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凤阳皇陵被掘了

崇祯八年二月。

刚刚过完新年的临清城已经是热闹的不行了,临清毕竟是大运河上的一颗明珠,这样的交通枢纽上形形色色的人带着各种各样的目的忙来忙去,北方的皮毛草药,南方的丝绸瓷器,满大街的商铺售卖着各种各样的货物。

茶馆中,张元彪带着十几个手下正在此处歇息,他也是心血来潮想到这繁华的十字街看看,微服私访事可以,但是现在的张元彪可是多少人眼中的钉子,也是更多人心中的财神爷,此时安全那是万万疏忽不得,所以每次出来,明的暗的保卫人员都是多达十余人,各个藏着利刃短铳,张元彪看似轻松地喝茶,那也是穿着简化版的棉甲内衬。

“哟,来了爷。”店小二在店里招呼着客人,说:“大爷要不要来分报纸看看?”

“你这呆鸟。”那人南方的口音说:“我又不识字,看什么报纸。你们的说书先生什么时候到,等着听报纸呢。”

“他已经到了,在后边看报纸。”店小二麻利的递来茶杯和一碟花生,说:“大爷先喝着,说书马上就开始了。”

“让他赶紧的。”那商人说:“昨天讲的那个故事,我还等着听西门庆有没有把那谁搞到手。”

“那不是在报纸上登载的。”店小二笑着说:“他不登载咱们也没得看啊。”

说到这,更多的人敦促说书先生,一时间茶肆内人声鼎沸,多是问候说书先生的脏话,那南北方言四出,真的是让人耳目一新。

说书先生那也是顶不住,磨磨蹭蹭从后边出来,照例先给大家念了一会报纸,这种针对百姓的报纸名字叫《如玉报》,取得就是“书中自有颜如玉”,男人嘛,都好这些让人幻想的东西,说是如金报估计就少了很多的意思。

读报的功夫又被人拿瓜子砸了一会,因为大家都是商人,对于那些官员的升迁毫无兴趣,只想听听《金瓶梅》的故事,说书先生也是委屈,就这么点压箱底的东西,现在说完了最新出来的《金瓶梅》那一个上午说啥?到那时候没有了新剧目,这些喝茶的都跑了,老板自然给不了他好脸色。

“加印报纸,凤阳被流寇攻下,皇陵被毁。”一个少年扯着嗓子在外边喊道:“五个铜子一份,看凤阳战况,凤阳被流寇攻陷。”

这一嗓子,屋里等着听西门大官人的茶客都懵了,几个识字地跑出去,递上铜子就拿到报纸观看,一看之下才知道凤阳被攻陷,老皇爷朱元璋他爹的坟都给扒了。再看那发生的时间,居然已经是上个月的事,而此时此刻,谁也不知道那边发生了什么。

说书先生赶紧让小弟去买了一份报纸,开始添油加醋地给茶客讲凤阳的事,那些茶客哪个还去关心西门大官人的好事,各个都非常紧张地听着关于凤阳的事。

“那凤阳可是咱们朝的龙兴之地,皇陵所在,近境取寸木,法皆死。”说书先生絮絮道:“之前就听人说过,那边戒备森严还有大军拱卫,这伙流寇到底是何人,竟然干出这事?我擦,居然是张献忠这个王八蛋,这家伙是陕西人,从小就喜欢杀人吃人的心肝,一双大眼更是能摄人魂魄,数次大军围剿马上就能抓到他,但是这家伙会钻地的本事,几次都是这么逃脱,现在居然偷袭了凤阳,真是罪不可恕啊。”

台下的茶客听地认真,各个听地津津有味,张元彪知道皇陵被掘的事,这消息五天前就到了临清,只是走的不是邸报,所以为了确认消息就多等了几日再发出来,还在这个增刊上详细描写了流寇的发展势头,以及相继攻陷的州府,还很贴心的提醒大家近期不要去安徽那边玩了,今日的出行就是想看一看百姓对于皇陵被掘的看法。

待得说书先生讲演,那围过来的人越来越多,整个茶馆都是黑压压的人头,茶馆老板大为有面子,张罗着店小二拿出来更多的椅子凳子供人坐下,估计他心里天天想着出现些大事才好。

正说话间,一个商人口吐鲜血倒地不起,四周的人赶紧抢救,原来此人家正是凤阳府,来北方货运药材,这会听到老家被屠城,富户悉数破家,那心情能好的了,被人掐人中抢救回来也是没了一点的精气神,只能由着人搀扶出去。

这样的消息没有几个能笑得出来,大家都是一脸的惨淡,张元彪一侧地几个常在外行走的商人,交头接耳地说着一些地区经济和朋友的事,看来安徽那边地生意要完蛋了,还有人在研究着此事会影响到哪种商品,放下茶杯就跑出去了。

听了一会张元彪也不愿意在此浪费时间,就带着人走出了茶肆,开始在大街上游荡。

这个皇陵被掘的消息一下子把临清城给镇住了,无论是贩夫走卒还是读书人,都是在谈论此事,对于此事的看法,大约就是底层人纷纷窃喜,而读书人则是有点接受不了,那些官员最是震怖,反正事几家欢喜几家愁。

回到行署的张元彪就看到朱大志一脸激动的站在大门口等他,见了面的第一句话就是:“兄弟,之前他们说你算无遗策,我还不信,现在我是真明白了,你咋就知道这世道会越来越不好?现在弟兄们有了点钱,你给大家指个路子,不要将来啥也没了呀。”

“大哥,你说的啥。”张元彪拉扯着他进了里屋。

“没有外人,你提前送我的报纸我也看了。”朱大志说:“世道越来越不好,当真是得有兵在手才行啊,咱们要不要再扩编啊?满员能有五千四百人,现在账面上的队伍也不过是二千多,扩编吧。”

“这个时候当什么出头鸟。”张元彪叹气道:“大哥你还的去疏通关系,咱们现在不能让人知道能打,否则被派去和流寇硬干,或者调到北边跟建奴硬干,这么点弟兄还能回来几个?要钱咱们有钱,要人也有人,可不行可不行。”

“晚了弟弟。”朱大志拿出一份文书说:“我们要南下了,去跟流寇作战。上边让我们出一千人。”

张元彪夺过来书信一看,果然是调配去南部作战的公函,要求临清军出兵一千,于三月二日前抵达凤阳府的灵璧,与诸军汇合后,一起协防作战。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