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3 章 不给面子

孟玉兰还记得之前孟厚文可是要把煤老板的女儿介绍给孟厚德的, 结果孟厚德没同意。

现在孟厚文自己倒是和那个女的搞在一起了。

看来蝴蝶效应产生之后,一切都不再按照以前的轨迹走了

孟芳说,孟厚文的老婆闹翻了天,把他很多事都捅了出来, 他现在正停职在家, 说不定职位都要没了。

还帮赵思静呢, 自己都顾不上了。

她以为孟玉兰肯定知道这件事,还让她去找孟厚文。

可是孟玉兰也是第一次听说,

孟芳脸色不好看, “你大伯现在自己都是四处求人, 我们怎么好去麻烦他。”

孟厚德惊讶地说:“怎么会这样,这……这可不是小事。”

“可不是吗, 但是我们也没人能帮到忙。”孟芳咬着牙, 转眼看到了孟煜树, 她气恼地说:“哥, 你说你养个陌生人都养半年了, 现在怎么连给你亲外甥女点事做都不愿意。”

时间门过得真快,一转眼, 孟煜树在孟家已经半年了。

之前还能搪塞敷衍孟芳, 现在孟芳当然知道, 这根本不是什么亲戚,就是个来历不明的陌生人,他们对个陌生人都比对自己家人要好。

孟芳的话让孟厚德很是尴尬,一时不知如何反驳,

可是孟玉兰可不会,她直接就说:“陌生人也比白眼狼好,亲外甥女也不一定比他靠谱, 而且小树现在就是我们的家人。”

孟芳瞪了眼孟玉兰,“我跟你爸说话,你这孩子怎么老爱插嘴。”

“我现在毕业了,我们家是我当家做主,这件事我爸说了不算。”孟玉兰的声音清脆悦耳,说的话更是掷地有声,不容反驳。

孟芳神色一变,一脸愕然地看着孟玉兰,又看看孟厚德。

“哥,你倒是说句话,这点小事,你都做不了主了?”

孟芳很惊讶,她知道孟厚德宠孟玉兰,但是不知道,孟玉兰在家里这么猖狂,话语权全是她的了?

“这个确实要听兰宝的,而且我们确实要去沪市了,兰宝去上大学。”

“那……大不了就让思静跟着你们上沪市。”孟芳脱口而出,她也没想清楚,但是说出口之后,她却觉得这个主意也不错。

哥哥一家去沪市,肯定会越混越好,让女儿跟着去,先不说给多少钱,但至少能包吃包住,也省的在家闲着好,而且沪市多好的地方啊,跟着去见见世面也是好的。

“你们什么时候去,我就给思静收拾东西,让她和你们一块。”孟芳说着说着,眉飞色舞起来,看了眼女儿,母女俩用眼神交流。

赵思静当然想跟着去,那可是沪市,于是兴奋地点点头。

孟玉兰暗暗无语,她沉下脸,并不给面子,“小姑,我们没打算让思静跟我们一起,在海市不行,去沪市更加不行。”

孟芳和赵思静脸上的欣喜瞬间门僵硬。

“玉兰,你这话什么意思,都是一家人,你妹妹跟着又怎么了?”孟芳的声音抬高。

孟玉兰眯着眼笑了笑,“没怎么,可我就是不想。”

哪有那么多为什么,凭什么要去解释。

不想就是不想。

理由有一千个一万个,也没必要说那么多。

因为对于孟芳她们来说,不管她的理由多正当,她们也会觉得是借口。

还不如直接说就是不愿意,省的白费口舌。

当然,她这样说,把孟芳和赵思静气得够呛。

孟玉兰可不在乎,她现在不需要讨好她们,也不需要看她们脸色,就算是亲戚,前世她们可没对她好过,凭什么她要以德报怨呢。

“姐,你怎么这样?”赵思静刚刚已经开始幻想自己去沪市之后的生活了。

结果孟玉兰冷淡的话,一下子将她拉回现实。

“舅舅!”赵思静只好看向孟厚德,寄希望于孟厚德说句话反驳孟玉兰。

可是孟厚德刚要说话,孟玉兰就淡淡一句,“我们去沪市,什么都没确定,根本不需要请人,自己赚不赚钱都不好说,带上你干嘛,更何况,我住学校家里就只有我爸和小树两个男的,你一个女孩子住哪?方不方便?”

这话是解释给孟厚德听的。

主要是这事儿是孟芳突然提出来,孟厚德也有点反应不过来,一开始没想到那么多。

他自然是听孟玉兰的,可是外甥女期待的眼神也让他为难,一时间门不知道要怎么说。

孟玉兰的话终究是让他理智了许多。

“思静,你还是再找找别的工作吧,舅舅去沪市自己都没着落呢,不好答应带你去。”

赵思静见希望落空,瞪了孟玉兰一眼,然后失落地低下头,等也不等孟芳,转身就跑了。

孟芳回头骂骂咧咧了几句,然后赶紧去追。

……

她们走后,屋子里终于安静下来。

孟玉兰当做无事发生,好像刚才没人来过,她又继续收拾东西。

不过她忽然想到点什么,看向孟煜树,轻声说:“小树,你帮我把我柜子里那本笔记本拿来。”

