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青城

神州大地,鹤鸣山脉,北依西岷,南邻峨眉,西接雾中山。因为山体形态似鹤而鸣,展翅欲飞,故名鹤鸣山。那山葱峦叠嶂,灵石怪立,山流冷冷,更有飞禽走兽多喘。

早在很多年前,有个中原散修云游至此,寻得此修道绝妙之地,便于鹤鸣山上住了下来。也不知那散修姓甚名谁,至此几经不下山来,只是没日夜的隐于山中修炼,历时岁月周转,漫漫不知多少年矣。

恰时中原战乱频繁,常有百姓三五成群避难于此。在鹤鸣山北部山麓搭棚安灶定居下来,男耕女织,这样太平的过了十余年的光景。

一天傍晚时分,斜阳拉长了影子,飞禽往复穴巢之间。山脚下的百姓们刚吃完晚饭,壮汉妇孺三两成群的笼聚在一起,或是天南地北的高谈阔论,又或是闲话拉着家常。些许小孩子光赤着脚,在有些湿淋的旷地上追逐打闹着。

“轰隆隆......”

突然,一声霹雳惊雷,毫无征兆的响彻了天地之间。

紧接着,狂风肆起,飞石走粒,翻滚的黑云瞬间吞没了天边的那一抹残阳。

一道跳跃的闪电煌煌发亮,仿佛深深的嵌入了天际。霎时,大豆般的雨滴刷刷的打将下来,那些个在外玩耍的孩童急忙各往家中奔走。

在一片嘈杂声中,忽然间地动山摇,狂风更劲。一个小孩不慎跌倒在地,吓的放声大哭了起来。

混乱之中,一个中年男子正满脸焦急的四处张望,张大着嘴巴像是呼喊着什么。几经寻找,他似乎找到了自己的孩子,急忙跑去牵引,只是刚迈出步子便愣住了脚,面部僵硬的抬头望着天空。只见半空中不知是个什么东西笼罩了下来,阴影如山。

“快看那是什么?”一个年轻的壮汉,眼疾手快的指向那庞然大物,惊恐的大叫道。

村子里所有的人都抬起头来,看向壮汉指引的方向,一时间的嘈杂吵闹,瞬间安静了下来。

远处,风雨雷电依然狂热,只是村庄里安静的有些可怕。

那笼罩下来的大块头在夜色中更是漆黑,借着雷电方才看清点模样。只见全身长满了石块般的鳞甲,犹如山岳般浑然一体,却始终看不清它的面目。

“吼......”

刹那间,一声怪吼,瘆的人心底发慌。

那怪物缓缓伸出了它的头颅,狰狞的大嘴处一道银光闪亮,竟是上下鄂的锯齿獠牙。从它嘴里不断的有口涎流出,即使在这风雨交加的天气里,还是有一股浓重的腥臭,熏染着这片空间。那双火红的眼睛瞪的好似两个碳炉,额头正中像是镶嵌着一个巨大的玉盘,倒挂一条大剪巨尾。一个俯身便冲了下来,瞬间摧毁了大片的房屋。

“妖...妖怪...妖怪啊......”

“啊!快跑啊...妖怪来啦......”

“呜哇...呜...爹......”

愣了神的人们立马缓了过来,惊吓的四散逃窜。

“我的孩子...孩子!”

那跌倒在地的孩子早已吓得丢了魂,趴在地上一动也不动的盯着那庞然大物,连哭声也间歇的止住了。孩子的父亲生生愣在了原地,也是双脚

(本章未完,请翻页)

无力的跌坐在了地上,绝望的嚎啕呼喊着孩子的名字。

只见那悍然凶兽一个俯冲便已到了孩子的眼前,张着倾盆大嘴,流下的涎水滴落到了孩子的面庞。那孩子惊恐的张大了嘴巴,却发不出任何的声音,便晕死了过去。

“孩子!完了...我的孩子......”那父亲见状,亦是惊恐绝望的晕了过去。

“嗖!”

“何方妖孽,休得伤人!”只见一道金光应声而来,光芒之处却是一把利剑。

来人手持长剑,一身绘有黑白太极图案的大褂被风撑的呼呼作响,冠上头发黑白相间,深邃的双眼透视出无尽的沧桑,面上竟是看不出多少年纪。

此人正是鹤鸣山上修行的那个散修,前番虽修有所成,却难以精进,故而离开鹤鸣山另寻修炼之地,恰巧行至此处,碰上了这凶兽在此伤人。

从那逼近的长剑上,漫散着一股深不可测的威力。那头凶兽好似也觉察到了危险,不禁大怒狂吼,一个转身,便冲那散修扑去。

但见那散修手离长剑,双手作圈捻起法来,大喝一声:“去!”长剑顿时光芒大作,向凶兽面目刺去。

“铛!”

“噗嗤!”

