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愿以青墨伴琴音

泰山之巅,人潮如海。

儒门大能以无上神通遮蔽的空间,今日面向整个华夏修士打开。

相关的部门在几天前便已经封锁了进入泰山地区的各大通道,普通人在近日无法进入其中,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千英会的顺利进行。

林梵和欧阳菁再次站在儒门的广场上,之前尚未修建完成的各类设施也早已完工。

儒门圣境,通往书山学海秘境的阶梯之处,设有一座高台,高台之上,入座五人,分别是儒门之中,才色双绝的琴姬,有书画双绝之称的孟浩然,棋道圣手天弈先生。

另有蜀山剑仙派六圣之一,有长夜星河之称的星河剑仙,许云辉,龙虎山当代张天师。

高台之上的五人便是此次千英会的主持者,清一色的六阶强者。

高台之下的广场上,分别散落着二十座擂台,擂台四周,便是参加此次盛会的各大世家门派的传人。

千英会分为初选,晋级和决赛三个阶段,初选历年以来都是擂台赛,由各大世家门派出三到五名代表与其他参赛势力进行逐一对抗,率先将对方所有参赛者淘汰的一方为胜,一方势力累计二次判负便为出局,也意味着失去了参加晋级赛的资格。

晋级赛的形式多种多样,通常由举办方和主持人商议决定,而决赛则是在晋级赛中表现最佳的二十名进行最后的决逐。

一曲悠扬的琴声响起,高台之上,几根透明的琴弦在琴姬的面前凝聚。

琴姬,为当代琴道的最高境界成就者,虚空抚琴,便是其琴道大成的表现。

虚空抚琴乍看之下,与灵符师的虚空画符相似,但这其中有着极大的区别。

灵符师三阶之后便可虚空画符,以灵力凝聚灵符。

对灵符师而言,其战斗的本质是以精神力沟通天地灵力具象化攻敌,而于灵符上沟画的符文只是一种媒介,使灵符师沟通天地之力的难度更低,速度更快,而作为媒介的灵符是实物灵符,还是灵力符文,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只是灵力符文摆脱了实物的限制,使灵符师的战斗更加灵活便捷。

虚空抚琴则完全是两个概念,熟悉音律的人都知道,就算同一种乐器,因材制的不同,存在年代的远近,呈现的音质也会截然不同。

就算是同一柄的乐器,经过不同程度的调试也会呈现出很大音色区别。

也正是因为如此,古代名器,名琴,万金难求,名器名琴的诞生可遇而不可求,即使是制造名琴的制琴师自己也难以复制。

一名琴师能够完全掌控自己手上的琴已是难得,而虚空抚琴则是完全脱离了实物,以意凝聚出的琴弦而达到对音色旋律的完全掌控,非琴道大家而不可为。

以琴道达巅峰之境,必然不会使自身所奏之音有所瑕疵,而以虚空抚琴者,已对琴器乐理的理解达到了极致,是否以实物为奏,都已经不会对音律的掌控产生影响。

在当世,唯儒门琴姬一人耳!

纤纤玉指拔动琴弦,阵阵轻盈灵动的旋律传出,空气中一个个青色的精灵浮现而出,有的犹如蝴蝶,有的形似飞鸟,所有的风之精灵环绕着飞舞,在精灵们围绕的中心,一名浑身青色的女子形态的精灵于场中翩翩起舞,细看之下,精灵的面容与琴姬如出一辙。

儒门琴道为沟通自然精灵之道,自然精灵的灵智越高,形态便越高等,而类人的精灵则是最高级别的存在。

而这类人形态的精灵对于同自己沟通的琴师会有着难言的亲切感,也会与琴师建立一种联系,随着琴师等阶的提升,类人的精灵形态也会发生改变,从最初的孩童之状,逐渐成长,到最后,与琴师的联系愈渐加深,会逐渐演化出与琴师相同的形态与样貌,而这个时候的精灵已经具有神鬼莫测的威能了。

随着琴姬演奏的推进,孟浩然突然提笔而起,虚空之中,一幅空白画卷展开。

笔锋渐行,空白画卷之中,一阵阵水波荡漾开来,高空之上,一轮圆月悬挂,散下柔和的光芒。

不知何时,琴姬的乐曲由轻盈灵动转为温柔恬静,四处飞舞的风之精灵也消散而去。

而在画卷之中,一名有美体态的蓝色精灵于水波中浮现而出,其神情体态,亦与琴姬一致。

蓝色的水之精灵于水波之上翩翩起舞,孟浩然笔锋一转,画卷已成,点点青墨又在虚空画卷之上化为一个个文字。

“……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这赫然便是曹子建的《洛神赋》,随着孟浩然于虚空画卷上落下文字,画卷之中的场景随之变化,而水之精灵的身上浮现一身汉庭宫装,蓝色的身躯渐渐有了白皙透亮的肌肤,宛若洛水仙子临世。

《洛神赋》中的优美诗句在孟浩然的笔锋之下演绎,配合着琴姬的乐曲,化为了现实的画面。

天弈先生一饮杯中之酒,叹了一口气,若不是当年琴姬师妹下山历练遇上了李剑轩,孟师弟与她走到一起,当真是珠联璧合,琴瑟和鸣,也未尝不是儒门的一段佳话。

孟浩然的心思深埋于心,未吐露半点,琴姬未可知,其他人亦无知晓。只是天弈先生一次去寻孟浩然,未见其人,于其案几上见一画卷而得知。

孟浩然也不知道天弈先生见过他的画卷。

画卷所绘,为一抚琴女子的背影,上题字:

点点相思潜踪迹,

愿以青墨伴琴音。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