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094

从叶赫部落回来, 努尔哈赤便亲自参与练兵,早出晚归是家常便饭的事,甚至有时候要更忙。

想必是他同叶赫做了共同谋划, 借着哈达各贝勒之间的互相攻杀,坐等分散, 最后一举打压。

夏节一晃而过, 田里的玉米涨势颇丰,金灿灿地昂首挺胸,只等着进入九月底十月初就能收割。

农家田地里的秋豆角、秋黄瓜也挂满了枝头, 用来烧板栗或是炒鸡蛋也都是一绝。

更值得一提的是,山上的山枣和山楂红彤彤的,似乎在召唤着人们快来享受它的……酸甜。

加了枸杞进去,三种红果子一起给努尔哈赤泡酒, 再来一部分做酸枣糕,以及准备中秋时节的枣泥月饼。

佟子衿咬了一口刚出锅的酸枣糕,实不相瞒糖放得还是不够多,不过她还是打了个包, 发给了群里的大佬品尝。顺便问出了关于油田开采的信息。

宣统:盘锦有油田,在我挂掉的那年开始进行的开发

康熙:盘锦在哪儿?没听说过

乾隆:附议

宣统:锦州以东, 辽阳以西, 挨着渤海湾

顺治:阿弥陀佛,那里的边堡和烽火台在崇祯年间被炸毁, 百姓俗称窟窿台

咸丰:这名不好听, 朕给改成了兴隆台

佟子衿:emmm现在还没到崇祯年间qula.org 苹果小说网

被大佬们这么一提, 她大概知道辽河油田的位置了,盘锦大米,盘锦河蟹, 如今还能再多个盘锦油田。

只不过现在的油田尚未勘探开采,最关键的是,这片土地如今还在朝廷的管辖范围之内。

西面有宁锦防线、大凌河堡,南面是辽阔的渤海湾,想要悄无声息得到这里的石油,怕是无这个可能性。

她拿着地图看了半天,忽的叹了口气,有一种白费力气的感觉。

谁料不过一个月的时间过去,农田的百姓开始劈玉米收秋的时候,努尔哈赤竟然开采出了石油。

“在哪里开采的?”佟子衿突然生了几分憋屈感。

努尔哈赤大掌摸了摸她的头,连眼角都含着喜庆的笑意:“魏先生说新民有,何和礼就带人找了十几天。”

新民在抚顺以北,就在建

州城附近的一亩三分地。害,是她舍近求远了。

不管何和礼是如何找到,魏朝如何帮忙开采,只要问题解决了,她就不算白忙活。

反正距离努尔哈赤建立政权,起兵朝廷的日子,也不算太远了,辽河的油田就先预备着,那是要留给子孙万代的。

佟子衿笑笑不说话,回过头去摸他光秃秃的脑门,大炼钢铁、开金银矿、开采石油……这些都是工业发展的第一步。

也亏得是他兄弟多,才会不缺人帮忙,否则非得忙得团团转,莫说朝朝暮暮在眼前,他们夫妻八成得十天半个月才能见一面。

有一种她穿到了种田文,而男主在搞基建的既视感。

“我让后厨包些饺子,给大伙尝尝。”玉米粒磨成粉,掺上白面揉成团,再包几种不同馅料的饺子送过去。

总比成日里吃干巴巴的胡饼,要强得多。

一来看看她这田没白种,二来也是帮着她家男人施恩,跟着他不吃亏,甚至还能有肉吃!

“都交给你看着办。”许是累得紧了,这些日子两个人都没什么夜里头的生活,几乎都是盖着棉被纯聊天,一不小心就睡了过去。

佟子衿往他怀里滚了滚,只要不打呼,大家都是好朋友。

这天的饺子是全幼儿园小朋友的功劳,小蝶、孟古,加上她和小婵都跟着一块动手。

哪怕丑了点,也是有意义的。

一方面是寓教于乐,锻炼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是学会感恩,毕竟将士在外保护一方安宁,孩子们总要常怀敬意。

——但是她发现,每个孩子都是干活的一把好手,除了自己家的两只崽。

褚英的小手总是包不全馅儿,这貌似不能怪他,但是东果呢,人虽然有姐姐的样子,她包出来的饺子实在是难以入眼。

猴子不咬人——架势难看。

“你包的这些,你都自己吃了吧?”佟子衿是亲妈,架不住是真的嫌弃。

虽然她闺女现在是格格,以后是公主,根本没必要自己做饭。

东果抿唇不语,半天才道:“给阿玛吃啊,他不嫌弃我的。”额娘是后的没关系,阿玛是亲的就好了。

佟子衿眉头

微皱:“他是嫌弃这饺子,不是嫌弃你。”

总要说些真话给孩子听,免得他们长大以后,接受不了任何的打击。

东果:“……”打击算不得很大,但就是伤自尊啊!

