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救人有错吗

翌日一早,韩七月按照以往的管理,还是依旧上山找野菜、打猪草、挖药材。

韩七月每次上上都少不得有一些收获,今天也一样,她背着沉甸甸的背篓下山。

下山的时候,韩七月正好看到了山脚下孤零零的房子,想到陆景明今天就要离开,也不知道还在不在,她遂拐弯。

陆家二老看到韩七月过来,都很开心,陆爷爷还能表现的平静,陆奶奶则直接乐开花了。

他们虽然高兴,又担心要是被别人看到,影响韩七月。

他们这样的人,算是谁沾染上谁倒霉。

“闺女啊,你可别总过来,要是被其他人看到,要影响你。”

陆奶奶左右观察没人之后,让韩七月进门之后,才小心的说。

韩七月打量了一下院子,院墙夯实的很结实,比想象中的要好上一些。

“陆奶奶,您放心吧,我起的早,大队里的人都还没起床,不担心被人看到。”

“就怕万一,闺女啊,小心驶得万年船,我知道是景明那小子请你照顾我们,可你也不用总过来,我们老两口现在啥都有,过日子不成问题。”

陆奶奶虽然说着让韩七月别来的话,但一双手却一直攥着韩七月的手,亲热的劲儿就别提了。

韩七月一寻思,确实是这么回事,虽然说相对安全,但万一呢?

这大队里,可还有个喜欢着庄文林的李小荣,说不定,她就盯着自己。

“行,陆奶奶。我们约定一下,您要是有啥需要我做的,就在前面那棵树下面摆上两块石头。”

“这法子好。”陆奶奶忙答应下来。

韩七月和陆奶奶说了好一会儿话,只看到老两口,没忍住问一句。

“陆景明同志已经走了吗?”

听韩七月问起自己家孙子,陆奶奶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了,笑的简直是见牙不见眼。

这闺女知道问自己家傻孙子,好,好!

“走了,他天不亮就出发了。早上十点的火车,迟了就赶不上了。”陆奶奶说道。

韩七月有些失望,陆景明走了,临走之前,居然也没说跟自己告别一下。

当这样的念头只是一闪而过,他们说到底不过是萍水相逢的陌生人,何必专门告别?

“景明说,这次没机会跟你告别了,他以后有时间会给你写信,还专门交代过给我们老两口的信,也会夹在给你写的信里面。”

韩七月并没有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对。

身份所限,陆景明不能直接给二老写信,通过自己转达,是最好的办法。

只是,二老都被下放了,陆景明是怎么躲过一劫的?

按道理,老辈都被送到乡下吃苦了,当孙子的,怎么也不能幸免才对。

但韩七月这个人,不会钻牛角尖,不知道的,也不会执拗的去寻求答案。

她又问了一下二老还有没有缺东少西,得到二老准确的答案之后,韩七月才离开。

一路上很顺利,并没有见到其他人。

回到家里,韩奶奶的饭已经做好了,大家也都忙完了早上的活,准备吃饭。

一家子人和楚建国刚端起饭碗,正准备吃饭的时候,大门被人敲响了。

大队里的人有讲究,吃饭的时候,轻易不会上别人家门。

毕竟,大家条件都不好,吃饭的时候上门,尴尬的很。

韩陆阳去开门,却看到大门口站着一个还算清秀的女人。

这个女人,韩陆阳认识,不是别人,是大队里的一个女知青,叫梁玉梅。

说起梁玉梅,就不得不说起楚建国。

一个月之前,梁玉梅不小心落水,被楚建国救了。

楚建国救人的时候并没有多想,只想着不能眼睁睁的看着梁玉梅被淹死。

谁知道,却被梁玉梅给缠上了。

从他救了梁玉梅的哪天开始,梁玉梅总是直接靠近他,一副两个人关系十分亲近的样子。

开始两天,楚建国没多想,但后来,传出风言风语,都说两个人要结婚。

楚建国听到这样传言的时候,吓一跳。

他只能委婉的提醒梁玉梅,孤男寡女还是要有距离感。

但梁玉梅却说,从他救了她开始,她就把自己当成他的人了。

楚建国当然不愿意,只能拒绝,但梁玉梅就像是听不进去人话一样,十分执拗。

甚至,梁玉梅这个被人救了的人还摆出一副自己是受害者的样子。

她说,楚建国救她的时候抱了她,夏天穿的衣服少,浸水之后贴在身上,等于楚建国摸到了她的身体。

又说什么两个人有了肌肤之亲,楚建国就该对她负责人,里里外外这些话表达的就是一个意思,楚建国必须得娶她。

楚建国自是不愿意。

他下乡这些年了,一直都洁身自好,就是因为没有打算在大队里成家。

他心里存着将来回去的想法,前些日子,家里人来信,隐晦的提了一下,近期政策可能有变化,或许能有机会回城。

好不容易等到这样的机会,楚建国自然不能在乡下结婚成家。

但梁玉梅却哭哭啼啼的表示,非他不嫁,还说他不负责任。

楚建国那个郁闷啊!他是救人,是做好事,怎么还要搭上自己一辈子了?

但梁玉梅不这样想,她的目的性很清楚,就是逼的楚建国受不住娶了自己。

严格说起来,也不是梁玉梅不知廉耻,非得要找个人赖上。

大队里有人盯上她了,已经堵了她好几次了。

这样的事儿,要是传出去,总是女人更吃亏,梁玉梅也不敢说出去,只能另寻路子。

她和楚建国的想法其实差不多,都不想嫁给大队里的人。

她也想有一天能回城,要是嫁给大队里的人,这一辈子都没有回城的可能了。

最好的办法就是找一个知青,将来两个人说不定就一起回城了。

但梁玉梅忘了很重要的一件事,作为当事人的楚建国愿意不愿意和她结婚。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