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大局

曹师稷来到启祥宫后殿暖阁外时,他才发现这里早已站满了等待觐见的大臣,不但几位阁臣在此,连刑部大司马也在。

站在这里,赫然只有他一个青袍官员。

宦官道:“陛下正在与元辅单独奏对,曹大人还请在此地稍后。”

曹师稷本想口称不敢,但想到如此多重臣看着,便不想表现的对宦官客气,便闭了嘴,只微微点头,算是心安理得受了对方的恭敬。

宦官走后,曹师稷便对诸位重臣见礼。

诸位重臣似乎心里有事,也可能压根不在乎这么个小小青袍官,反倒是刑部尚书苏茂相认得曹师稷是自己衙门的人,问道:“你也要见陛下?”

苏茂相说话时微微皱眉,语气似乎听着像是“你也配见陛下?”的质疑。

曹师稷却不坑不卑:“是陛下召见微臣。”

苏茂相冷哼一声,回头正坐不想再理会曹师稷,但很快,他又反应过来一般盯着曹师稷。

“陛下怎么会见你?你奏疏中写了什么东西?”

苏茂相的话引来其他重臣侧目,重臣目光不约而同也盯向了曹师稷。

曹师稷道:“今日上奏,还能是何事?”

苏茂相深深看了眼这个在衙门素来不合群的曹师稷,如今事多,自己待会还要奏对,也懒得管他。

曹师稷见大司马没有再言语,便只身到了旁边角落候着。

而在殿内。

张先静静看着首辅黄立极,此时的黄立极一脸正气,正极力的抨击着魏忠贤罪状。

“贡生所奏十大罪乃有实有虚,但魏阉确是罪无可赦,罗织皇亲,几危中官。广招无籍,兴建内操乃实也……而今陛下一扫乾坤,拨乱反正乃苍生之福,然魏阉期间,把持朝柄,阻断圣听,诸多臣公被隔绝内外……”

黄立极开始甩锅,只是甩着甩着,发现皇上根本不搭话,他越发恐慌,却又不敢停下来,只滔滔不绝。

到最后,黄立极感觉自己站立都不安,渐渐没了声响。

“说完了?那看看这叠奏疏,都是弹劾你的。”

张先将一叠奏疏丢到了黄立极面前。

黄立极赶忙去看,只看两眼,便觉得血压升高。

“陛下!此乃诬陷!杨力贤此人为邀直名恶意攻讦!他与臣多有龌蹉,昔年我曾买下过他的房产,他却反悔,素有旧隙。”黄立极愤慨道。

“那其他人呢?”

“这张璋王蔷周立齐,在臣家乡中,与臣也有间隙……”

“陈奇昔年,曾发生过龌蹉,他与臣轿子相遇,互不相让……”

看着黄立极似乎绞尽脑汁的为弹劾者编出理由,张先都忍不住戏谑的看着他道:“这么说,弹劾你的,都是有旧隙?”

“陛下明鉴!”黄立极拱手行礼。

张先没有说话。

场面一时安静。

黄立极只觉得自己已经发汗,而恰此时,他余光中发觉锦衣卫刘侨忽要拿出像是账本的东西,而那账本外皮像是似曾相识,好似在魏忠贤那看过。

黄立极只觉得脑袋“嗡”一声似要炸开,只当是魏忠贤供出他来,而皇上又要处置他。

“陛下!”早知要走这一遭的黄立极当即跪地,抢在刘侨说话时,颤颤巍巍从怀里掏出早已经写好的辞呈。

“臣……臣乞骸骨,臣久病在身,日渐乏力,已经不堪大任……”

张先示意刘侨将黄立极的辞呈收上来。

“准了。”

听到只有这两个字,并没有正常阁臣退休的拉锯和荣封赏赐,黄立极心绪复杂,心头惆怅苦涩,却仍旧不知道自己有没有逃过一劫,唯有语气低沉谢恩:“臣谢主隆恩。”

黄立极退出殿后,张先则继续面见下一位。

而曹师稷足足等到了夜幕降临,饥肠辘辘,目送着诸多重臣面圣后或表情沮丧或表情庆幸的离开后,曹师稷不由得也心生忐忑起来。

直到宦官喊他名字,曹师稷这才精神一震,亦步亦趋的步入殿内。

他在等待期间,腹中早已经备好万字奏词。

思量着无论如何也要彻底倒魏,并且光明正大典刑,绝对不能让陛下如此稀里糊涂就了结此案,可在目睹重臣离开后的神情,又只身踏入殿中感受到的威严,顿时感觉压力倍增,准备好的腹词一下子都成了空。

这是他第一次单独面圣,这与他以往和同僚一起是完完全全不同的感受。

张先有些疲惫的看着进来的给事中。

他要见曹师稷的理由很简单,因为曹师稷是第一个将魏党列出名单的人,在其他人都只是单纯弹劾魏忠贤进行试探等待事情下一步的时候,他足足列了近一百个魏党名单。

看着曹师稷行礼,张先便让他起来。

“起来吧,知道朕为什么要见你吗?”

