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暗部

?彭依萌正奇怪呢,看向林逸:“这乌鸦怎么了。”

“爹爹好厉害,一下就找到了控鸦之人,丢了几个石头过去就把人吓走了。”彭于晏。

“你出手了?”彭依萌。

“嗯,此人轻功很好,我竟然听不到他是向那个方向走的。”林逸。

“麻烦啊,一下就有这样的人偷袭我们。”彭依萌。

“小心点吧,离京都越近,越危险。”林逸。

“江湖上不是都说你内功全无,你还是注意一下,别轻易出手吧,不然我怕吴荻心里也不安稳。”彭依萌。

“嗯,我会注意的。”林逸。

京都九江城门口,各类人群来往不绝,路中间,一个腰间左右分解带着刀剑的人看着进城的人。

林逸一家经过几天的时间也终于是赶到了京都,第一次见到这么多人的时候,彭于晏显得十分兴奋。

“娘亲你看,这里好多人。”彭于晏。

“这里便是京都九江了。”彭依萌。

“他这是要打造第二个吴王城了。”林逸。

“话说我们如何找吴荻?总不能直接到皇宫门口叫吧?”彭依萌。

“他知道我一定回来,他肯定得有人接我们。”林逸。

“人呢?在那里?”彭依萌。

“不知道,先进城吧,实在不行,我直接潜入皇宫,吓都吓死他。”林逸。

“哈哈,先带晏儿逛逛吧,给晏儿买点东西。”彭依萌。

“行,反正吴荻给的钱多。”林逸。

就当林逸走到那个腰间带着刀剑之人身边的时候,他伸出左手想拦住林逸,可林逸的手比他更快,直接在他抬手的同时出手,按住了他的手。

林逸和那人双目相对,只见他嘴角一笑:“想必您就是林逸剑仙了吧。”

“你是何人?”林逸松开了他的手。

“在下暗部统领,王景。”那人介绍到:“奉皇帝陛下之命,特在此处等候。”

“暗部?难道鬼面人是你们这个组织的前身?”林逸。

“是的。你们跟我走吧。”王景。

“去哪里?”彭依萌。

“我府上。”王景。

“去你府上做什么?不去先见吴荻吗?”彭依萌。

“应该称呼为皇上,怎么能知乎皇帝的名讳。”林逸。

“哦。”彭依萌。

“没关系的,皇上交代过,你们不受礼法约束。”王景。

“那为什么不先去见他。”彭依萌。

“皇上说你们在宫中不方便,在我府上行事会方便很多,而已那六人的尸体就放在我府上,皇上说从尸体上能看出不少东西。”王景。

“最早的一具有两个月了,尸体都烂了,那味道,你敢放家里?”林逸。

“在后院,单独放了个房间,还特意派了两个人看门。”王景。

“好吧,那就先去看看吧。”林逸。

“对了,你们路上有遇到什么事吗?或者是什么麻烦?”王景。

“别的没有,只是遇到一群乌鸦。”彭依萌。

“乌鸦?乌鸦怎么了?”王景。

“会攻击人,而且,跟铁一样硬,我用剑都伤不了它们。”彭依萌。

“还有这事?”王景。

“我觉得这乌鸦是受人控制的,只是我们没有见到控鸦的人面目,可以肯定的事,这人轻功很好。”林逸。

“控制乌鸦,轻功还好,我都没有听说过有这样的人。”王景。

“是吗,可能是我的仇家吧。太多了,我也不知道是谁。只怕是我隐居了十年之间,新出的高手。”林逸。

“我会注意的,一定会保护好你们的。”王景。

“那可有劳了。”林逸。

话语间就来到了王景府上,王府。不过这和林逸想象的不太一样,他认为,王景怎么说也是暗部统领,府上应该也是很豪华的,可如今一看,却是很平常,门口连个看门的人都没有。

“这就是你府上?”林逸。

“是的,走吧。”王景。

“冒昧问一句,您官居几品。”林逸。

“严格来说,二品以下,都得敬我几分,我们都是直接听命于皇上的。”王景。

“那你这王府怎么看上去,如此寒酸?”林逸。

“这叫廉洁。”彭依萌。

王景不好意思的笑笑:“因为我们执行的大多数都是暗杀敌方将领或者是什么秘密任务,死了都没有人给我们收尸,钱对我们来说,真的不重要。”

“好官。”林逸拍拍他的肩膀,牵着彭于晏走了进去。

王景这王府真的是没怎么布置,大部分的五品官员都要比这豪华许多,就是有钱的地主,那也是比他这要好。一个前院一个后院,一个大厅,七八间房子,下人也就是一个做饭的厨子,两个丫鬟,两三个家丁下人,也就没了。

王景带着林逸三人穿过大厅来到后院,两个穿着黑衣官服的人守着一个上了锁的房间。

“就是这里了。开门。”王景。

“是。”一个拿出钥匙把锁打开了,推开了门。

林逸几人还没进去,就闻到了里面传出来的腐臭味。彭依萌母子赶紧捂住鼻子向后退了几步。

“这味道也太浓了吧。”彭依萌。

“这才是死人的味道。”林逸。

“娘亲我就在外面吧。”彭于晏。

“好。”彭依萌把丝巾围在了鼻子上来阻断一些味道,然而味道还是很重。

房间里面几个大桌子拼起来放着六具尸体都被一张很大的白布盖着和一张小桌子上放着一些遗物。王景走过吧白布掀开。

“这六人就是死者,三位大人的家属的尸体都放在衙门里面,这放不下。”王景。

“你们有查到什么吗?”林逸。

“我从他们家属的伤口找到了一个人,他使用的武器所造成的伤口和几乎是差不多的,现在我的人正在审问,不过,他却没有什么动机和时间。”王景。

“买凶杀人呢?”彭依萌。

“我们也有想过,不过他一口咬定和他没有关系。我们也没有任何证据。”王景。

“那么,你们知道这六个人之间有什么联系吗?”林逸。

“这不到。三位大人我们还了解一点,那三人,我们真的是没有什么头绪,都只是听说的。”王景。

“那你说说这三人有没有什么关系。”林逸。

“有什么关系我倒是不知道,同僚之间也没有听说过。我们也有调查过,不过,从我们楚国建立以来,这城门吏就在这里了,县老爷也是跟着皇上选拔过来的,那一品司徒大人,一开始是在别处为官,后来破坏了一个大案子,就提拔到了京都。”王景。