“那弟弟的呢?”

“我的自己吃掉!”反观褚英就很有自知之明。

满满几个大食盒,荤素的都有,更格外准备了不少咸蒜和醋,一口饺子一口蒜的快乐,终于在穿越后的东北黑土地上感受到了。

很难想象,佟子衿已经在辽东过了近三十年,比她在现代生活的时间都长。

“夫人,都送过去了。”小婵回来复命,脸上莫名多了几分娇俏的红晕感。

再看她前些日子缝的帕子送了出去,身上带的配饰也逐渐多了起来,至少项链和手链,都是她从来没见过的。

“亲自送过去的?”佟子衿挑挑眉梢,想问问进展如何,是不是好事将近。

小婵垂眸含着羞,嘴角却弯弯的,显然是承了额亦都的情。

脚趾头想想也知道,这肯定不是直男的魅力,而是拜师学了艺!

额亦都长得也不差,说话办事都很踏实,唯独就是脑回路直了些,一路走到黑,撞了南墙也不回头的那种。

如今有人帮着扭转了这局面,努尔哈赤替他高兴,佟子衿也乐得看小婵拥有自己的幸福。

这就是亲上加亲的关系。

“你想何时办?”这必须要办得风风光光,不亚于舒尔哈齐当时的大场面!

小婵还有些扭捏,说话间忍不住用手抓着裙摆:“我还不想离了夫人呢,再伺候你两年我也愿意。”

此言一出还了得,佟子衿当即将手指戳上了她的脑门:“有好日子享福,作甚要伺候人呢!”

她这头又不缺人伺候,伊拉如今也能独当一面,正院里再填几个年轻的小丫头,气氛也会活跃得多。

比起她的舍不得,分明是好妹妹的幸福才更重要。

“那我也要再等等,等两个小少爷周岁了再说。”低垂的眼睫抖动着,小婵似打定了主意这般,她还有什么理由拦着呢。

反正也是额亦都急!

一连过了两个丰收年,在万历十五年的时候,

努尔哈赤终于带着一家人搬进了赫图阿拉城。

这里背靠长白山脉,地势起伏,同时四季分明,气候宜人。

这两年的日子里,舒尔哈齐和小蝶如愿生下了第一个儿子阿敏,额亦都也成功抱得美人归,一并成为城主麾下最受信任的将士。

这一年是关键的一年,于北京城里稳坐高位的神宗皇帝而言,却是极其普通的一年。

后世人称,这是明朝开始走向灭亡的转折。

而刚搬了新家的努尔哈赤,对此一无所知,他正忙着跟夫人一块装扮新家。

他们相当于在抚顺的边边建了一座“紫禁城”,规模小了些,噱头也没那么大,甚至比之后世还要简洁不少。

佟子衿理解,并且充满了惊讶,毕竟占地面积真的不小,光内城就足足有二十多万平方米,那叫300多亩地呢!

外城就更大了,地藏寺、点将台、校军场、铠甲制造厂等等,全都安排得明明白白。

甚至还特意建了一座驸马府,等着以后东果嫁人了住进去。

不愧是亲爹!

“东边种了一棵你喜欢的荔枝树,有温室大棚,也许能养活。北边有一汪温泉,索性修了个大池子。”

佟子衿睁眼,看到的就是温泉周边种了一圈小芹菜,眉眼一弯,忍不住笑出声来。

“你连这都记得!”她当初怀着东果的时候,特别想吃辣炒米粉,但是冬天哪有芹菜,还是佟养性从旁的有温泉的人家要了一把。

男人一向都是粗心的,何况这种小事情,连她自己都记不大清楚了,他居然还能当成要求一样,满足她,太令人惊讶了。

努尔哈赤憋着不乐,但是全身上下藏着的傲娇劲儿根本就是显露无疑。

“低头!”佟子衿拍拍他的侧腰,踮着脚尖照着脸颊,啵唧一口,清脆响亮。

四个孩子都生了,她也不至于佯装羞涩,想来也没有人敢在她家里说闲话儿。

努尔哈赤唇角微翘,手掌划过她腰间,顺势揉捏了两下:“再往前还有呢。”

他不介意,把香吻留到晚上。

“内城建这么大阵仗,李成梁那头不担心吗?”佟子衿声音轻了轻,如

同细细一条线。

无论是扩张势力,还是兴建宫殿,基本都逃不过总兵大人的法眼,难不成,他默许了?

