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黄立极:我们误会陛下了,陛下是受魏忠贤蒙蔽!陛下乃千古圣君啊!

朱由检感受到身后魏忠贤拘谨的态度,心中十分满意。

身为宦官,魏忠贤是合格的,不诛杀他也是一种战略。

在自己想要为天下广大贫苦百姓说话的时候,像魏忠贤这种听话且善于揣摩上意的好狗,很难找。

既然决定将穷苦百姓为基石,想要为百姓们做好事,恰恰就不能少了魏忠贤这样的人。

对于儒门文官集团,朱由检是一百个不相信。

就算这些人不骂他暴君、昏君,朱由检的手段也不会停止,屠刀也不会就此停滞。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奉天殿外,群臣踏过九龙桥,正月尚未远去多久的顺天府仍然处于一种寒冷的状态。

至少。

几位阁老就算有宦官安排好的雪花炭在手,仍然觉得寒风刺骨。

与这凛然寒风相比,更让人感到心悸的,是崇祯皇帝的变化。

本以为的崇祯元年,能够清楚阉党之祸害,让朝野上下焕然一新,让大明重新振发精神。

但这一切,都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成为梦幻泡影。

周延儒怎么也想不通,崇祯皇帝是怎么出现这么大变化的。

短短时间之内,这位有圣君迹象的皇帝竟然变得如此残暴和昏聩!

皇帝若是受到魏忠贤蛊惑,那一切尚有挽救的机会,他相信只要将魏忠贤除去,在他的劝告下,皇帝终究是会回到正途上的。

最让周延儒担忧的,是皇帝本性如此!皇帝先前的表现,不过是为了上位,迷惑他们而已!

如果是这样,那才叫让人绝望!

还未坐上皇位,就有如此深沉的心思,这种强势且知道隐藏锋芒的皇帝可不是东林党人想要的皇帝!

“周阁老,周阁老...该上朝了,鸿胪寺都唱名了!”

身旁的同僚将周延儒唤醒,他方才从情绪中挣脱出来。

朝同僚笑了笑,周延儒朝奉天殿走去。

罢了。

事已至此,只能走一步看一步,瞧瞧皇帝究竟是什么成色,再做打算!

不多时,奉天殿上占满了官员。

此时的奉天殿内被烛火照的亮堂无比,但仍旧难掩其光亮下的腐朽味道。

朱由检从御座侧方踏步左上龙椅,面无表情看着下方的‘众正盈朝’。

见到崇祯皇帝到来,群臣齐呼万岁见礼后,王承恩方才扯着尖锐的嗓音喊道: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因为带头大佬都没有动作也没有指示,朝堂上陷入了寂静。

对于群臣来讲,先前安排的事情,就已经足够。

此番朝会,是按照大佬们说的,试探皇帝的想法。

朱由检见没人敢蹦出来,嘴角带着淡淡的嘲讽,看了王承恩一眼。

后者当即心领神会,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圣旨,不动声色的瞥了眼群臣念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以冲龄,统承鸿业。其惟祖功宗德,惟祗服于典章;吏治民艰,将求宜于变通。”

“朕年少。不识上古贤王治世之妙,然,朕闻之,古者圣王治世,民不加赋!”

“而海内用足丰饶,朕虽不敏,亦心向往之。其令,天下官府衙门诸卿有司,即日起,有明一朝,永不加赋!”

随着王承恩的话在奉天殿内飘荡完毕,殿上的‘正人君子’们都懵逼了,大脑直接宕机。

他们听见了什么!?

这个昨日还在放任锦衣卫和阉党大肆抄家、迫害文臣的皇帝,竟然要永不加赋!

听听!

永不加赋啊!

多好的仁政啊!

三皇五帝,谁提过?

春秋战国,谁又喊过?

这才是真正的仁君!!

果然!是他们误会皇帝了!眼前这个崇祯帝,仍然是他们心目中的哪个圣明皇帝陛下!

