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月清江醉少年第30章曹孟德

《三国演义》作为中国第一部历史题材的长篇章回体,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书中对曹孟德这位关键性人物的形象塑造可以说是栩栩如生,在罗贯中的笔下,曹操的性格是既丰富又矛盾的。

作者既展现出了曹操的智谋机警和远见卓识,也表现出了曹操奸诈狡猾和嗜血残忍的一面;在《三国演义》的全书当中,曹操首先是——“古今奸雄中的第一奇人”;然后才是东汉末年的一位著名的权臣,三国时代曹魏政权的奠基者,同时也是一位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建安文学事实上的开创者和诗人,但生活在1700多年后的我们尤其须要警惕来自作者罗贯中本人所持有的那种传统意义上的“尊刘贬曹”的狭隘主义思想的束缚,去真实和客观的感受那灿若银河的浩瀚历史!

在林墨看来,曹操首先是一位非凡的谋略家,也正是在他的不懈努力之下才为“汉地九州自三国以来的再次统一”创造了条件和打下了基础。

回到家里后,林墨又浏览起了有关于三国的书评和记载,他尤其想要了解到国外是如何看待历史上的三国时期以及这部名扬天下的《三国演义》的。

“日本是于1689年1692年翻译和出版了《三国演义》,当时正值日本的江户时代。《三国演义》也成为了第一部被全文翻译成日文的外国。”

“到了日本的战国时代,三国演义里的故事已经是家喻户晓了,在日本很多民众的心目中,刘备,关羽和张飞他们所创造的传奇是可以去媲美丰臣秀吉以及织田信长等了不起的人物的”......

林墨的父亲是金庸的书迷,林父也曾经对他讲起过《鹿鼎记》里的韦小宝虽然不认识字,但通过戏曲舞台韦小宝也了解到了一些历史上的传奇和演义......

在罗刹国韦小宝去协助索菲亚夺权时,他首先想到的便是“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历史桥段,然后才是康熙曾经对他所说过的多尔衮在担任摄政王时的事迹。

通过览阅古籍(白话本),林墨了解到——“曹操少年时机警过人,十岁时在家乡击退过鳄鱼,但他的行为却是放荡不羁......曹操的叔父曹炽多次在他的父亲曹嵩面前批评曹操,曹操得知后很是不满。

一次在曹炽经过时,曹操突然装作中风,曹炽便急忙去找曹嵩,当曹嵩赶来时,曹操却是一切如常,并且对曹嵩说自己本来就没有病,因叔父曹炽对他怀有偏见,所以就故意地在诋毁他......

从此以后,每当曹炽再去告曹操的状时,曹嵩便不再相信他的话了......

而且曹操还伙同袁绍一起去偷过新娘子,这些行为都为世人所不齿......但桥玄和李瓒等人却认为曹操是非常之人,将来一定会去安定天下......

果不其然,曹操入朝之后的一系列作为...从反董起义,收众山东再到挟天子以令诸侯,平张绣,擒吕布,伐袁术,败袁绍,马踏塞北以及剑抵辽东......

赤壁大败之后,曹操开始了励精图治并且在此期间平定了西凉,虽然未完成夙愿但就其治下的广大北方而言,相比于东汉末年的国难危局来看却是由乱入治的开始。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