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回村

既然阿弟要跟着一起了,宋欢就得好好盘算盘算手里的银钱了。

当初剩下的二十八两又三百九十九文,加上五十两商贾赠送的现银,还有四两的工资,减去这段时间的开销,就还剩八十一两又三百四十五文。

若是加上傅渊之给的压箱底三十五两,总计是一百一十六两又三百四十五文。

看着是很多,也不知道耐不耐用,宋欢是尽量能不动就不动那五十两还有三十五两银,这样的话,能动用的就只有三十一两又三百四十五文。

宋欢摸了摸钱袋子,长叹一口气。

游学又不经常回来,那车里准备的东西得更加齐全了。

跌打药酒,还有什么金疮药啥的能放得久的又有可能用得上的药都得备着,有个应急包能放心些。

宋欢把自己要准备的东西一一用炭笔在纸上记录下来。

傅渊之经过看了眼,“要不,我们换个大一些的车厢?”

之前送的车厢只能说中等大小平日里基本够用。

可现在不一样,人多了,备的东西也多,若是加上宋姑娘罗列地这些,怕是会装不下。

宋欢,“……”

车厢里已经放置好的东西就已经是必须品了,可她纸上罗列出来的也是必须品。

宋欢泄气,一趴桌子。

生活啊……

大的车厢都得要好几两银子呢!

长途跋涉,还得备个质量好的。huci.org 极品小说网

宋欢觉得自己兜里十两银子就这么飞了。

傅渊之一笑,“我和颜六先去订车厢,你先在家好好休息,顺便再想想还有什么要补上的。”

宋欢无力地挥挥手,一句话都不想多说。

对了,今年过年得回大榕树村一趟才行。

祭祖,还得给宋爹宋娘还有原身报备一声。

保佑大家此行顺顺利利,平平安安。

这么一想,不仅得准备东西,好多事儿也都得安排上了。

宋欢连忙把这事儿也写上去,还有要准备的香烛纸钱等等。

……

转眼间就到了十二月。

宋欢原计划打算过年再回大榕树村,可惜,因为铺子里的炭价给把她提前吓回了大榕树村。

自从她能烧出炭以后,天一冷家里就开始置火盆。

这习惯一直就保持到现在。

如今已经把家里仅剩下的炭给烧完了。

宋欢打算去铺子买一点,直接被伙计报出的炭价吓退,一斤二十文,太恐怖了。

于是,她就动了回村烧炭的心思。

最好还能再挣一把炭钱。

而傅渊之和颜六则打算把阿弟接回来后再回大榕树村,这不,宋欢已经包袱款款到了大榕树村。

大榕树村的景象没有多大变化。

但氛围却是比往年热闹许多。

或许是因为村里两个举人的缘故,因为免赋的原因,村里两大姓氏族人的日子缓解不少。

那些小屁孩们扎头在大榕树下嬉闹,追逐玩乐。

这景象还真难得。

她还在村里的时候,哪里见过这场景。

那些半大的孩子一有玩的苗头都能被爹娘无情给掐灭,不是在捉虫,就是在捉虫的路上。

宋欢欣赏了好一会儿,这才起身拍拍屁股进村。

第一个发现宋欢的不是别人,正是在地里忙活的泪包少年,哦,梁福财。

梁福财把锄头扛在肩上,顺着坡,打溜步下来,肩上的锄头一副马上要砸到他后脑勺的模样。

看得宋欢那是瞪大眼睛,嘴上打结替他着急,连忙喊着,“慢慢慢慢慢慢,慢点!”

梁福财快速来到宋欢跟前,“宋丫,你怎么回来了?”

然后又遥看后面的道路,“怎么不见其他人?”

宋欢想当然地知道他想问谁。

宋欢说道,“过几天吧,等把阿弟接回来,再一起回来。”

但只是“可能”。

毕竟傅渊之是不想回大榕树村的。

如果他想留在县里也可以,反正有颜六,两人有伴。

梁福财说道,“我问的是阿弟。”

宋欢,“???”

梁福财则瞬间从宋欢嘴里提取出了一个令他震惊地消息,声音都拔高了,“传林哥没去京城赶考?”

宋欢突然被吓一跳,“……没去。”

梁福财担心问道,“是不是银钱不够啊?你们可以回来说的嘛!

差多少?

算了,我先让我爹去跟族长说说,把今年的钱先给上?

现在去还来得及吧?”

宋欢拦住不淡定的梁福财,说道,“没,是因为其他原因。”

梁福财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压根没注意宋欢的话,兀自盘算着。

这事儿怎么能耽搁呢?

听说下一次得等三年后呢,那传林哥又得老三岁。

傅渊之,“……”

我真谢谢你哦!

什么时候他们这么“兄弟情深”了?

宋欢是好一顿解释,这才把梁福财拉回神。

这说话的功夫也到了梁家门外。

只听见里面一个女声温柔地喊了一声相公。

宋欢看过去,一个纤瘦的妇人,手里还牵着一个两三岁大的小男娃。

宋欢认识这妇人,是梁福财的媳妇儿,不是本村的,是洞溪村高家的四姑娘,平日里都叫她高小妹。

至于这两人如何结缘,还得从那年渔网说起。

洞溪村那帮少年中有一个叫高二郎的,和梁福财是玩儿得要好的朋友之一。

本来两村的矛盾也不大,后来因为渔网的原因大家接触多了,一来二去的两人就玩在一起了。

这不,在听说梁婶子要给梁福财相看媳妇儿后,高二郎就懂了心思。

他觉得梁福财是个不错的人,品行端正,人又机灵顾家,想着肥水不流外人田,就顺便提了一句自家小妹。

这梁婶子盘算来,自个儿村里的姑娘们什么脾性的她也大差不差的知道些,说实话,不是特别满意。

反正多看看其他人家也多一个选择,这么想着就请人带话,两家人去上香。

这么一见,诶呦,梁婶子就看上了。

温温柔柔地最合适不过。

当初梁福财大哥的事儿一出,梁婶子面上不显,心里却是膈应得慌。

当初她不是没考虑杨二丫,可是那性子不适合他们家老大,她这才和白家结了亲。

白家大姑娘性子直爽,大大方方的。

这样的姑娘做家里的长媳才好。

管得了自己丈夫,未来也能压制得住

如此,家才能万事和顺。

没成想,好好的一段良缘硬是被泼上了污渍,闹出了那么大个事儿。

好在家里大儿子和大儿媳不放在心上,日子反倒是越过越和顺,感情没受影响。

否则,她吐两天血都缓不过来。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