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迷糊

朱元璋阵营

昨日,对朱元璋来说,虽是双喜临门,不过此场战争尚未结束。

汉军势力仍强,虽然六十万大军是浮夸数目,已被刘基折半估算,而沿途战死的、逃走的不少,但预估尚仍有十几万的舟师大军。

而朱元璋这边,也好不到哪里,号称统率二十万舟师前来救援洪都,展开两阵营的大对决,其实也是浮夸的数目。

要留在建康,留在前线严州、诸全等,防范张士诚的军队也要约十万,真正有船可搭、可开拔过来的,也就十来万人。

而此战惨烈无比,光是在最先的两天,便阵亡了数万人,而沿途虽然避大打小、死缠烂打,其实也就是边打边逃,也死了几万人。

更是在最后的湖口,不得已展开了拦阻大战,又死了万余人,实际死伤的比率,与汉军相差也不远。

不过,午后汉军陈荣带枪投靠,朱元璋一转眼多了五万多人,对整体势力,又是大补一番。最重要的是,鄱阳湖整个战事,可算结束,湖内只剩下纳降,以及后勤整备事宜。

………

至于在大江上,张必先聚集的汉军,虽然又有些舟师前来会合,但仍不及十万人。张必先原本仍想停留在江上,与朱元璋军再度决战。

不过,枢密院副使提议,陛下「阵亡」,太子也被俘,最终又投降了数万人,汉军整个的军心已不稳定;若作战时,又遇上原汉军投降的降兵,战还是不战?

张必先听后,犹豫一阵,确实目前军心不稳,实不宜再进行大规模作战,如同龙湾大战当下,陈友谅弒主,原徐寿辉的旧部,并未信服一般,以致龙湾大败。

目前陛下驾崩、太子被俘,应该先安内后,再攘外才是。

经过仔细考虑,与众将领商议后,便率大江上的舟师,返回武昌,先立新君,整备军队后,再进一步作为。

………

夜里

朱元璋聚集众将领们,在主舰上举行小庆功宴。

此次,朱元璋已不用再「心战喊话」,心情甚是愉悦!

而众将领们则是庆幸自己「还活着」,还能撑到现今。

都已是搞不清楚,倒底是自己真的「作战勇猛」?还是「上天眷顾」?没有战死!

但是,这场鄱阳湖大战,最终获得胜利,必定免不了封赏,也都面露喜色。

朱元璋道:「此战,多亏众将们,率军奋勇作战,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都是诸位的功劳,元璋定当信守诺言,等大军班师回到建康后,必会论功行赏。」

干杯!干杯!干杯!

常遇春道:「主公,根据斥候回报,大江上的汉军已逃回武昌,何不趁胜追击?」

对于此事,朱元璋下午已与刘基商议过,自七月六日誓师出兵,至今已快两个月。

双方更是艰苦鏖战一个多月,已是兵疲力竭,且后勤增援也有问题。

况且,投降的汉军,与我方残余的军力相当,整个军势浮夸、虚胖。

不论是军心、军力,都有待整顿、统合,实在不宜马上又进行大规模作战。

便道:「伪汉朝的伪帝陈友谅已殁,其正统继承者又落入我军,汉军已是强弩之末,伪汉朝已形同败亡。」

「所谓穷寇莫追,且我军降兵、后勤等,都还要处理,等整备完备后,再前往武昌,歼灭残余势力。」

众将领们其实也硬撑了许久,好不容易战事告一段落。

听到朱元璋暂时不再追击,看起来短期内真的不用再打仗,心情都放松了下来了。

于是,廖永忠、俞通海等高阶将领,带着众人,趁势向朱元璋敬酒。

道:「主公多次身先士卒,与大家生死与共,属下们敬佩万分!」

「所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大伙儿此次,正是托主公的齐天洪福啊!」

众人也都一起起哄,举杯敬酒、干杯!

更有将领们纷纷向前到主桌,向朱元璋敬酒、干杯,场面也热闹起来。

常遇春看着大家敬酒告一段落后,对着朱元璋道:

「嘿!这次我们真正是托主公洪福,我军收纳了不少降兵、船舰,尤其是那不知死活的陈友谅,所留战利品更是丰厚啊!」

朱元璋已有些酒意,但一听常遇春所言,知道指的是「阇氏」,这天还忙着处理军务,尚未去处理,但带来时看过一眼,便有些意乱神迷。

便道:「这次作战,多亏了遇春啊!这战利品好啊!这战利品好啊!我必定有大赏!必有大封赏!」

常遇春反道:「属下为主公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冒死犯难,也不是要什么赏赐,但总得要让属下,有点冲劲,愿意去尽心尽力啊!」

朱元璋虽然有了酒意,但还是听得出来,我们常大将军要的是不一样的赏赐。

便道:「遇春啊!你的战功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你说,你要什么赏赐?」

常遇春道:「嘿!主公这样说,就让属下要挖坑躲了,属下只是想,若能有个动力,那属下就更有冲劲,更愿意为主公效劳,为主公卖命了。」

朱元璋带着酒意,道:「好!你说,你要什么动力?」

常遇春道:「属下追随了主公这么多年,知道要能适时地成人之美。」

又道:「属下有个女儿,与主公的大儿子同年,小了几个月,若是主公也能够成人之美,与主公结成亲家,我常遇春必定为主公卖命,绝对效忠主公,至死不渝。」

朱元璋听了,只不过要结成亲家,这有什么难的,指腹为婚都可以了,何况也都知道男的、女的,便道:「这有什么问题,我们结成亲家不是更好吗!」

常遇春趁势又道:「与主公成为亲家,我常遇春对主公绝对效忠,至死不渝!」

朱元璋道:「好!好!就凭你这句至死不渝,也要跟你结亲家。」

常遇春道:「多谢主公,那就说定了,我那大闺女儿,就许配给主公的长子。」

朱元璋带着些醉意地道:「好!就这么说定了。」

众将领们在旁,听了也一起起哄!

大呼「好啊!」「大喜事!」

「主公的大喜事!」

「恭喜常参政!」

「恭喜大将军!」…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