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栈道难行

“萧郎真乃棋痴,棋登逸品,还要千里迢迢赶往北朝观摩智者对弈。我谢某就不一样了,虽在仕途,却寄情山水,此次和沈兄陪同萧郎前来,除了想一睹大智者辩**道风采之,对道教天宫‘玄空阁’景观尤为感兴趣。”

“可惜今年八月初一始,魏朝全国戒严,我们费了很多周折才至此,已经耽误时日了。明日凌晨出关,只盼早些到现场赶上棋局。”那相貌奇特的人说。

郑植低声对我说:“这两位了不得,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萧郎’指的是兰陵萧氏的萧衍,此人博学多才,琴、棋、书、画无不知晓,阴阳、续侯、卜筮、占决样样精通,弓马骑射、拳脚器械般般娴熟。还有一位‘小谢’就是出身陈郡谢氏、世代高门甲族的谢朓,文名卓著,诗作冠绝天下。他与前人谢灵运同族,并称‘大、小谢’!如果猜的不错,还有一位‘沈兄’就是沈约。他们三人同列‘竟陵八友’----‘竟陵八友’声名直追汉末‘建安七子’以及魏晋‘竹林七贤’,乃当世名士之首!”

“当世名士之首,冒着生命危险深入敌国就为了围观别人下棋?”我正这么想着。

就听巨石下边的草丛里脚步声响,阿三双蒙朝这边走来,他是替换郑植守夜的。

对方俩人看到这边动静,停止交谈。

“时候不早了,萧郎还是早些歇息吧!”谢眺说。

萧衍点点头,“明日一早就叩关!”

两人都返身回自己帐篷。

我和郑植从巨石上跃下。双蒙说:“阿大、阿二,你们去睡吧!”

我对他说:“你还好吧?”

双蒙一愣,“我?很好呀!”

“那小六去服侍皇后,我也放心了。”我说。

第二日晨曦初现,各人醒来,麻利地收拾行装。看那些萧齐人也悄无声息地拆掉帐篷,打好包裹,驮在马背上。

随后两支人马汇聚在关隘前,等着开关门。五更三点,城墙上敲响晨钟,接着有将官传令开启关门。城关大开,守关将士要验明出关人员身份。

那些萧齐人尽管出示了通关文牒,也被拦住一个个细细盘查。

那些萧齐人显得有些紧张。萧衍牵着马,问守城的校尉,“我出入关内外无数次,都是见通关文牒就可放行的,怎么现在变得这么严格了?”

等出了铁关,路旁两山对峙,中间山路险恶,大家骑在马背上都小心翼翼的,唯恐一不留神马失前蹄,弄个人仰马翻。王宝孙干脆下马,只让寻香一人骑在马上,自己在前牵马。

“释道儒三教纷争由来已久,尤其是佛道争为国教,两相倾轧。自汉朝天竺神僧摄摩腾尊者与中原诸道士首次辩**道,佛道之争就不曾停歇。每隔若干年,两教只要有一方诞生了大宗师或大智者,就会向对方挑战。双方约定名山大川相聚,然后各据经典激烈辩驳,甚至施展神通,斗法决胜。此次,魏朝沙门统慧深神僧、我朝宝志禅师、南天师道二位天师这些具大神通的宗师都有参与,中原大儒也不甘寂寞,可以说是智者云集。”

“此次论难辩道别开生面不以言辞或法术取胜,而是采取手谈博弈的形式,方寸之间、纵横捭阖,以无言喻大道。是以此次千里迢迢跋山涉水,是值得的。”

王宝孙说:“阿大,当年我们几个跟着你流落街头衣不蔽体食不果腹,遭受饥饿、病痛、寒冷诸般苦处。等到你带我们杀人求存,又终日与血腥杀戮为伍。那时候,我好害怕,每次都从恶梦中惊醒。梦里看到杀人和被人杀,醒来后继续又是杀人和防止被反杀。于是,我发誓有机会一定得摆脱这种担惊受怕的日子,不要再做躲在暗处的刺客。以我乞活儿的本事也能出将入相,享受富贵。你看阿三,他现在就很威风啊。”

我看了双蒙和单良一眼,叹气说:“小六,我明白你的想法。我也是想为大家争一个好的前途,不要再做什么杀手刺客……”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