“臣愚钝。”

“过来,走过来说话。”张先示意曹师稷上前。

曹师稷迟疑了一下,走了两步。

“近些,直接来桌前。”张先说道。

曹师稷这才缓步来到桌前,却不敢抬头,低着头,眼观鼻,鼻观心。

张先看着他,露出老领导的慈笑。

“不要紧张,我记得你是万历四十四年丙辰科殿试金榜进士?”

“是,蒙皇恩浩荡,赐了微臣第三甲同进士。”曹师稷赶紧回道。

“家里安好?”

张先拉家常般的话语,让曹师稷情绪有所缓解,虽然不知道皇上到底什么意思,但是曹师稷还是一一作答。

聊了一番,家里几口人,父母身体怎么样这些家常话后,张先步入了正题。

他拿起了一封奏疏。

“这是翰林院侍读倪元璐上疏要求摧毁各地魏阉九千岁生祠,朕准了。”

“陛下圣明。”

“他还说了,要拨乱反正,奏疏陈言要伸冤洗耻,复东林才薮,朕深以为然,特拟万燝、周起元、周顺昌、周宗建、杨涟、黄尊素等人恢复名誉。”

曹师稷有些愕然,陛下竟如此快的平反昭雪魏党迫害的忠臣,怎么看都有些操之过急了吧?!眼下魏阉案都还没审理结案!

没等曹师稷说话,张先又手指一旁奏疏。

“这些是阁老们以及重臣们致仕的奏疏,朕都准了。”

曹师稷再次惊愕起来,重臣们竟然都致仕,陛下还都批了?这是发生了什么?曹师稷还以为自己听错了,他弹劾名单中是有重臣,但是他也没有想过如此轻易如此迅速的被陛下处理啊。

张先悠悠一叹,忽而拿起了曹师稷这封奏疏。

“卿所奏,朕还是欣喜的,只是,名单还不够,也还不到时候,何况,你连半点实证都无,有什么用。”

曹师稷已经被张先事先抛出来的信息量给轰懵了,根本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这陛下到底是想做什么?

名单不够,是要举大案?可是,为何又一下子扫清重臣,又让北镇府司审魏阉?又如此急切平反迫害忠臣?

这顺序怎么看怎么诡异!

“臣……微臣……”曹师稷觉得自己脑子不够用了,想要赶紧组织语言。

但是张先根本不给他说话的机会,只手一指:“这是户部递上来的奏疏,国库岁入不过三百万,支出却五百万,辽东战事紧,国内天灾不断,国事艰难啊。”

曹师稷张了张嘴,却根本不知道说什么,这是他一个小小给事中知道的事情吗?这是陛下和自己一个给事中说的事情吗!

张先看着曹师稷:“知道朕为什么和你说这些吗!”

“微微微……微臣……”曹师稷脑子混乱,张嘴结巴起来。

“正是欲借卿一腔热血,为国分忧。”

“为君为国,微臣愿肝脑涂地!”曹师稷也不知道陛下要自己做什么,只听这句,便直接跪地行礼。

“卿之忠勇,奏疏可见,令朕想起一人,恰似海刚锋,正要借卿这股劲头披荆斩棘!”

曹师稷被这一记圣上马屁激的浑身一抖,脑袋叩地:“陛下过誉!”

“眼下国事艰难,入不敷出,四处战火,天灾肆虐,正是危难之际,朕不愿意起大案,使朝廷使天下都因此事牵扯精力,从而荒废国事。”

接着,张先便把自己的想法缓缓说出来,他的想法也很简单,推能臣上位,再废物利用一样,借着一部分魏党人头扫除阻碍进行政策推行。

当然有些话也没有必要和曹师稷说的清楚,只轻轻一点,随后便封了曹师稷作为都察院御史,还御赐了密奏银章。

“魏党的名单要细致,你这名单太过粗略,刘侨,你跟着一起弄,名单出来,你来核证!”

旁边刘侨赶忙应答。

曹师稷茫茫然也赶紧应下。

将愣头青般的曹师稷送走后,张先这才伸了伸懒腰,旁边的王承恩赶紧奉上茶水。

“刘侨,这些致仕归乡的人也都要盯紧了。”张先主要还是担心财产转移,这些个重臣,全是地方大鳄,没一条是瘦的。

刘侨自是领命。

“魏忠贤的案子怎么样了?”

刘侨回道:“还在审理……初步审理,以及现有抄出白银一百八十万两,各色珍珠宝器三十九箱……”

刘侨奉上奏疏。

张先看了眼,首恶魏忠贤竟只抄出三十万两,开玩笑一样!要知道同等权倾朝野的太监刘瑾可是抄出千万之财!

“继续查!”张先十分不满。

“是。”

张先摆弄了一下御桌上的奏疏后,直接对王承恩说道:“批红吧。”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