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 新的技术

第578章新的技术

走进船厂后,见所有工匠都懒懒散散的站在一旁,郑见干咳一声,然后拍了拍手,将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过来后,郑见才道:“各位,这位是扬州刺史卢大人,而这位年轻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太原郡公萧郡公。”

萧郡公?

众工匠一愣,然后满脸惊讶的看着萧煜。

这么多年来,萧煜的名声已经传遍了整个大唐,短短几年时间,就被封为太原郡公,位列二品,高居朝堂,可以说是一个大名人了。

工匠们虽然没有见过他的样子,却是听过他的名声,如今见活生生的萧煜站在他们面前,都有些激动。

这可是传奇的大人物啊,等回去之后,一定要和亲戚朋友们吹嘘一番,他们见到了传说中的萧煜!

“萧郡公,下官为你叫几个老工匠过来,他们造了一辈子船,经验丰富,有他们在的话,应该能造出你想要的船。”

郑见说着,便叫来几个约莫五十岁的老人。

几个老人一听萧煜要造什么船时,顿时张大了嘴巴,久久说不出话来。

他们是土生土长的扬州人,从祖辈开始便进入造船行业,到他们这已经有三四代了,可以说在这方面拥有绝对的话语权。

然而以他们的见识,对这么庞大的船只却也是闻所未闻,这已经不能被称之为船了,这简直就是一座小型的海上宫殿嘛!

“大人,请恕小人直言,如此规模的船只,就算造出来,那又靠什么动力来航行呢?”一个老工匠问道。

“动力方面嘛,就不用你们担心,既然我让你们造,既然就有办法让它动起来。”萧煜道。

老工匠摇摇头,道:“大人,造这种规模的船只,所耗费的心血和精力是巨大的,如果它不能航运,那造出来又何意义?”

“行吧,你们可曾听过多桅帆装置?”萧煜道。

所有工匠都是面露迷茫之色,就连郑见找来的老工匠也是面面相觑,显然没听过这什么“多桅帆装置”。

“大人,什么是多桅帆装置?”有人问道。

“这是一种造船技术,可以为船只提供动力,不过具体的图纸太多,我没办法带在身上,等改日我再拿来给你们看看。”萧煜道。

“如果大人真有办法让这船只动起来,那小人就敢保证绝对能将这船造出来!”一个老工匠说道。

“好!”

萧煜说着,而后转头对卢晟说道:“卢大人,麻烦你派人去一趟折冲上府的营地,本公在那里放了三个箱子,烦请将这三个箱子抬过来。”

“好。”

卢晟点点头,然后就吩咐着身旁的侍卫去取。

过了一个时辰,几个侍卫才满头大汗的回来,而他们手中,还抬着三个大箱子。

“来,将箱子打开吧,这里面就是船只的具体制造图纸,还有如何让它动起来,里面也有讲。”萧煜道。

几个侍卫将箱子放在众人面前,然后一个个打开来。

早就按耐不住的工匠立刻上前,开始翻开起来。

“你们可得小心点,这图纸可是本公花了很大力气才找来的,独此一份,坏了可就没了。”萧煜道。

这图纸应该是元朝的时候画的,到李文忠所在的明朝,差不多有上百年的历史,如果这图纸被弄坏了,那海上丝绸之路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因为以目前大唐的船去海上航运,损失实在是太大了,十艘船最后能回来三四艘就已经是谢天谢地了。

之前向萧煜提出问题的老工匠满脸好奇的拿起一卷图纸,仅仅是看了一眼,他便瞪大了眼睛。

萧煜眼尖的瞥了一眼,他运气不错,拿的正是关于多桅帆装置的制作方法以及作用。

这多桅帆装置是宋朝时期发明的一种技术,大樯高十丈,头樯高八丈,风正则张布帆五十幅。

稍偏则用利篷左右翼张,以便风势,大樯之巅,更加小帆十幅,谓之“野狐帆”风息则用之。

这种复式桅帆技术,能够利用不同方向吹来的风:“风有八面,唯当头不可行”,其他方向的风都可以用来驱动船只前行。

可能很多人觉得只能靠风为动力,万一没风了咋办?

这不是开玩笑吗,萧煜所造的船只可不是在河面上行驶。

如果是河面,没风还说的过去,但是在海面上,还怕没有风吗,到那时候恐怕只会嫌风太大了吧?

而且,如果实在没风,还可以通过船桨、舵橹、船蒿等形式,以人力进行驱动。

反正只要船造出来,就不怕走不动。

“这船设计真是太精妙了…”一个工匠啧啧称奇道。

“可眠桅?竟然还可以收缩?”又一个工匠惊讶道。

所谓可眠桅,即桅杆底座装有转轴,可以随时将桅杆竖起或放倒,这个技术同样也是宋朝时发明的。

据沈括《梦溪笔谈》的记载,国人还将可眠桅的技术传授给了高丽海商:“嘉祐中,苏州昆山县海上,有一船桅折,风飘抵岸。船中有三十余人,衣冠如唐人,系红鞓角带,短皂布衫。见人皆恸哭,语方不可晓。试令书字,字亦不可读。行则相缀如雁行。”

说的就是他们是高丽屯罗岛人,在航海时因大风吹折桅杆,随洋流漂到昆山海岸。

昆山知县韩正彦“召其人,犒以酒食”,又“使人为其治桅,桅旧植船木上,不可动,工人为之造转轴,教其起倒之法。其人又喜,復捧首而冁”。

“咦?这船舵也是闻所未闻啊…”老工匠眼睛一亮,然后便开始看着船舵的介绍,“升降舵与平衡舵…平衡舵指将舵杆轴线略往舵叶中间靠拢,减小转舵力矩,操作起来更省力。”

“升降舵则指舵叶上装有舵链,可根据吃水线深浅来确定舵位高低,水浅将船舵拉高,水深将舵降下,在船舵正上方的船尾,设有舵楼,是舵工操作船舵的工作室。”

所有工匠都围凑过来,然后小心翼翼的拿起图纸开始观摩。

每个人脸上都露出震惊之色,他们都自诩经验丰富,然而现在看到这份造船图纸时,才发现他们以前有多么的坐井观天。

如果将图纸上的技术全部造出来,那对于以后大唐的造船业来说,可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啊!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