先前锦衣卫和阉党做的事情,肯定是皇帝受到了魏忠贤蒙蔽,才发生的!以皇帝的心性纯良,怎么可能做出迫害文官的事情?

一定,肯定是魏忠贤这个祸害!

阉党误国啊!

周延儒在心中咬牙切齿,目光死死盯着站在崇祯皇帝侧边的魏忠贤,恨意迸发。

瞧瞧,这就是他们东林党选的皇帝!这才是皇帝的仁君本性啊!

看来他们东林党这么些年对皇帝的精心教育还是起到了效果,接下来只要将魏忠贤除去,朝堂上会迎来真正的众正盈朝!

朱由检大殿上群臣的反应收入眼帘,脸上挂着淡淡的微笑,心底却冷笑不止。

从这群伪君子的反应来看,后世康麻子玩的这一手真会唬人,这是康麻子曾经发的政令。

但实际上,这根本就是一个扯蛋的伪命题。

因为在大夏国,乃至后来大名鼎鼎的金大侠,数不清的野猪皮余孽包衣奴才们都认为、吹嘘这是康麻子的仁政。

实际上,在中原朝廷,税和赋,从来都是分开的。

税,是用于国防开支,衙门支用以及各种地方事务和渠道开凿修葺以及赈灾等等。

而赋,则是用来给皇帝盖宫廷庙宇,吃喝玩乐的。

说白了,税,进的是国库,乃国本所在,这方面的东西不是能随便折腾的。

而赋,就是皇帝的内帑,也就是皇帝当的私房钱。这玩意儿是不走国库的,也就是一个妥妥的面子工程。

虽然这事儿是面子工程,但此时朱由检喊出永不加赋却是效果极好的。

能第一个喊出来的,在这群‘正人君子’心中,那就是妥妥的明君!

如此行为,在群臣眼里,是值得去大肆宣扬的事情。

而这么一道诏书下来,从实际上来讲,对大臣和地方衙门的运转,几乎没有影响!

只是,会影响胥吏们收税时的积极性罢了!

这也是后世螨清时代,康稀敢喊永不加赋的底气所在。

如若不然,让这位‘圣君’喊喊永不加税,试一试?

看看那帮晋商士绅地主豪强,会不会揭竿而起把那百来万八旗兵给撕了!

说来说去,不管是东林党还是阉党,或者是其他什么乱七八糟的楚党、浙党一类的。

这些人都得承认朱由检这道圣旨是道不折不扣的仁政——反正皇帝自己的钱少了关我们什么事儿?

那句话说的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这天下,是你老朱家的天下。

你崇祯皇帝要当败家子,我们这些人乐呵还来不及呢!

既然你皇帝愿意少花点儿钱,那就少花点儿好了。

这事儿,我们万般赞同!

于是朝堂上的君臣赶紧在首辅黄立极的带领下山呼万岁:

“陛下仁德,泽被苍生,请奉诏书,宣布天下,使天下明知陛下仁厚爱民之意!”

按照朝堂上正人君子们的想法,这必须加大力度啊!

皇帝体现出了仁君模样,再稍加引导,大明属于文臣的盛世就到来了!

就算是隐藏在人群中的范景文,也认为皇帝是心系天下百姓的。

至于先前时候锦衣卫和阉党迫害东林党人,范景文表示,这事儿跟皇帝无关。

纯粹就是因为这些东林党人手脚不干净,才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

若是朝堂上的人都正常一些,再加上如此深明大义且懂的爱护百姓的皇帝,大明何愁不兴?

至于那农民起义的领导李自成和通古斯野猪皮,全然没有被范景文放在心中。

大明若是能够中兴,这些人不过是秋后蚂蚱,随手就可以按死!

因此,范景文也是人群中叩首最认真的一人。

值此存亡之秋,大明太需要一个圣明的皇帝陛下了!

$(".noveContent").("halfHidden");setTimeout(function{$(".tips").("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