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解决关键难题我出名了

老杨也很烦何雨柱,听说何雨柱要离开,正巴不得他快走,迅速批准了申请。

于海棠听说何雨柱要去阳澄湖,怕自己独自在厂里,被杨为民欺负,干脆也打了申请,说是作为厂报记者,随同前往支援前线。

“有记者?这是个表现的机会!”

刘海中,刘光天,刘光福三个官迷,为了沾老大的光,也随即跟着去了,当然许大茂也少不了跟来。

轧钢厂的土建队来了200多人,带了一车皮的工具,与何雨水前后脚抵达。

何雨水第一次出京,坐上了绿皮火车,虽然不很舒适,但在这时代已经显得非常高档和时尚了。

许大茂松了一口气,总算摆脱了许张氏的纠缠,可以安安心心放松一下心情,搞几个村姑了。

阳澄湖属于常熟地界,此时正以《芦荡火种》而全国闻名,也就是京剧《沙家浜》的前身。

接待人员将他们引向一座村庄,何雨水正在那里给一群大着肚子的患者打针。

乡长接待了何雨柱和刘光齐一行人,给何雨柱指了指流淌着的小河沟。

这里小河沟很多,要在所有小河旁边开挖另一条河沟,然后用挖出的土,将原有河沟全部填埋,

何雨柱惊叹,这简直是移山填海的工作量啊!

此外,村里还要建立集中厕所,粪便要集中销毁,不能在家随便上厕所。duwo.org 比奇小说网

乡长握紧拳头道:“我们乡发誓,一个半月内,一定要把全部沟渠修成!”

刘光齐擅长,提出了许多合理意见,提出了合理的水力梯度的建议。

在乡长的主持下,来自中医研究院的医疗支援队,和来自轧钢厂的土建队,商议消灭血吸虫的具体方法。

何雨水细声细气,代表东直门医院的医疗队首先发言:

“大家好,我叫何雨水,我来讲讲我们重挖沟渠,消灭血吸虫的原理。”

“这次重修沟渠,并不能保证新修的沟渠里,完全就没有钉螺。钉螺还会有,只是减少到了可控的程度。”

“那么如何灭绝钉螺?就需要加快沟渠水流速度,”

”当水流快速流动的时候,钉螺没有机会交配生崽,钉螺就会断子绝孙!”何雨水斩钉截铁地道。

“而钉螺是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血吸虫只有在钉螺身体内才能发育,然后趁机钻入人体。”

“只要钉螺断子绝孙,血吸虫自然灭绝。”

何雨水发言完毕,娇弱地看着大家,但除了何雨柱鼓掌,直呼这招实在很妙,实在是稳准狠,其他人都沉默不语。

乡长道:“这个,雨水说的方法倒是不错,但雨水你没修过水利吧?我觉得,你们医生想的这个办法,行不通呀。”

行不通?何雨水睁着大眼,眨巴眨巴,好像很委屈。

乡长沉声说道:“我虽然没上过学,但也知道沟渠不能修成又陡又深了,而要修得越宽,流速慢些才好。”

“但,那样钉螺过不久就要繁殖了啊!”何雨水着急道,觉得乡长他们很不通人情。这么好的方法,怎么不用呢?

乡长黑着脸,有理说不清楚,道:“反正就是不能那么修,没有这个修法,祖上传下来的,不会错的。”

刘光齐道:“这个,我支持乡长的看法,”

“你们医疗队当然是好心,提出的加快水流的方法,实在很切中要害,但遗憾的是,与基本水利常识相矛盾。”

“原则上,沟渠绝不能太陡,否则水流流速太快,会冲刷两岸泥沙,让沟渠堵塞。”

“我们修水电站,苏联专家为了提高发电量,就把落差修得太大,结果导致高速水流带来更多泥沙,泥沙直接填满了水库,不但无法发电,甚至还可能引起洪灾。”

“所以雨水,你们医疗队提出的这个方法,本身就是违反水利修建原则的!若是这样做,后年也许消灭了钉螺,但也可能让庄稼都失去灌溉的。”

何雨水哑然,没想到实际情况这么复杂。

双方争执了一天,谁也没有说服谁。

何雨柱前世毕竟是土木老哥,多少学过一点水力学,

贝努力方程之类的基础知识还比较清楚,觉得刘光齐说的太绝对了。

乡长听得直摇头,自己老婆也大了肚子,都不知道是怀了孩子,还是一肚子虫子,心里烦得很,他也不知道听谁的才对了。

何雨柱觉得,这样没头没尾的争论要赶紧停止,他清了清嗓子道:

“雨水,光齐,你们别争了,你们双方都有理,所以,我们遇到的就是真正的矛盾!”

“老人家的矛盾论告诉我们,矛盾是广泛存在的,但不是不可以解决的!”

“咳咳,光齐啊,你到底会不会计算水流速度,能不能根据实测条件具体算一下?”

