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外线突破(求订阅!)

掌声稍停,马铮示意大家安静,而后说道:“作为军人,我们的使命确实是在战场上厮杀,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能眼睁睁的看着老百姓在生死线上挣扎!所以只要我们还有一个人在,那就要确保这十一万百姓的安全!”

“是!”众人齐声答道,声音震天。

“诸位,我打算将所有的灾民分区安置,这样集中起来问题太多了!”

接着马铮继续说道:“眼下十多万人聚在一起,不但不便于管理,而且太过于集中,很容易引起小鬼子机群的注意。一旦被狗日的当成咱们的军队的话,必然会派航空兵前来轰炸的!”

“所以,为了更好的保护这些灾民,我打算将这些百姓分批分区安置。”

话音刚落,就听欧阳武开口问道:“军座,您的这个分区安置是咋个做,我们各师旅要怎么配合?”

马铮当即说道:“我打算将十一万人分成十一个万人队,然后将他们分别安置在全县地形比较高的地方。而你们三个野战师每师负责三个万人队,剩余的两个万人队则是由军部以及骑兵第88旅负责!”

“军座,您说的负责指的是什么?”

“就是你们理解的那样,那些灾民的吃喝拉撒以及安全问题你们都得负责,我的底线是,绝对不能饿死人,一个都不行!”马铮道。

几个师旅长顿时有点懵了,三个万人队那就是三万人,就等于他们一个一万多人的步兵师就要负责三万闲杂人的口粮,这压力不是一般的大。

“军座,这安全问题我们都可以承担,但是这么多人的口粮怎么办?”

“是啊,整个太康县大半的地方都被泡水里了,去哪里整粮食?”

“咱就算是拿着现大洋也没地方买啊!”

马铮淡淡地说道:“我要是有办法还要你们干嘛?”

这时,王铁汉突然起身说道:“军座,三个万人队我们师接下来了,但是需要您放权!”

“什么权?”

“作战指挥权,既然太康县内筹不到粮食,那我们就只能向外线发展了,所以需要您授权我们,不能卡我们的脖子!”

马铮点了点头说道:“叫你们来的第二件事情便是这个,内线确实很难筹集到粮食了,所以我们只能到外线寻找解决的办法。”

接着马铮继续说道:“根据情报部门收集到的情报显示,拓城、鹿邑、归德等地的日军都在收缩兵力,我们当面的敌军主力已经撤到了亳州,而在太康与亳州之间只剩下少量的鬼子兵了,这对我们而言确实是个不错的消息!”

“军座,您的意思是咱们出兵拓城、鹿邑等地?”王铁汉道。

马铮摇了摇头说道:“不是,连小鬼子都没有的地方,我们就算拿下来也不会有多少粮食的。”

“那您的想法是?”

“亳州!”

“亳州?”

“对!”

接着马铮继续说道:“亳州作为日军在皖北的战略要地,这里驻扎有日军第9师团的一个完整的步兵联队,之前更是日军第13师团以及第九师团的后勤基地,这里必然会囤积有大量的物资。”

“更为重要的是,这次水灾并没有影响到亳州,且这里还是皖北最重要的粮食生产区,即便是日本人手里没粮,地主粮商手里也不缺粮食!”

“军座,那您打算怎么打,缴获的粮食又该如何分配?”石勇峰当即问道。

马铮当即说道:“我打算从你们三个师各抽调一个团,辅以骑兵旅以及军部直属部队,组成一支东进支队,而后趁着第一战区反攻豫东的有利时机,绕过拓城、鹿邑等地,突然对亳州城发起突袭。”

“至于缴获的物资,按照出兵多少平均分配!不足部分,再由你们各师旅补齐!”

“是,保证完成任务!”

“好了,散会后,你们各师旅都商量一下该如何安置那些灾民。今天下午开始正式划区分片儿!”

“是!”

.........

日落西山,暮色降临!