“他没空呢,这两年土蛮屡次进攻,朝廷论功封他为宁远伯,功高震主……”

剩下的话没说完,佟子衿显然也能明白。

两个人手拉着手走过书院,刚好听见孩子们的读书声传来,夫子手持书籍,信步绕了课堂一圈,

有了火器和坦克,努尔哈赤这一代人完全能够在有生之年里统一华夏,甚至统一亚洲。

那么孩子们要学的,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

武力可以搞压迫,但不可能永远靠镇压称霸。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治国还是得靠儒家仁义礼智信那套理论。

难以想象这样的满清入关时,还会搞一次大屠杀。为什么要对汉人进行没必要的血洗,多民族当然要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以前没文化的时候他们可以随行自在,说不在意就不在意后人的指指点点,可现在汉文都学了三年多,礼义廉耻不能不懂。

尤其是这两年,建州城搬进来的汉人越来越多,幼儿园教女真人汉文的同时,也有扩招到市井,去教汉人学满语。

各民族一块住着,互相同化都在所难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也是理所应当的。

“洪太主读书读不过褚英,写大字又写不过代善,唯独一个吃,能和东果媲美。”

如今两个小崽崽已经两岁半多,读书写字也都早早开始,哪怕是风吹日晒都没闲着。

可以笨但是不能懒,佟子矜对待教育非常上心,比努尔哈赤教褚英骑射还要上心。

“女孩儿留了头,也还继续在学堂里跟着念书?”提出质疑的人倒不是坏,单纯觉得不方便。

毕竟男女有别,汉人说是七岁不再同席,女真人这头十岁就能成婚,怕是要更要区分开来。

不等佟子矜回答这些家长,孟古已经先冲了出来:“女子为何不能读书,难道就应该一辈子侍候夫君,伏低做小,失去自我么?“

她回过头看见佟子矜和努尔哈赤,点头笑了笑,又继续道,“读书通学问,明事理,男女都

是一样的,大家能做的事情太多太多,断没有你这样自己是女子,就要看轻女子的道理。”

她这番话说得佟子矜热泪盈眶,差点当场给她鼓掌表示支持。

虽然男女平等还有很远的路要走,可不前进就意味着后退。

如今的孟古,和她当初见到的小姑娘已经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仅仅两年时间,她成长了太多,令人惊喜。

一个人吸收了先进的知识,就不会在封建社会里将自己封闭起来,和那些心甘情愿成为男人附庸的菟丝花不同,她们都可以成为自强自立的人。

与性别无关,她们只是不想让别人来摆弄自己的命运。

这一点,孟古做得很好。

也是魏朝和佟子衿,在潜移默化中对她的影响。

为什么女人在一起一定要雌竞,难道就不能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吗?

只要有机会,大家都会活得绚烂而多彩!

被怼回去的夫人也没说什么,或许潜意识里她知道,孟古说得对,但是面上她又不肯承认自己输了。只不过是瞧见了城主和夫人,她稍微低一低头。

努尔哈赤扫了她一眼,不知道是爱新觉罗的哪个族亲,他意味深长地顿了顿,居然顺着孟古的话说了下去:“怎么能否定女子的作用呢,你吃的穿的,哪个不是女人的功劳?”

在佟子衿的带领下,百姓们种植的作物越来越高产,在其侧面引导下,蚕丝、棉花也都大力推广发展,饥寒交迫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可以说九成的建州女真都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吃水不忘挖井人,享受到这些成果的亲贵百姓,有什么资格说女子一句不好?

莫说佟子衿不开心,努尔哈赤听见这话也一样不觉得开心。

男子的地位不是靠着贬低女子而抬高的,如果当真做了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凭什么就要被无用的男子压上一头?

凭他多长了个物件儿么?

砍了便是!

“城主大人教训得是。”那学生家长抿了抿,垂眸不语。

她只是想将家里的大妻生的丫头带走,收拾个两三年的时间,就准备嫁人了。早晚都是泼出去的

水,何必多花自己家的银子供着她。即便是和城主府的格格交好,也没有能帮得上她的时候。

这搬到了赫图阿拉城来,他们家也没沾光住进宫殿里来。

啥忙都帮不上,养着有何用!

但是面对城主和夫人的威压,她可不敢直接说这话,奈何佟子衿看出来她的小心思。

“念了幼儿园,咱们就要对孩子们负责到底,你若是想嫁女,也得等到女孩儿十六岁,男孩儿十七岁以后。”霍神医的调查研究已经出了结果,真相明晃晃地写着,不宜成婚太早,也不宜近亲成婚。

