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第 35 章

凌慧珠笑而不语,放下茶杯。

“朝堂无主,许大人监国,还未恭喜你,自此以后可平步青云了。”

许明毅垂下双眸,“什么平步青云,敬王做摄政王的时候,也没见凌大人平步青云。”

凌慧珠笑笑,“亲儿子和养女焉能一样?”

许明毅知道她这是刻意将话题往皇室宗族的那位身上引,他总要遂了她的愿。

“北地来了一位皇族,现今正住在凌府附近的府邸中,凌大人刚回京不久,是否要前去拜见一下?”

“好啊。”她正是等这句话,“正巧今日就没什么,便可前去。”

许明毅也没反驳。

再喝过两盏茶,两人便一起来到了府邸。

坐下等了大概一炷香的时间,便有人被簇拥着进了正厅。

凌慧珠抽了抽嘴角,“你们管这叫孩子?”

门口进来那人,逆着光,阔步迈槛。

他头戴白玉冠,脚踩鹤云靴,英姿飒爽,带着六分北地特有的豪气,和四分皇族浸染的贵气。

许明毅看她一眼,“十七八岁的孩子,怎么不能叫孩子?”

许家将他藏得极好,一路派去接应的都是自己人,外面连一点风声都没透出去,知道些内情的也只以为接进京的是个皇室宗族的孩子,还以为许世才要效仿前朝,扶持傀儡皇帝。

可看这“孩子”的模样,可不是那般好拿捏的人。

许家不知废了多少功夫,竟能从皇室里翻出这么个人。

许明毅站起恭敬行礼,“下官许明毅参见宁国公。”

凌慧珠照着他的样子,跟着行礼。

公在王之下,在北地也算是地位较高的贵族。

宁国公的名号凌慧珠以前曾听过,是驻守北地的一支贵族,常年生活在严寒地带,比一些守边的将士也好不了多少。

只是听许明毅称他为宁国公,而不是宁国公世子,说明他的祖父和父亲均已过世,由他继承爵位。这般年纪的孩子,也不知过去是如何将宁国公的门楣撑起来的。

可见,此人并不一般。

“二位请起,不必多礼。”宁国公宫玉衡的声音沉稳好听,倒与本人的性格没什么出入。

坐下之后,宫玉衡很是和气,“早就听闻凌大人乃大巍第一女官,今日一见,果真气度不凡。”

“哪里,传闻不如见面,宁国公也是不愧英名。”她笑道。

宫玉衡移开视线,从门内往外望,想要望向更远处,视线却被楼阁房屋挡住。

“若是在北地,这个时节虽说气温回暖,晚上却仍是有些凉气,进了京城才知道,原来夏日可以这么热。不过或许也正是这般温暖的地方,才能长出这么多种多样的鲜花。”

凌慧珠一进门就已经注意到了,正厅的桌上摆了一排十几种花,空气中的花粉混在在一起,让人有些想要打喷嚏的冲动。

她想起来,在北地应该是看不到这些花的。

“宫中有个御花园,这个时节,也该是百花盛开了,过段时间应该还会举办斗花盛会,届时宁国公可以前去观赏。”

宫玉衡下意识地看向许明毅,他在京城的衣食住行全是许家安排,自从进京之后,虽是礼待有加,生活用品一应俱全,还给他送了许多书籍解闷,可却从未出过这座府邸。

他年纪不大,可也不傻。这个时候接他进京,也大概猜得出是什么意思。

在大事办成之前,他还不确定自己要被困在这个地方多久。

凌慧珠看见他的视线所及,笑道:“宁国公不必看许大人,他专管门下省大小事务,我们尚书省这边他还插不上话,斗花盛会是礼部办的,到时一定给宁国公送来邀帖。”

听她这样说,宫玉衡略微讶异,再看向许明毅时,见他也没打算说什么的样子。

“怎么还看着他,怎么,难道许大人不同意?”凌慧珠调笑道。

许明毅这才被迫开口,他就知道,凌慧珠不会是单纯来看一眼,每次都会给他出难题。

“既然凌大人都这样说了,不过是一场寻常宫宴,宁国公当然去得。”

凌慧珠又关心起宫玉衡的衣食住行,银子够不够花,仆从够不够用。

宫玉衡说,他这里什么都不缺,许家将他照顾的很好。

凌慧珠却说,他来全是户部掏钱,可不能将功劳全记在许家头上。

在这里足足耗了半日,才终于告辞。

凌慧珠心满意足准备归家,许明毅叫住她:“凌大人且慢。”

她问还有什么事,许明毅索性开门见山了。

“尚书令致仕,这个位子空了也有一段时间了,按照旧例,本应从左右仆射中选人上位,可你也知道……”

“我知道。”不等他说完,凌慧珠就完全明白了他的意思,“父亲过世,敬王党的势力也会逐渐缩小,尚书省不能全是我们的人了。”

她坚持道:“我不会辞官,许大人不如去问问敬王世子的意见?”

许明毅似乎早就料到她会这么说,“已经问过了,他说,他可调往弘文馆。”

弘文馆?

那可是门下省的下属。

不躲着走也就罢了,反而直接投入人家麾下,明摆着要化干戈为玉帛。

凌慧珠倒是也不怎么意外,她问:“那这么说,我可顺利坐上尚书令之位了?”

许明毅说:“已有七八成的机会,不过……”

凌慧珠笑开了,她伸出一根手指在他面前晃动。

“等等,别说,别说不过后面的话。天色不早了,先回府吧。”

她转身欲走,走不动,手腕被人攥住了。

至于是什么人,不必问,这里现在就只有他们两个人。

许明毅终于忍不住了,略带怒意道:“你又知道了?在我没开口之前,你又知道我要说什么了?你怎么就那么懂我?怎么就……不能少懂一些……”

一个女子,想要入朝为官,想要身居高位,必须得有人扶持,有人支撑,俗话说,得有靠山。

这是大巍千百年来不必言说的真相,也是一直以来被人默认的潜规则。

以前,她有敬王,有世子。

现在,她想要再进一步,必须做出取舍。

她必须有个足以做她靠山,帮她再进一步的人。这个人,还必须得愿意帮她。

谁会做利人不利己的事情呢?没人愿意。

除非……这人是她的夫君,与她共荣共损。

很简单的道理,凌慧珠为官这么多年,还不至于被蒙蔽双眼,看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