整个灾民聚集点开始热闹起来了,按照马铮的命令,各乡镇的灾民都在有威望的族老们的组织下集结了起来。

接下来,他们要在各师旅的协助下进行转移。

毕竟这么多人聚集在一起实在是问题太多了,就拿最简单的吃喝拉撒睡来说,问题就不少。

尽管马铮从一开始就意识到了安全卫生的重要性,因此在营区挖了大量的旱厕,同时也要求所有的灾民,不管是拉屎还是尿尿,都必须进厕所完成。

但是,在这些老百姓眼里,部队的要求实在是无礼,在他们看来,拉屎尿尿这种事情只要避开其他人就行了,哪里不是拉撒,有必要整的这么麻烦吗?

其次是安全问题也相当的突出,要知道日军虽然撤了,但是他们还有大量的航空兵,要是他们发现了这边的情况并进行轰炸的话。

这么多人怎么可能及时转移,而来不及转移的话,后果便是重大伤亡!

与其寄望于日军良心发现,部队平民下手,还不如尽早将他们分散安置!

天刚刚黑,估计日军的航空兵不会出来之后,灾民们开始向预定区域转移。

十多万人的大转移,比之前徐州城六十万大军突围更加的麻烦。

这些人牵家带口,有的甚至于还牵着骡马牛羊等牲畜,不但速度慢,而且极易引发混乱。

好在是晚上转移,有的是时间,还不怕小鬼子的航空兵来找麻烦。

用了足足十多个小时,终于在天亮前将所有的百姓都转移到了其他地方。

看着营地里仅剩的两三万老百姓,马铮忍不住松了口气!

只要接下来的时间能弄来大批的粮食,太康县的这些灾民就算是保住了。

于是乎,在将灾民分散之后,马铮便带着几个团的主力离开了太康县,直奔皖北的亳州而来。

而此时,由于黄水泛滥,华北方面军随即停止进攻,组织援救,并对部队在黄泛区以东进行了部署。

因作战中止,6月15日,大本营令从关东军调来的混成第3、第13旅团,从兰封以东的野鸡岗乘火车返回东北。

与此同时,稔彦亲王的第2军指挥所前移至归德(商丘),指挥地面、水上、空中部队进行对泛滥区部队的救援。

随后,第二军司令部于6月19日对在豫东、皖北之部队,重新进行了部署!

首先是令第108师团北返第敌军,并命令第14师团向开封、兰封一线前进,接替第108师团空出的防区,对铁路及沿线地区进行守备。

令第16师团驻守杞县、睢县、宁陵,并对当面的中国军队进行警戒。

第5师团主力位于夏邑、会亭集、永城附近!

同时,第二军还兼指挥第九师团位于柘城、鹿邑、亳县、涡阳附近的第36联队。

日军这一部署,主要是为了增强在这一带的陇海路以南、津浦路以西之警备,以保护这两条战略交通线与沿线之战略要点和巩固华北方面军之南部防区。

华北方面军这一部署,直至1944年4月中旬大举进攻河南之前,除部队番号有朔变动外,其部署态势基本没有改变。

以后,日军为了使开封与新乡构成铁路联系,在开封以北的和尚庄新建了铁路桥梁越过黄河,并铺通了由开封经和尚庄及黄河以北的荆隆宫、太平镇、阳武、小冀,与平汉路北段接轨。

而至此,日军此次南北共进的战略进攻才算是彻底的结束。

此战,日军以8个师团又4个旅团的兵力,经1个月的作战,付出了约两个师团的伤亡代价侵占了徐州,打通了津浦铁路,使华中、华北、东北相连,为其继续扩大侵略,造成了暂时的有利条件。

而中国方面的第5、第1战区,在徐州附近,以有利的地形,组织大部队进行抗击,迟滞和消耗敌人,重点打击了 敌第5、第10、第14师团,给日军造成了巨大的伤亡。

并始终避免被迫与日军进行战略决战,最后逐步安然转移至外线,避免了主力被日军全歼,为今后的持久抗战创造了条件。

所以这一仗中肯的来评价的话,日军是在战术方面取得了重大胜利,而国军则是保住了基本盘,等于是在战略上占据了上风。

只是,不管是日军方面还是国民政府都没有注意到,一场风暴即将在皖北降临!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