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章就是要这么自信

程瑞还算是很有诚意了,给的价格也十分合适,还给了一千万的保底。

其实单纯就网络大电影而言,一千万的纯收入,绝对属于顶尖的水平了。网络大电影分账能有两三千万都是大赚了。

更何况,夏泉的新片程瑞知道投资了多少钱,总共也就两百万,一下子给一千万的保底,绝对算是诚意十足了。

程瑞问道:“小夏,酒香也怕巷子深。这电影后续要怎么宣传?你可要想想好点子!光靠咱们网站宣传,力度肯定不够的。”

夏泉笑道:“就网上现在的热度,啥宣传也只是锦上添花。现在最要紧的是保持热度,到上映的时候热度还在!”

“我知道要保持热度,可问题是怎么保持?”程瑞强调道。

夏泉想了想,说道:“这个简单,你就在视频首页上挂着,来个倒计时,时间就定在六一上映,我算了下刚好十五天整。这就是告诉网友们,我们是来真格的,让他们天天惦记着。”

程瑞脸色变了变,然后提醒道:“小夏,我可提醒你,现在大家伙都知道你的电影刚拍,这要是十五天后没搞出来,不但你的名声有损,咱们b站也跟着吃瓜落啊!”

夏泉笑道:“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就是狂,不狂怎么调动观众的观看欲?要不是怕吓到你,我还想说十天后呢!”

程瑞赶紧说道:“就十五天,十天我真受不了了。”

程瑞与夏泉签订了合同,又讨论了一些具体细节后,回到酒店就通知下去,让网站全力宣传。

与此同时,b站v博的官方账号,发了一条消息。

“由夏泉担任制片人,编辑,监制,由卢志华担任导演,武岩担任主演的科幻电影《这个男人来自蓝星》,已经正式与b站签约,b站将在六一儿童节当天独家播放,敬请期待!”

“友情提醒,我们家程总已经看过剧本,实地看过拍摄现场,故事很棒,演员演技更是扎实,真正的科幻题材。但是绝不是你们想象中的那种科幻!”

“总之这绝对是一部颠覆你对科幻片认知的科幻片!”

在地球上,《这个男人来自蓝星》也的确被很多人称作是一篇,颠覆对科幻片定义的科幻片。

这片子就完全是靠着巧妙的构思,一个金点子而吸引人的。

与此同时,这条v博下面,b站还放了一张海报。夏泉亲自设计,与原电影海报几乎一模一样。

一个男人站在蓝星上,后面是茫茫宇宙,背后有一道发光的门,看上去神秘得很。

站官方号,还直接给出了倒计时。

“距离那个来自蓝星的男人到来还剩十五天!”

在b站上,同样全站推广,海报上大大的倒计时十分的醒目。

《这个男人来自蓝星》这部电影,因为昨天的采访,热度本来就奇高无比。

然而大部分人都不看好这部片子,没想到b站竟然就这么急不可耐地买了下来,这不脑袋有病吗?

“我去,b站这么有钱吗?这种很可能扑街的电影也买啊?敢情是夏泉弄得就能赚钱?看样子我给b站充值的大会员还是多了,我决定了,今后全白嫖!”

“程叔叔还是人太有钱了,我也决定今后不充值大会员了!”

“说归说,闹归闹,程叔叔赚钱还是有一手的,他不会做亏本的买卖!”

“还颠覆对科幻片的认知,一部两百万拍摄的科幻片,我看你怎么颠覆?”

“十五天后就上映,只能说很大胆,很强大!”

不出意外的话,《这个男人来自蓝星》要在六一上映,直接强势登上了热搜第一。

即便这电影是夏泉写的,他监制的,可依然挡不住很多人不看好。

此时娱乐圈与网上都炸锅了。

当然,最开心的就属李奕辰与伊凡两个人了,他们就等着夏泉栽个大跟头。他们坚信,这次

夏泉肯定要翻车。

长海娱乐,潘长海也全程关注了这件事。

本来夏泉拍摄《我们的先辈们》与他的《抗倭神侠》是对头,两家就较着劲。可他竟然还有闲工夫投资电影,更是可笑地投资科幻片。

“呵呵,科幻片?他有这个能力拍摄吗?炎黄根本没有科幻土壤,也拍不出什么好科幻片。夏泉还真是觉得自己出了点小名,就敢玩科幻?”

“他以为自己是谁?炎黄现在那么多影视公司,那么多资金流入影视圈,都没人敢拍科幻片,真以为全天下就他一个人聪明?看着吧,这片子必扑街!”

潘长海这类人算是一个典型代表,他们自己就不相信,他们能拍出好的科幻片。

这情况在地球上的华夏差不多。一些老一代的导演,他们根本不敢尝试这种投资大,风险大的片子。

他们只喜欢拍一些伤痕文学,展现华夏落后的一

面。要么就是拍一些夹带点东西的主旋律。

诚然,一个国家需要发现缺点,并大胆讲出来,从而鞭策整个国家变得更好。可同样需要展示好的一面,展示对未来的美好愿望。

尤其是科幻片,为何不同于其他类型片,总是被人津津乐道?因为科幻片属于未来,也更容易传播,被外面的人接受。

看看漂亮国的电影,传播的最火的就是科幻片,或者披着科幻的超英片。

传统文化门槛太高,传播起来就很难。科幻片就是个很好的平台,炎黄需要借用科幻平台,讲出自己的故事,借着科幻传播文化。

科幻是一个引子,先把人吸引到你身上来,对方才会耐心地去看你的传统文化。

在地球的华夏,最让人痛心的是,好不容易拍出了《流浪地球》这种现象级的科幻片。

可有些人是怎么抹黑的?说导演就是吃了华夏“第一部科幻大片”的福利,才能如此成功的。

这就很搞笑了。既然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容易成功,为何那些大导演,大公司不去做?

说到底还是不自信,能力不足。人家郭帆一个小导演,第一步投资还不够,可能他唯一的优势,就是对科幻的热爱,对国家科技发展的自信,才促成了这部片子。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