利剑刺到凶兽的面目上,竟然对它毫无损伤,却是火花四起,给这漆黑的雷雨夜里倒是涂添了一抹绚丽。

“上古凶兽,烛照1!果然名不虚传。”

散修见利剑居然不能伤其皮毛,亦是暗自观察了一番,料定此凶兽就是上古凶兽烛照。

那凶兽似是知晓人言,怒视散修,摇摆巨尾,昂首长吼,似做挑衅姿态。巨尾横扫之下,巨石断木翻滚而起,盖天铺地的砸向那散修。

散修急忙施法大喝一声:“变!”长剑飞出,忽的一变,一变为二,二化为四,四幻为八......瞬间似有万剑在手。

“去!”万剑齐发,只见夜空中剑花飞雨,满天巨石断木皆被击为齑粉。

“吼......”凶兽烛照又是仰天长吼一声,张开巨嘴,竟喷吐而出一股炽热火焰,熊熊燃烧,照亮了半个夜空。

散修大惊,躲避之中急忙念到:“收!”只见空中万剑化归为一,嗖的一声飞回散修手中。

“孽障,今日定要收了你。”说罢,手持长剑,展臂运气,纵身跃到凶兽烛照的头顶之上,用剑狠刺它的额头。烛照怒而发狂,狂奔于山野之间。

只见那散修一手紧抓其鳞甲,一手握剑刺其巨眼。那烛照虽是皮肉坚硬粗糙,但也痒痛难耐,用头撞于山,尾扫于川,使出浑身力气,也没能将那散修摔下来。

这番折腾了大半宿,凶兽烛照渐渐力竭伏地,粗喘着大气。

那散修亦是大汗淋漓,暗松一口气,道:“若不是前番机缘寻得那本《太上心经》,幸得习了其中之无上心法,不然只怕今朝早已成为这畜生腹中之餐了。正值此时,待我将其除去,以救护这一方苍生性命,也不枉我受了这大好的机缘。”

思罢,便手提长剑,来到凶兽烛照跟前,大喝道:“孽障,你为恶人间,枉伤性命,今番我便除了你,好还这世间太平。”言罢,施法操起长剑,欲刺其额中。

(本章未完,请翻页)

忽见那伏地烛照,猛然抬头目视散修,竟然从灯笼似的大眼眶里流出了泪痕,嘴中发出嗷嗷哀声,其额头玉盘之状光泽越发明亮,似有求饶之意。

那散修一怔,不觉思道:“不想这畜生竟然通晓人性,做出此求饶之态。哎!毕竟是上古异兽,有此悟性倒也不怪。天地生灵,修为不易...也罢,便饶了这畜生一命,悉心教导,好歹日后随我保一方太平,亦不枉我辈修行的本意。”

一番思忖过后,那散修对伏在地上的凶兽说道:“孽障,我知晓你能通晓人言,你为恶人间、残害生灵,我本应取你性命。但念你修行不易,尚有悔意,若日后你能尊我之意,随我隐于山中修道积善,不伤性命,不坏民居,我今番便饶了你的性命,如何?”

凶兽烛照听了,昂着巨大的头颅点了点,低吼了一声,似是感谢散修的不杀之恩。

那散修又道:“你为恶多年,杀生无数,为熄怨灵,亦为你潜心修道,今番欲剔你刺骨一根,以除你凶恶之念,期间必有一番苦难,你且忍耐。”

烛照听罢,竟伸直四肢,匍匐于地。散修见状,欣然道:“好,好,好!”便施起法来,用剑取下其刺骨一根,用麻衣裹住负于背后。

不知风雨何时褪去的,此时天边已是微微泛亮,这个夜晚就这样惊心动魄的过去了。

那散修降伏了凶兽烛照之后,将那对晕倒在地上的父子仔细检擦了一遍,好在无碍,便从身上取出药丸,给他们服了下去。

恰在此时,有人叫住了他,正是那些逃窜的百姓。有些许百姓躲在山上,亲眼看见了他降伏凶兽的一幕,天亮了便都相继聚拢了回来。

为首那人大喊着:“神仙恩人,谢谢你救了我们大伙的性命啊。”说罢,都齐刷刷的跪了下来。

那散修听罢,连忙扶起带头的那人,说道:“大家快快请起,我并不是什么神仙。”众人方才起身,问其姓名。

散修告之:“我本姓燕,名青城,自中原而来,在鹤鸣山上修炼也不知过了多少载。如今于此处山中修炼,恰巧碰到此凶兽在此地伤人。今已将其降服,尔等今后可以安心在此地生活了。若需帮助之时,亦可上山寻我,彼时便来,今日暂且告辞。”

言讫,跃身至凶兽烛照头顶,只见烛照摇晃着庞大的身躯,竟腾空而起,往深山而去。众百姓皆大喜,伏地拜谢相送。

而后岁月,百姓为感其救命之恩,常上山资以食用布衣等常用之物,并大资扩造,为其筑造了一片房屋瓦舍。

燕青城为报众百姓之情,许诺教山下年少聪颖孩童学法。随后几年,在燕青城的庇护下,山下居住的百姓越来越多,一时间人声鼎沸,南北相连,渐渐形成了一座城镇。

当地人便取名谓之“青城”,称此处山脉为“青城山”,并尊称燕青城为青城城主。

—————————

注1:语出《易传·系辞上转》烛照由两仪中绝对至阳气和太阳之精共同所化,形似黑色球体。

(本章完)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