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河南先遣军

听着商会的人说“利国利民”,张元彪仿佛听到了最好笑的事。

如果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润,资本就会蠢蠢欲动;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资本就会冒险;如果有百分之一百的利润,资本就敢于冒绞首的危险;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资本就敢于践踏人间一切法律。

一群人都是看着张元彪放声大笑却是没人跟着笑。

“很好。”张元彪说:“利国利民,这很好。真是有贤者的风范,是我辈中人。”

李超也松了一口气,说:“那大人什么时候可以开始?”

“不像是商人们的风格啊。”张元彪说:“不是应该有个启动的钱财?我得队伍放出去不是游玩,先要仰攻各地现有的土匪,打打杀杀免不了出现死伤,你也知道我的兵都金贵着呢,平日里我都省吃俭用也不能短了他们的衣食,军队不同与你们商会,卖命的银子一文钱都不能短啊。”

“有的,有的。”李超笑着说:“给大人准备了两万两的银子,我带来了一万两,还有一万两在临清放着,只要大人有了计划,这些钱就会给大人送来,这些银子是商会给的,不算做大人的开销。至于剿匪的伤亡,我们商会还是老办法,死了给安家费,受伤的无法在军队中供职,我们商会给他安排清闲的工作。”xuqi.org 海豹小说网

“我还有个要求。”张元彪严肃地说:“如此一来临清军扩军较大,需要大量的银钱,你们能给的区区那些银两根本就不够看的,我需要低息的借款,用我们临清军的技术和股份抵押,想要从临清商会拿到至少二十万两的借款应对扩军。利息可以大家谈,不过要合适。怎么样?”

二十万两白银,不算是小数目,汤敏也是感到意外,怎么自家大人的都要开始举债了。

“这个。”李超有点摸不着头脑,不过思考一下就说:“可以,容我回去给商会的叔伯商议,应该没有问题。”

“那就好。”张元彪说:“之前说是要搞海贸,到现在了商会那边也没拿出个好的合作方案,眼见着我的大船就造好了,这个事你再回去商议一下。”

说道这个,李超也是脸红,上次在临清商议时,各个掌柜的都是心热,但是黄岭拿出来投资方案后,看着那巨大的支出,这些商人的短视立马就暴露出来,纷纷表示要从长计议。

张元彪可是没法等着,不管商会的人如何考虑,他都要把真金白银砸下去,如此一来近几个月连战争经费的存储都放在了一边,等于剩余的钱都扔到了水军那边,引得军内议论声不断,现在张元彪抛出这个借款也是两个意思,临清商会如果不愿意投资就给些低息贷款,二十万两银子也足够把三个卡拉克大船给武装好,拿着这些船就能出去搏一搏,没准就单车变摩托了。如果能给支持更好,无非就是分享未来的收益,那就赶紧上马其余的舰船,把资金抽回来一些补贴不断扩充的陆军。

“大人有所不知,前些时日,实在是总号那边忙着从南方购入大量生丝和稻米,有些困顿。”李超说:“这次我就回去再商议一下,大家对海贸的兴趣还是很大的。”

“嗯。”张元彪说:“这商路的事我已经同意,这就调配人手先去调查那些地方适合建立山寨,你且先汇报回去,趁这个机会你去港口看看,正好与汤敏一起,先到东明港看看新式的大帆船,再看看新设立的海军本部,都是老熟人,看完了再回临清吧。”

眼见着任务完成,李超也不推脱,就带着人跟汤敏出去了,他们还要商议一些细节,包括粮饷的转运与人员的沟通。

看着几人走出去后,张元彪把赵大云叫到跟前说:“赵大,河南那边我需要人去经办,第一次投入的军力是从临清调集三个百人队的游骑兵去,只是缺个管事的,现在的老弟兄都在临清忙着扩军的事,你在罗山寨干的也很好,我想不出还有谁能派去河南,你这边有没有合适的人选?”

赵大云想了想说:“大人,我这边还真有一个人挺适合,就是登莱之战时解救的一个秀才,他的家小都在本地,倒是可靠,叫吕智安,这些时日跟着我大搞营造,能带一千人规模的流民干活,还是不错,就是没上过战场,不懂得咱们战斗的方式。”

“那倒没事。”张元彪说:“到时候打仗的事有老弟兄带着游骑兵,一路上的安排也有临清商会的向导,此去河南地界也就是为了打开局面,只要人可靠有担当就行。”

“那我让人喊他过来。”赵大云招乎手下去寻人,安排完回头说:“大人,河南那边,我看了一些送来的消息,说是有叛军渡过黄河过去了。”

“对,河南大旱。”张元彪说:“那边迟早要成为战场,为了临清的安全,必须把防御做到那边去。”

几个手下都不吭声,暗自揣摩这话中的意思。

一个面容俊朗的年轻人从门外走入,看样子也就三十余岁,穿戴也很整洁。

“张将军。”儒生走近行礼后说:“我是登州的吕伏,字智安,久闻将军大名,今日一见确实是英武不凡。”

“听赵留守说你在此地做的很好,现有一桩大事,需要你去一趟河南,担任河南先遣军的管事,可有意否?”张元彪问道。

吕智安在带来的路上,传令之人就简单地说了一下这边的安排,他也知道这是一个大大的好机会,当然一百个愿意,说了点场面上的客套话。

张元彪眼见此人有些材料,有觉得他剩余的家人在罗山寨附近生活的不错,就说:“此事就如此,你稍后随我一起去临清,到了那边会有人跟你讲解,到时候择机与三个百人队的游骑兵携带军资器械跟着临清商会的车马前往河南境内,你只要约束好他们,随时给临清方面汇报进展即可。”

吕智安应允后就回去安排交接工作的事,为了他去河南安心,张元彪还安排人给了三十两的安家费,这一笔钱对于吕智安这种差点家破人亡的难民来说,确实是一笔巨款,足够他的家人在此地生活上数年。

办完了这些事,张元彪也不在登莱之地呆着了,匆匆就带人往临清方向赶路。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