孟芳和赵思静来了之后,孟煜树就一直没说话,因为刚才那情形,他不适合插嘴。

孟玉兰担心他听了孟芳的话,心里不舒服,但是这话也没必要挑明了去说,她相信孟煜树是个懂事也会想事的孩子。

“嗯。”孟煜树确实没有放在心上,他不在意外人的看法,只要在这个小家里,他们开开心心就好。

他感恩孟玉兰和孟厚德对他好,他也会努力报答他们。

孟玉兰的东西不多,但也装了一个大包一个小包。

这次孟厚德送她去沪市,两人坐在车上,刚进沪市,还没到车站,孟厚德就被繁华的沪市给吸引住了。

虽然海市发展还不错,但是和这里比起来,也差得远了。

比广市更是繁华,市中心的高楼大厦层层拔起,街上的车川流不息,路上的人也都穿着打扮时尚洋气,很多人都拿着大哥大,骑着摩托车。

下车后,孟厚德有些畏手畏脚,不知要往哪边走。

而来过几次的孟玉兰就成了带路的人。

她领着孟厚德很快坐上了公交车,在学校附近找了个宾馆办理了入住。

这次先住两天,也许这两天就找到合适的租房了,要是没找到,那还能再续房。

正值十二点,日头挂在头顶,晒得人发慌。

孟玉兰嫌晒,不愿意走远,就问了宾馆的前台,“这附近有没有什么好吃的店?近一点的?”

前台是个二十岁出头的女孩子,看起来十分爽朗,扎个马尾,听到孟玉兰的话,就笑着说了句,“马路对面有一家面馆,我总去吃,味道不错。”

听嗓音,也是外地人。

孟玉兰朝她笑了笑,“谢谢。”

前台愣了一下,刚给孟玉兰办入住的时候,就觉得孟玉兰漂亮得让人惊艳,但她脸色一直恹恹的,以为她很高冷,看穿着打扮也很时髦,前台就没和她搭话。

这会儿,孟玉兰朝她笑,她感觉像是在这炎炎夏日里,吹来一阵凉爽的风,整个人都心旷神怡,心田清透又舒适,哪哪儿都是说不上来的开心。

“不客气。”前台大声回了句。

孟玉兰看向孟厚德,“爸,那我们就去吃碗面好了。”

前台听到孟玉兰要去自己推荐的面馆,连忙又说了句,“那家的阳春面和大肠面最好吃,大排面也是招牌,吃这几个准不会错。”

孟玉兰:“好,我记住了。”

她回头朝前台点点头。

孟厚德容易出汗,出来走几步,额头就冒汗了,从口袋里拿出纸一边擦汗一边张望,“这沪市还真是哪哪都是高楼,这么热,外面还这么多人呢。”

“是啊。”孟玉兰倒是不怎么出汗,白白净净的脸上被晒得有些红晕。

两人过了马路,很快就到了面馆。

这时候人很多,还要排队。

旁边虽然也有其他吃食店,但是两人没换地方。

前台妹妹推荐说好吃,又有这么多人排队,那肯定味道不会差。

父女俩都是嘴刁的,毕竟孟厚德自己的手艺就超出普通饭店的厨师了,普普通通的食物,真挑不起两人的食欲。

更何况,走到门口,就能闻到面馆里飘出来的阵阵香气,骨头熬成汤的味道还有手擀面条的清香。

“就在这等等吧。”孟厚德也饿了,早上吃的那点东西,早就消化了。

“行。”孟玉兰也是这么多想的。

门口的屋檐下已经有不少人在排着队,太阳晒着这边,叫人心烦。

站在孟厚德和孟玉兰前面的是一对中年男人,正在聊天。

“这股票一下子暴涨,这几天涨个不停,我们单位有两个前些天刚卖光,肠子都悔青了。”

“是啊,我家表叔的儿子也是,上个月跌得那么惨,就全都卖了,谁知道这个月忽然一下子就暴涨。”

“1号出的政策,到了五号,飞一样地往上涨,要是刚出政策就去买,现在也能赚个钵满盆满。”

“谁知道啊,我听说隔壁邻居买了,早知道我也去买点了,现在涨这么高,可不敢再买,要是过几天又跌了呢。”

“我看也是,现在又太高了,股市瞬息万变,政策出来说不定就是救市,要是救着救着又崩了呢。”

两人都是跃跃欲试,又担心的样子,聊了几句,就换了话题。

孟厚德听了,也想到赵思静她爸爸买股票的事儿,低声和孟玉兰说:“要是你姑父晚些再卖,说不定也能回本,不至于现在亏成这样。”

“这个谁知道呢。”孟玉兰淡淡地说。

再过几天,股票还会爆涨,现在才刚开始。

到时候,又会有一群人害怕股票会跌又抛掉,七月份才几个亿的成交量,这个月一下子就升到100亿。

这种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叫人害怕。

牛市会持续一个多月,但是过了这段时间门,又会跌。

很多人沉不住气,涨一点赚了一点就赶紧卖掉了。

还有些人贪心不足,等开始跌了,又舍不得卖,心里想着,以前那么高,一千多点都没卖,现在肯定不能卖,要等到再涨回去再说。

结果呢,股市一路狂跌,跌了一半有余,不仅不赚钱,又再次被套死。

股票这个东西,能赚钱的总是少数人。

不像是前些年了,只要买就会赚。

她也就玩这一次,因为她记得这次股市危机和救市的时间门。

之后的她也就了解一星半点,不会再去尝试了。

等到月底,她就把手里头这些股票全卖掉。

保守估计,也能赚个几十万吧。

几十万放在现在,多多少少也算是小小的暴富了一下。

只是这才只是一个开始,孟玉兰的野心不止如此。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