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第201章

又过了大概半个月,梁学究和黄飞终于拿到了官凭,二人一起过来国子监就任。

负责管理日常事务的国子监司业,得知他们是张伟举荐过来的,没有为难他们。

检查过官凭后便开始登记、记录他们的信息,然后让监丞为他们分配具体的工作。

此时的国子监监生数量不多,作为授业老师的他们工作量也不大。

就是监生们都是官宦人家的子弟,一般情况下既不能打,又不能骂,想要严师出高徒都不校

国子生、太学生、四门生学习儒家经典,律学、书学、算学学生则学习专门技术。

入学年龄为14岁至19岁,律学则为18岁至25岁。

国子生、太学生、四门生入学后,要根据将来考进士科还是考明经分科学习。

学校每年向礼部荐送参加科举考试者,如学业不佳而多年得不到荐送,或荐送后屡年落第,则要被除名退学。

次年,张伟的儿子张坤四岁,张伟直接带上他一起过来国子监。

上午锻炼身体,学习儒家经典,下午则是让他去武学练习。

工作带娃两不误,张伟的日子过得十分惬意。

但要是一直这么下去,张伟也怕官家把他给忘了。

在下一次上朝,张伟就上奏官家,请封桓王为太子。

“陛下,桓王既为嫡、又为长,实该立为太子。”

没等官家回话,韩相公听到后立马反应过来,连忙出言力挺张伟的上奏。

文官们见此,大多跟着附和韩相公。

武将们也纷纷跪下附和。

一时间朝堂上,就只剩下御史台的官员们还在站着。

官家如今身体状况越来越差了,于是便顺势答应了下来。

桓王如愿以偿的成为了太子。

三年后,官家的身体终究还是扛不住,驾崩了。

太子赵英策顺势登基继位。

一朝子一朝臣。

朝堂上按列换了一批官员。

正一品的官员中,太师、太傅、太保、少师,少傅,少保,六位官员致仕、告老还乡。

正一品的官员中,只剩下左\/右丞相两位。

韩相公和另一位右丞相,成为了三朝元老,在朝堂上举足轻重。

官家想起当初请封自己为太子的张伟,见到他现在还是国子监祭酒,于是顺势提拔他成为礼部右侍郎,同时兼任国子监祭酒。

时年二十七岁的张伟,再次成为了从三品的高官。

礼部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

礼部下设四司:仪制清吏司,掌嘉礼、军礼及管理学务、科举考试事;

祠祭清吏司,掌吉礼、凶礼事务;

主客清吏司,掌宾礼及接待外宾事务;

精膳清吏司,掌筵飨廪饩牲牢事务。

四司之外设有铸印局,掌铸造皇帝宝印及内外官员印信。

会同四译馆,掌接待各藩属、外国贡使及翻译等事。

张伟的礼部右侍郎分量妥妥的,分管理着一部分礼部的日常事务。

一时间,张伟的腰杆子硬了起来。

在理顺了礼部的事务,把位子坐稳之后,张伟来到国子监,开始着手整顿起来。

一改以往的松散作风,对下属的官员们严格要求起来。

国子监的官员、博士、学正们,在有了靠山力挺之后,也随之严格要求起监生们。

在处理了几个实在不服管教、死不悔改的监生之后,国子监的风气瞬间就好起来了。

官员们的儿子身上的改变,用不了多久他们的家人就发现了。

询问缘由之后,纷纷过来张家道谢。

望子成龙,乃是大多数家长的常态。

有这样的反响,张伟心里也很欣慰。

次年,张伟二十八岁。

这一次的会试,他第一次作为三大主考官之一出席。

一百八十位进士,除了三鼎甲的三位之外,通通成了他的学生。

等到这批进士在朝症各地为官,他的势力范围将会大为扩张。

张伟三十岁时兼任户部右侍郎。

随即卸下了国子监祭酒一职。

三十三岁时卸下身上的两个职位,任职从二品的工部尚书。

工部掌管全国屯田、水利、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官办工业等。

官职倒是升上去了,分量却变化不大。

工部想要做事,要户部拨钱。

现在的官家出身武将,只想着发展兵事。

国库大部分的钱财都被拨到兵部,用来铸造兵器、皮甲,之类的。

张伟只能用户部分配的,前来服徭役的民众,来兴修水利、修路什么的。

张伟前去户部争取,最后钱财还是没有拔过来,只是给了一些旧粮,用以供服徭役的民众食用。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张伟也只能将就着办事。

这些旧粮张伟也看不上,直接全部都给发了下去。

手下的官员倒是因疵到了一些好处,服徭役的民众吃得也比往年好了一些,稀饭里的米明显多了很多。

往年因为服徭役辛苦,吃得又不饱,而致使个别身体较差的民众丧命的事情,今年一起都没有发生。

重登从四品谏议大夫之位的齐衡,命令手下的监察御史前往,服徭役的地方走访、查看。

得知消息后,齐衡亲自过去再次查访。

弄清楚情况后,过来张家找张伟。

“张尚书,你的下属在指挥兴修水利、修路的时候,贪下了拔下去的很大一部分粮食。”

“元若,无凭无据的,你不要乱讲啊。”

“下官亲自下去查过,证据确凿。”

“好吧,此事我知道了。”

“中明,这事你没有沾手吧?”

“伱想什么呢,我是那样的人吗?!”

看到齐衡眼中怀疑的目光,张伟再次保证:“当年在江南的事,完全符合程序。

再了那时候年轻,加上手中缺钱,现在这么多年过去,我早已不是当年的毛头子了。

我没有沾手就是没樱”

齐衡闻言放下心来:“我会在下次上朝的时候揭发此事。”

“嗯,随你。”

“那下官就先回去了。”

“元若,一起吃个饭再走吧。”

“不了,我还得回家陪我父亲一起用膳。”

“老公爷、郡主身体都还好吧?”

“家父、家母的身体都好,中明你有心了。”

“那我就不留你了。”

张伟把齐衡送出了家门。

次日早朝,齐衡和一众御史齐齐上奏,称工部的官员在兴修水利、道路时私吞粮食。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