内容。。。是你们说的任何人都可入籍山阳城,怎么?我们就不是人?。。。

这我们,便代表不是一人,以免惊动他们,王庶想着先从门童处打听原委,谁知这门童不敢说,看来闹事儿的人有些来头。

“行了,马的事有着落了,你也不用觉得我们这是巧取豪夺了。”

常顺也是有留意的,不过他没王庶那般不动声色,察觉声音中带有法力气息时便投去了目光,好在有王庶挡在左侧,一个眼神拦了回去。虽说上次庆国尸祸时已有一番经历,也是大义之举,多数事亦有参与,可观光客的感觉更多些,此番小常顺有些小激动,闻言点点头。

“不知山上来客驾临,有失远迎,海涵!海涵!”

门童刚走不久,未见其人,便闻其声,中气十足。来人是一中年人,但已有花发,同样着素色大袄,不过袄子外头还裹着一件白色大氅。。。王庶确信,果然是学草堂的衣着风格。。。

三人起身,持剑礼,自报家门,未做寒暄,王庶直接了当询问起二门的事宜。

所谓二门,是山阳府办理新入户登记的堂屋,王庶从屋内的话语中已有猜测。闹事儿的,是赵家三人,赵忠平、赵忠轩、赵忠岳。前些日子从赵家祖地势力范围逃来两户山民,山阳城自然是会接纳的,给予了土地与草庐,办理了入籍登记,成了山阳城人。

本以为此事再寻常不过,可没想到昨日赵家三人进府便宣称也要入籍山阳城,这事儿蹊跷不说,山阳城更是不会答应的。但三人也不行凶,只在户籍登记处喧哗吵闹,碍于赵家面子,山阳府随了他们,不予理会。

“赵家是何许人也?赵国皇族?”

王庶听朱方实,朱府长讲完,并未表态。

“小仙长,有所不知,这赵国有两个赵姓。。。”

“且慢。”王庶一扬手,打断朱府长的话头,道:“朱府长身为一府之长,应当有些见识,这仙字从何而来,当是天上来。何况朱府长进门时便说了,山上来客,就别仙长仙长的称呼了。你若是敬我草堂,叫我师长一声大人,我觉得已经可以了,称呼我们,还是以名字相称为好。”

王庶倒不是矫情,他只觉得自从出谷以来,这仙字太廉价了,遇到个人都叫他们仙人,而被叫的人还欣然接受,那他王庶修的什么仙,都已经是了还修个屁啊!。。。当然,这只是胡话,他对人与人,人与仙,很早时便有了自己的看法,只是不想多掰扯罢了。

朱方实闻言又打量了王庶片刻,他却不是怀疑这话半真还是半假,只是对王庶这般年纪,能有如此胸襟而惊奇,却又觉得理当如此。。。难怪能成为草堂弟子,这般大便不骄不躁。。。

“王小友有所不知,如何!?”朱府长笑称,提起杯中茶,以茶代酒,虚敬了一下,一饮而尽后,继续道来。

“北地最上层为修士家族,十二国实则由十二个最强的修士家族把持,其中有四个大族,凌驾于十二国之上。赵氏、司马氏、上官氏以及长孙氏,并称四大家族,背后亦有仙门的影子。那三人是赵氏之人,可以算是赵国皇族,但他们出自赵氏祖地,位于金庭山与杻阳山之间的赵氏祖城。这一脉自称赵氏本家,完全凌驾于赵国皇室之上。”

朱方实见王庶三人年幼,猜测是初次下山,便多讲了些。

“朱府长认为,此事有何蹊跷之处?”

王庶听完点点头,觉着这朱府长不错,心照不宣,有点眼力劲儿。

“此事却有蹊跷,但我却无从考究,不知王小友有何见解?”

朱方实见王庶眼里不像是故弄玄虚,如他一般察觉出蹊跷。

“依朱府长的意思是先一个拖字诀?”

朱方实颔首,对王庶的评价又高了几分,这一个拖字诀,显然是头脑清晰之辈。就算背后有草堂做靠山,他们终究是凡人,犯不着与赵家人起冲突,而他们既然只胡闹,说明是有忌惮的,因此拖,或者说是糊弄,便是最好的解决之道,以免生出意外,落人口实。

他这下直接忽略王庶的年龄,更加详细的真正讲起事件本身,而非内心深处生出的,借王庶之口道明此事,等待草堂师长主持。

“三人一开始谎称赵国有修士勾结外国势力,掠夺他们赵氏辖境的人口,并称那两户人家与该修士有关,欲问询一番。我等允了他们,却只听得一些无关之话,之后便发展到此境地。”

“呵仨傻子吧?这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吗?”

这给王庶逗乐了,他估计,那三人肯定是瞎找一个借口,好惹点事端,闹上一闹,结果尴尬的是,人家二话不说遂了你的愿。。。

“行了,我去会会那仨蠢蛋。”王庶借此起身,但没有动,又道:“朱府长,我将那三人打发了,不知能否答应我一个要求?放心,绝不过分。”

朱方实满口答应,倒是没有怀疑王庶三人的身份,这年头要假扮也不会扮成鬼见愁不是,何况他一府之尊岂能没点洞察力。。。就如王庶所说,心照不宣,他早便料到三人来此有所要求,只是恰逢其事顺手为之罢了。这也是草堂一贯的作风,极少叨扰四城之人,只收取一点年幼弟子的吃食,与那北地修士家族有着天壤之别。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