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拜师学艺

第二天,老乞丐便和唐天佑上路了,其实老乞丐心里非常想收唐天佑为徒,可唐天佑要去找馨儿,老乞丐要回道观,两个人就此别过,临别的时候,老乞丐给了唐天佑地址,让唐天佑找到或者找不到人都要去找他,到时候正式收他为徒,传他真正的道法。(搜读窝?.o.)

唐天佑开着车找了好几天,始终没有馨儿的消息,鹤发童颜的老者难道骗自己?唐天佑有点怀疑了,与其这么漫无目的的晃悠,还不如去找老乞丐,向他拜师学艺,指不定会有收获,打定了注意之后,唐天佑便按照老乞丐给他的地址,那个道观,在湘西一带非常有名,唐天佑开车直接到道观,道观香客络绎不绝,看来香火十分鼎盛。

唐天佑刚进门便被这纯阳观的恢宏气势的震慑到了,远远望去,仙雾笼罩,十米多高的巨大山门都用朱漆粉刷,山门正中间仙人道观四个描金大字,唐天佑很少去这种地方,他没想到在这荒山之巅,竟然还有如此气派的地方,便暗道:“气派,说不定这儿会有什么高人!”

唐天佑找了一阵子,也没有看到老乞丐的身影,正在唐天佑很是失望的时候,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臭小子,走路还是这么不小心,魂丢了呀!”

唐天佑大喜道:“师傅!”

老乞丐看见唐天佑也是一阵欣喜,没有想到唐天佑真的会来找他,此时唐天佑发现原来老乞丐坐在一张板凳上。前面还放着一个桌子,上面铺了张白布,印了一个大大的太极图案,两旁写着,看相、算命、配八字。

“您这是?”唐天佑一脸疑惑。

老乞丐双眼一番,道:“看什么,算命挣钱呀。你师傅我也要吃饭的。”

“原来你不是道观里的….你是在这骗人算命的算命先生啊?”

“怎么?不可以!”老乞丐没好气儿道。

唐天佑在旁边气的吹胡子瞪眼,老乞丐之前在他心中建立起来的高大形象此时已经轰然倒塌。唐天佑在旁边等了老乞丐一下午,老乞丐长的贼眉鼠眼。所以找他算命的很少,老乞丐见天色不早了,将工具一收。对唐天佑说:“回家。”

老乞丐住在离纯阳道观不远的一个小木屋里面,看上去年久失修,家里也十分简陋,就一张桌子和一张破旧的床,再加上一个箱子放些日常换洗衣服。

“人家算命看相的都腰缠万贯,你怎么住这...这么破旧的地方!”唐天佑道。

唐天佑不提还好,一提老乞丐顿时将手在桌子上一拍:“你这小王八羔子嫌贫爱富还是怎地?!”

唐天佑吞了吞舌头,自己有些理亏。不敢答话,老乞丐坐了下来,腰杆挺直。道:“我考考你,看你的资质怎么样。你知道奇门遁甲的总纲吗?”

唐天佑微微一笑道:“这个我知道,老早就烂熟于心了,阴阳顺逆妙难穷......”唐天佑摇头晃脑的背了起来。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明天开始抄老子的《道德经》,一百遍。”

第二天,唐天佑便在这里住下了,每天老乞丐出门算命,唐天佑就在他家抄老子的《道德经》,晚上。老乞丐也不让他闲着,拿出一堆黄黄绿绿的纸让他跟着他在纸上画,这样过了一个多星期,为你终于忍不住出声了:“师傅,你画的都是什么东西?”

“鬼符。”

“这个东西有用吗,是不是上次您用的那个?”

“不是,胡乱画的。”

“那这不是坑人吗?我不画,我不骗人。”

老乞丐停下了笔,道:“你知道吗,一张真正的符咒从选材到下笔到加持是一套很复杂的过程,就算是你师傅,一天也弄不了几张,这样乱画,反正也没有几个人知道,他们那些人,哪里知道真的假的,其实也就是买个心里安慰,你当他们真的靠着个抓鬼啊,听话,赶紧画,画的越丑越好,对了,明天你也别闲着,跟我去卖符。”

又过了几天,老乞丐似乎良心发现自己是唐天佑师傅的事实,把唐天佑叫了过来,要唐天佑把他的功课拿来检查,发现唐天佑尽管年纪小,但是抄的老子的《道德经》居然一丝不苟,没有一个错别字,难得的是,最后几天,老乞丐白天不是叫唐天佑去卖符了吗,唐天佑居然晚上不休息把一百份老子的《道德经》抄完了,心里对唐天佑的毅力不由佩服,心里对这宝贝徒弟心里又多了几分喜欢。

老乞丐弄来一盘花生米,一个人老神在在地在吃着,桌子上放着一根竹棍,眯着那对小眼睛很惬意地吃着,老乞丐欣慰看了看唐天佑,道:“你知道,天下道法,无非就是‘咒’‘符’‘印’‘器’四字,其根本都是凭丹田的一口真气,真气越足,威力也就越大,好好练。”

老乞丐喝了口水,润了润喉咙,道:“天下道法,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

这个‘一’便是上古女娲大神;

传说五千年前,女娲分别将‘太平经’和‘祝由十三科’传给黄帝与蚩尤,这便是‘二’;

而黄帝后辈便开始衍化出茅山、崂山、太平教、等等不同教派,而祝由则由‘祝由十三科’衍化成十三脉,但是五千年来,大浪淘沙,现存到今世的,黄帝一脉也就只有茅山、崂山和龙虎山寥寥数派,而蚩尤一脉则更是人丁凋零,且大多数在湖南,很少走动,再后来,溆浦王家发生了咳咳,发生了一些事,现在蚩尤一脉就只有魏、邬、方三家了。

祝由一脉与茅山等门一方面是由于各自信仰不同,几千年来便是相互厮杀,积怨甚深,但更重要的是是对道术最根本理解的不同。”

“最根本理解?”

“对,最根本的理解。就是对‘魂’和‘魄’的最根本理解不同,茅山认为人最根本的是‘魂’,而祝由认为最根本的是‘魄’。这也就是茅山道术中‘养鬼’和我们‘养尸’的区别。”

“再说下去就深了,以后你就会慢慢明白,其实,在道法中,不仅仅有道法的打斗,其实在道法核心理论的争论上,也持续了好几千年,到现在也依然没有结果。”

老乞丐见唐天佑听的十分感兴趣,索性将话题讲开了:“比如,‘阳身’与‘阴身’的争论。其实道法万变不离其宗,他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打破天地法则。”(欢迎您来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