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跨过山河来守护你

崔二两位太爷进宫也没避人,在宫里进来出去肯定有大臣看到。

秦尚书和礼部大人走在一起,二人就看到了,他们对陌生的两位老者好奇,以前没有见过。

他两人停下脚步,那两位老者也和他们点头示意微笑。

礼部尚书问他是不是认识的人,秦尚书说不认识。礼部尚书心想不认识你笑得满脸开花似的。

不过最近秦尚书割了肠子之后,见人就笑得满脸开花,生怕别人不知道他割了肠子还活得好好的,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吃了神丹妙药。..

这会知道了,原来那两位是崔家桑家两位家主,还是老侯爷的舅兄。

礼部尚书激动啊,首先想他和老侯爷有没有正面冲突,没有,他都是在家里鄙视老侯爷,只要正面没有发生冲突,他就去求见。

但是谁也没见着人,两位家主没住在归家,也没住在归家的别院,归侯爷是一问三不知,不在的还有老侯爷。

归闲静接到赐婚的时候,整个懵圈,父亲不是说招上门女婿吗?她还没消化上门女婿的事,又成赐婚了。

第一次接到赐婚是意外,那会大嫂二嫂同情地望着她,父亲跳脚在家里骂人。

这会一家人开开心心,父亲就差手舞足蹈了,高兴了一阵又放声痛哭,哭她母亲要是能见到就好了。

父亲还说一定要把这两道懿旨拿给她母亲看看,说完就要走。

归侯爷要跟着,归闲静肯定要跟着,她怕父亲太激动,年纪大最怕太激动,太兴奋,太伤心,太悲伤,搞不好就脑出血。

可是父亲不让他们跟着,说去找两位舅父一起去。

虽然归家人都知道他们在哪里,但是有人来一问三不知。

老侯爷拿着两个圣旨接了崔桑两位太爷去了归家祖坟,他跪在夫人坟前嚎啕大哭,哭夫人见不着闺女出嫁,哭两位舅兄亲自来看夫人,却是阴阳两隔。

给逝去的人上坟,丈夫给妻子跪下,妻子给丈夫跪下,弟弟妹妹给兄长姐姐跪下,很少有兄长给妹子跪下。

两位太爷站在坟前,没有像老侯爷那里嚎啕大哭,但也是泪流满面。

上了坟烧了纸,一顿哭诉,老爷带他们去了祖坟旁边的一个院子。

院子不大,几间房,院里有两棵树,一看就知道时常有人来住,不是荒芜之地,和时常有人来住的不一样。

老侯爷站在树下,摸一摸树干,一脸的怀念,“这是我和孩子他娘一起种的,当年我们说等我们老去之后,孩子来给我们上坟,我们两个就站在这看着孩子们,没想到她扔下我一个人。”

两位太爷这会相信妹子嫁给老侯爷没有气结于心。

老侯爷领他们进屋坐下,门窗都打开,看着外面。

“我闺女小的时候每次上坟都会跪在她母亲坟前好一阵子,抱她走,她说让她静一静。”

老侯爷捶着胸说道:“你们不知道啊,我的那颗心……”

这时候的老侯爷不是做假,他想起闺女小小年纪,沉稳的表情,说她要静静,他忍着眼泪陪着女儿。

“我闺女小的时候要学骑马,我心疼她,不让学,她就说要去母亲坟前哭一哭。

“就是那次之后我就在这盖了院子,孩子娘的生辰忌日,我都会来这里住住。”

老侯爷看向两位太爷说道:“除了你们,我没让别人进来过,我给孩子们说过,等我不在了你们想爹娘了,就进来给树浇浇水,给爹娘说说话。”

二位老太爷动容,老侯爷对妹子确实是情深意重,妹子没了之后没有续弦,还有这里的一切,这个可不是当时做戏能做出来的,树长成也得几十年。

“你们就在这住下,谁也找不到这里来,我带你们去附近转转,吃呢也在外面吃。另外两间屋子,被褥都是新的,就是住这里没有伺候的人,要自己动手。”

两位太爷知道老侯爷连儿女都不让进来,更何况是下人,他们虽然年龄大,但自己照顾自己还是可以的。

归闲静知道父亲带着两位舅父去了那个小院,她这回真的闭门不出了,没法出去,她是全城的焦点。

相对两个嫂子的欢天喜地,她沉默,沉默不是反抗,而是心情复杂。

她真的要改嫁了?真的要嫁给杨元?

要说她对杨元没有好感,那是假的,杨元对她的体贴、细心照顾,让她感到温暖。

以前没有想过改嫁,做好了后半生自己独过,等不能动了,两个儿子也不可能不管她。

以前卫五姑太太问过她,如果要重新选择嫁人,要嫁一个什么样的人。

她说要嫁一个互相理解互相扶持互相体贴的人。

在二老爷和她谈复合的时候,她想到现代一个博主说的话。

同频才能相吸,同趣才能同乐,懂你的人不用言语,不懂你的人百口莫言,有人捏着你的过往,不依不饶,也一定会有人跨过山河来守护你。

她那会还想,就算没有人跨过山河来守护她,她也可以自己跨过山河。

想一想,现在的杨元不就跨过山河来守护她吗?

虽然那会还不认识杨元。

如今局面已经这样了,她有何矫情的?

就算儿子在身边,她想两个儿子会觉得惊愕,会觉得突然,但,会尊重她的选择,哪怕儿子心里是愿意她和他们的父亲复合。

大哥说父亲为了她连赐婚都愿意接受,说父亲这么高兴是这几年的头一次。

归闲静这才知道赐婚是父亲的主意,她哭了。

虽然她什么都没有说,可是父亲看出来她对杨元的不同,父亲担心她为了儿子拒绝杨元,才愿意赐婚。

上次的赐婚是父亲心里的痛,为了她,让杨元和舅父进宫求了赐婚。

归闲静哭一场,不再纠结,二婚又如何?

她没违法,也没违反道德,全家人都为她高兴,她还矫情啥?

放开这些,她自己就没有一点欢喜吗?

有。

那个晚上杨元给她的依靠,不仅仅是肩膀,还有精神,有杨元在,自己好像没那么累,不用什么事都要一一操心过问。

去大同府去包头图,去辽东,每天起来,一天的行程和做事杨元都安排好了。

有什么事杨元和她商量,听从她的建议,没有说你啥也别管听着就是。

她不就是渴望这样一个人生伴侣吗?

杨元长得秀色可餐,大嫂说称得上是貌美如花,一个不丑还貌美如花的,对你体贴的,你也喜欢的,有什么犹豫的?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