只不过尚未来得及颁布法律法规,等贴在城门口的时候,稍微宣传一下,百姓们也都知道了。

改变妻妾制度很容易招来怨恨,毕竟愿做贵族妾,不做贫民妻的人不在少数,她先从成婚年龄改起,以事实证据来表明,晚婚晚育是有好处的。

小夫妻多无子,或是幼年夭子,像她和努尔哈赤这样的,十七八才成婚,六年三胎抱了四个娃,儿女双全还有一对双胞胎,全都平安健康地长大,说出去,谁不羡慕呢

女人脸上露出惊恐之意,匆匆行个礼,几乎是落荒而逃。

“不是亲额娘也是看着孩子长大的,家里不缺钱,还要钻进钱眼儿里,真不知道她怎么想的!”孟古气得一掐腰,她知道刚刚那位是谁的家属,但偏偏又插不了手。

家事说白了还是家事,还是得女孩子自己立起来,否则谁也解救不出她。

时代如此,女子更应该自立自强。

幼儿园已经算是难得的庇护所,她发觉自己说多了话,看看佟姐姐,又看看佟姐夫,想要告退被人拦了下来。

“两年之约也快到了,你同魏先生是怎么个意思呢?”问出声的是努尔哈赤,但关心她的显然是佟子衿。

“我瞧你们并没有男女之情,你若不愿也不用强求。”强扭的瓜不甜,这道理谁都懂,偏偏在感情里纠缠的小儿女,最看不上这句话。

魏朝待她的好,大伙都看在眼里,但是感动真的不是爱情,更不能当饭吃。

人家有情勉强能够饮水

饱,感动充其量就算是西北风,喝的时候挺撑的,过不了半个时辰,非得坏了肚子不可。

孟古愁眉不展,对这事也格外烦心,不过她能明白佟子衿的好意,她撩起眼,含着笑道:“多谢佟姐姐提点,我会好生想想的。”

孩子才十二岁,就要思考嫁人的问题了。

“不着急,你还有时间,无论成不成,这都是你家。”这两年多时间相处下来,她对孟古的敌意几乎消失殆尽,不管她同魏朝能不能结为连理,她都是夫妻两个的好妹妹,当然,也仅是好妹妹而已。

“老爷、夫人,佟家老老爷的马车进城了。”伊拉匆匆跑过来,她如今已经代替了小婵,成为佟子衿身边最受重用的丫头。

虽然没有一同长大的姐妹轻易,待她也是极好的,脱了奴籍不说,连女户都帮她办了一个,不管是嫁人还是自梳,都由了她自己的意愿去。

佟子衿一时有些激动,脚步寸移,险些左脚拌了右脚。只见努尔哈赤一把拉住她,牵着手没松开,直奔了宫殿门口。

算算日子,自打离了辽东城,她就再没见过塔木巴晏。又不是个冷血冷情的人,怎么可能一点都不挂念呢!

老远就能看见四五辆马车飞奔过来,听着驶过地面的声音就知道,肯定没少装东西。

车夫扶着塔木巴晏下了马车,而另一辆车则是佟养真抱着佟丰年,虚扶着杨溱溱。红裙绿袄的女子猛一通挥手,刚下车的几人也都不觉红了眼眶。

“阿玛老了。”

佟子衿哽住了喉头。

塔木巴晏上下仔细打量着他们夫妻,目光主要还是落在宝贝闺女身上,看着人没胖没瘦,也没有因为生活琐事而变得憔悴,或是夫妻关系疏远疏离,他这才点了点头,放下心来。

女婿是个上进的,能做到今天这一步,修了这样大的城池壁垒,也没有过分宠着闺女,充分让他发挥自己的光芒和热量,他没看走眼。

这一路上他都听说了不少,也同抚顺的百姓打听了不少,建州女真的首领努尔哈赤,侠肝义胆,投奔他就能吃饱穿暖,不受欺凌。而且儿子女儿

都能有书念,有学上,这样的人还不是好人,这世上怕是没有好人了!

“阿玛老了,你可还年轻着,还是个小姑娘呢!”塔木巴晏接着她的话茬,捋了捋胡须,哈哈一笑。

佟养性一家子都跟在后头笑,闹了佟子衿个大花脸,她哪里还收得下这调侃,皱了皱鼻子娇气道:“还小姑娘呢,都是四个娃娃的额娘了。”

被女婿扶着往里走,他一听见这话,脚步忽然停了下来:“我还没见着两个一模一样的娃娃呢!”

当初代善和洪太主是双胎的消息,还是佟养真传回家的,这可把他吓了一跳。

听说孩子都瘦瘦小小的,赶紧找了不少名贵的药材,特意让人送到建州城里,说是要给孩子好好补一补身体。

“如今可都养好了?”他有些着急地抓着努尔哈赤,眼睛却直盯着自家闺女。

小孩子哪里吃得了人参、鹿茸、虫草一类的补品,吃母乳就是最好的营养品了。两个小娃娃胃口又好,养个半年的工夫,已经和普通人无异。

“都好了都好了,阿玛不必担心。”

塔木巴晏听得女婿说话,见得闺女点头,这才肯放下心来。可回头又看见点头的人犹豫了一下,忍不住继续追问。

佟子衿唇角的笑意绷了绷:“等会儿两个肯定要问你猜哥哥弟弟,你可别说两个长得不像啊!”

害,也没啥不能说的。

就是洪太主较之代善胖了两圈,孩子有脾气,不乐意听人家胡乱说呢!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