“什么案子?”林逸。

“罂粟之案。”王景。

“那是什么?”彭依萌。

“罂粟花又名鸦片花、大烟花、英雄花,花大艳丽,香气浓郁,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花之一。”林逸。

“花?这是什么案子。”彭依萌。

“罂粟花来源于罂粟科植物罂粟,由于罂粟是制造毒品的原料,因此罂粟花往往也被视为邪恶之花。所以历代皇上都下令不准私人种植,只有在一些没什么人的地方,由朝廷专门种植。”王景。

“既然是毒物,为什么还要种植?”彭依萌。

“是毒也是药,一些名医也用它们做药引治病救人。”林逸。

“没错,这王司徒就是破获了这样的案子,查获了大量的罂粟花,才被提拔上来的。”王景。

“司徒是做什么的?”彭依萌。

“协助尚书主管全国的财政监督、民政事务。”王景。

“这,那地位不是很高?”彭依萌。

“太傅、太师、太保为三公。秦不设三公。西汉初承秦制。从武帝时起,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被称为三公。汉武帝削弱了丞相的权力,大司马权越丞相之上。汉成帝时将御史大夫改为大司空,确立起大司马、大司空和丞相鼎足而立的三公制。 西汉末虽是三公鼎立,但仍以大司马权力最大。新莽时,沿袭了西汉三公制。东汉初仍设三公官,改大司马为太尉,改大司徒、大司空为司徒、司空。三公各自开府置官属。三公中仍以太尉居首位。汉光武帝虽仍设名位显贵的三公官,但实权渐归尚书台。和帝、安帝开始,外戚、宦官更迭专权。外戚窦宪、梁冀等,都拜为大将军,位在三公上。东汉末年,董卓为相国,居三公之上。建安十三年( 208),曹操罢去三公而又置丞相、御史大夫,且自为丞相,两汉时实行了200年之久的三公制,至此遂告终止。曹魏重新恢复三公之制。”王景。

“那不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能平起平坐的就几个人?”彭依萌。

“是的。所以皇上很重视这事。”王景。

“林逸,你是不是也知道这司徒地位很高?所以才来的?”彭依萌。

林逸点了点头,没有说话,只是看着那些尸体:“你们看这剑客的手。”

“手怎么了?”彭依萌。

“骨折,我们发现时,他已经死了,手腕也已经是骨折的了。”王景。

“这些人的衣服上都有灰和泥土,说明死前还挣扎过。”林逸。

“这剑客何人,武功如何?”彭依萌。

“听闻武功还行,人品还不错,就是好酒,每到一地都得品尝地方上的好酒。也是独自闯荡江湖好几年的人。”王景。

“这样的人手腕都被弄骨折了,那么凶手杀其他人不是很轻松吗?不然也不可能杀掉他们全家吧。”彭依萌。

“要杀掉一家人,还是司徒全府,先不说这司徒府有多大,有多少人,一旦有人冲进来杀人,定然就会有人逃跑。”林逸。

“可我们算过了,没有一个活口。”王景。

“那邻居呢?就没有听到什么?”林逸。

“他们只听见叫喊声和几声乌鸦的叫声,前后也不过一盏茶的时间就安静下来了。”王景。

“乌鸦?难道是偷袭我们的那个人?”彭依萌。

“有可能吧。”林逸走到小桌子边看拿起了上面的七筒:“这六个七筒就是在他们身边发现的吧。”

“是的。”王景。“你们知道为什么凶手会放个七筒吗?”彭依萌。

“我们分析是凶手一共要杀七个人。”王景。

“连续杀人一般都有提示,这样的人往往很自负。”林逸。

“只有抢先找到第七个人,把他保护起来,才能抓住凶手,可我们想不到这第七个人会是谁。”王景。

“首先得知道这六个人为什么会被凶手杀死,然后才能找得到这第七个人。”林逸。

“可就这样,我们也找不到啊。”彭依萌。

“再寻思寻思吧,毕竟这事他们查了这么久都没有头绪,我们一下也解不开。对了你们去那三位大人的家中查过吗?”林逸。

“查过,禁军去查过了,没有什么东西,所有的人都是在吃了晚饭后被杀,而且下手很快,估计一个人是不可能找到全部的人杀掉的。”王景。

“禁军又是什么组织?”林逸。

“重点是这个吗?”彭依萌。

“我就问问,说不一定以后遇上怎么办。”林逸。

“没错,要是查案的话,应该会遇到禁军的人,一开始这案子就是他们在查。禁军是由太尉统领的一只强大的部队,他的任务就是守卫京都,他们和衙门合作关系最密切,因为发生了案子,一般都是禁军和衙役一起抓人,然而运送的苦力自然都是衙役做的。而且禁军统领梁竹,号称十万禁军战力第一,神勇无敌。”王景。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