刘光齐脸一红,道:“论施工我还可以,但这个水流速度计算我快忘了,而且,医疗队根本没有提出计算条件啊!”

何雨柱道:“你都没有计算,怎么知道不行?”

“我觉得,雨水他们也要提出,叫钉螺不能繁殖的具体水流速度,”

“而我们,就按照这个速度,去设计沟渠,这才是有条理的工作方法!”

何雨水跟刘光齐眼前都是一亮,自己争来争去的东西,何雨柱三句两句就安排明白了!

当下,何雨水打电话给燕京,询问具体的水流速度,而生物学家紧急测试之后,告诉了何雨水答案。

刘光齐这几天测量了附近水文情况,标高等,估算了土方量。

用何雨水提供的数据,又经过一番计算,得出了结果。

何雨柱看了一眼,觉得不符合常识,帮他校正了一遍,发现他好几处错误,最后终于得出合理的结论。

何雨柱道:“我们只要修得比平常陡一点点,把河岸多夯实一下,就不会发生堵塞现象!”

乡长欣喜,马上组织人手,与轧钢厂的施工队伍一起,领取了轧钢厂送来的精钢铁锹和铁镐。

一群壮工如下山猛虎一般,拼命抡动各式工具,领头的喊着号子一起刨地。

何雨柱就在附近做饭,正是秋天,阳澄湖大闸蟹处处飘香的季节,

一串串螃蟹穿着草绳,何雨柱每天蒸煮几千只大闸蟹,蟹香肥美,让人垂涎欲滴。

于海棠每天掏螃蟹壳吃,不亦乐乎,平时就对着大喇叭放歌,给工人播放激励大家劳动的歌曲。

她出来的时候没带留声机,所以只有自己引吭高歌了,工地成了她专属的个人演唱会现场。

《希望的田野》《我为祖国献石油》《***之歌》《康定情歌》,一首首歌曲都被于海棠以女高音演绎到了极致。

工程进行得以夜继日,所以晚上于海棠也在高歌,看着何雨柱唱着“月亮走,我也走,我送哥哥到村口”,十分投入和动情。

冯宝宝拿着锤子,很暴力地敲碎蟹壳,煮成了一锅锅蟹壳粥,

在几十个援助项目里,何雨柱的项目是进度最快的。

当别的医疗队和施工队,还在彼此争吵不休的时候,何雨柱都已经动工一星期了。

炼焦厂的施工队,798电子厂的援建队,还有燕京各式各样的建筑公司,铁道兵等施工队,听说轧钢厂队伍进度最快,纷纷派人来取经。

很快,所有燕京来的支援队伍,都来何雨柱这里蹭经验,

这下,是一个意外之喜,因为何雨柱一下子就认识了许多厂子的基建干事,还有施工队长。

“何队长,你快来帮我们算算,我们的水力梯度取多少合适?”

“对呀,我们这个乡太难了,我老婆要生孩子了,可我一个月啥也没干,我老婆生孩子我都回不去啊!”一个戴眼镜的工程师哭喊。

“何大哥,我是青年鲁班突击队的,我们真心不会干,就指望您援手了!”一个壮工骄傲地道。

“你是青年鲁班突击队的?你是李三辈那个建筑队?”何雨柱睁大了眼睛。

“对,这次支援江南,李三辈队长一个人承担了十个乡的开挖工作,太忙了,所以不能亲自前来取经。”壮工道。

何雨柱知道,李三辈是电影《青年鲁班》的主角。

这个人懂的都懂,龙国的土木行当,是把他当祖师爷供奉的。

因为李三辈的贡献实在太大。

在李三辈之前,我国的建筑工人里的技术担当,实际就是略懂尺寸的粗木匠了,因为瓦工抹灰工他们更不懂了。

所以建筑队里,粗木匠除了做木工,还兼当今天的技术员。

但粗木匠也只有勾三股四弦五,方五斜七,圆三径一这种不准确的口诀。

勾三股四弦五当然是对的,但方五斜七,误差可就太大了。

大家都知道,正方形边长是1,斜边是,

方五斜七推算的话,边长为5,斜边该是,而不是7.0,有3%以上的误差。

圆三径一更可怕了,小学生都知道圆周率是3.,90年代还有学生能背到一千位,一万位,在电视上表演,还有几千高中生一起一齐喊圆周率的,跟喊山似的,足见老百姓对圆周率的魔性迷恋。

有人很奇怪,祖冲之不是早就发现了圆周率?

事实是,祖冲之的圆周率,不但跟老百姓没关系,

连干活的木匠,都不知道圆周率为何物!

木匠的圆周率是,然后小数点以后的全靠个人经验,但再好的木匠,误差最少也有1%。

这要是机器,1%的计算误差肯定就无法接受了,这误差太大了,根本安不上。

但好在我国古建是榫卯结构,构件之间都是互相拼插的,能弥合这个误差。

但到了现代,盖混凝土房屋需要支木模,模板可没法拼插,下料长度就成了大问题!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