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研习半年

墨羽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不过很快这份笑容就消弭一空,因为,原本已经被‘净灵’的这个新个体纯粹的魂灵气息尽然衍生出了一丝暴戾。

这样的情况本不应该出现才对。

是,这个新个体的魂灵来源是一位穷凶极恶的死囚,可在摄灵后他便动用‘净灵’之术对该魂灵进行了剔除。

不说把其恶之本性给彻底根除,但至少已经没有苗头了,以后根据经历的事情还会衍生出来是肯定的,可不是现在。

现在这阶段,这个新个体就如同新生儿一般,本该最为纯粹才对。

而出现这一情况,很显然,他此次的尝试不是完全成功,还有些错漏的地方。

至于是哪一个环节出了差错,任凭墨羽回想好几遍整个过程,也找不出原由。

对此,墨羽很是头痛。

因为有着这样明显的错漏问题,他是肯定不会拿自己开刀的。

当然,也不是说非得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才会行动,毕竟那不太现实,这世上没有什么事是可以真正的百分之百的。

但至少,至少要有一半以上,且没有什么明显的隐患问题吧。

念及此,墨羽收回心绪,交代弗雷德去收集他所需要的材料,没有上限越多越好,后者领命离去。

门关合,此间便剩墨羽一人。

望着炉中一脸茫然的左顾四盼,眉宇间带着些戾气,时不时暴躁的捶打着炉壁的失败品,墨羽很是厌烦的一挥手,磅礴的火元素转化为炽烈的火焰,于烈火下,炉中的身影甚至来不及发出哀嚎,便化作黑炭。

墨羽看都不看一眼,拿起塑身法细读了起来。

然而,他好似忽略了一件事。

那就是创生是独属于天地的法则,那是连神灵都无法染指的禁忌之秘,且生命的诞生是必然中的偶然,存在着太多的不确定因素,每一环但凡出现一丁点偏差都不可能成功。

塑身法,终究只是塑造一副身躯,而不是创生,其中所附带的大多数偏向创生的秘法只是当初该秘法所创之人的臆想。

比如‘净灵’这一秘术。

其存在的价值就是为了让一个经历了尘世洗礼而变得驳杂不纯的魂灵重回曾经那最纯粹、最本质的状态。

可是人为的干涉下终究还是太过刻意了。

所以最终诞生出来的不是新的生命个体,而是一个似人非人的怪物。

想来这也是为什么当初塑身法的创造者在明明已经缔造了一套完整的秘法体系后却没有将此秘法传承下来,而是束之高阁的原因。

以凡人之力想重演天道之轮回那简直就是痴心妄想。

如果真做到了这一点,那这方天地恐怕早就失衡,脱离原本既定的轨道,其诱发的结果则是引来宙宇意志的目光投注,迎来毁灭重启,排除一切不安定因素。

而艾卡西亚大陆并没有出现历史断层,也就间接性的说明塑身法中所附带的那些衍生秘法是行不通的。

墨羽有些想太多了。

其实早在魂灵能与新肉身契合的那一刻,他就已经达成了自己的终极目的。

废了这么多事,他所为的不就是为了给自己塑造一副能够承载自己魂灵的身躯嘛。

塑身法其附带的那些衍生秘术不靠谱,可不代表塑身法本体不靠谱。

但因为此次新个体的问题,让墨羽忽略了这一点,转而将目光放在了不该他关心,没有尽头的方向上。

苛求没什么错,但有时太过苛求什么反而会失去你所苛求的事物。

就比如现在的墨羽,他越不放心,越渴求最大限度的放心,就越会忽视自己这该行为的核心主旨,搞错大方向。

......

接下来的时间里,墨羽成天关自己紧闭,不是在研究塑身法就是在研究塑身法的路上。

有着弗雷德、尤古希拉和阿诺德的后勤保障,哪怕塑身法所需要的材料珍贵,他也不会缺。

在长达近两个月的尝试里,墨羽对于塑身法的整个流程也是越来越熟练,几乎可以说的上是信手捏来。

可困惑着他的问题却任然没有得到任何解决办法。

每每到最后一步,新个体还是会受到魂灵来源生前的本性影响。

关于这一点,墨羽想了很多办法来解决。

比如在已经进行过‘净灵’的基础上再度‘净灵’优化一次,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

这个办法是有可行性的,但也有很大的弊端。

随着‘净灵’的次数增加,虽然剔除掉了来源魂灵生前的本性,使得融合进新躯体的魂灵受到来源魂灵身前本性影响大幅度降低。

但同时,由于‘净灵’的次数增加,磨灭了太多来源魂灵的灵性,导致最终成品个体失去了灵性,成了没有一点灵智的木头人。

有得必有失。

可这损失也太大了,完全超出了墨羽的接受范围。

时间一晃,半年过去。

这半年时间,墨羽尝试过了自己所能想出来的所有方法,可都无法排除掉最后出现的那个影响问题。

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令得墨羽的脾性开始变得暴躁起来。

而眼下的一次失败,更是让他压抑的戾气爆发了,怒发冲冠,没有任何言语,浑身上下散发着生人勿进的恐怖气息,位于一旁的弗雷德连忙低下头。

突然,墨羽平静的发问道:“弗雷德卿,汝以旁观者的视角来解读解读看,吾到底是哪一步出错了,为何迟迟不得法门?”

“属下眼界有限,恐是无法给予陛下好的建议。”

“但说无妨。”

墨羽淡淡开口。

眼界有限?

骗鬼的话罢了,不过是为了抬高他贬低自己的话而已。

弗雷德在他身边观了半年之久,这么长的时间,只做这么一件事,哪怕是头猪都应该能看出个一二了,更何况是个人。

另外,常言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以弗雷德旁观者的视角还真的比他这个当局者视角要通透的多。

当然,凡事没绝对,不过多听取听取旁人的观点也是很有必要的。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