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偶遇

“你有没有看到……”康王想问玉竹的下落,又临时停住,改成了自家刚认回来的大哥:“大殿下从哪里走了?”

小太监满脸堆笑地指了路,康王犹豫了一下,回头看看殿内。

燕青也摆脱了身边的武官,快步出来。见康王站在路口,他走了过来。

“殿下从这边走了,”康王有些犹豫,不知道该不该告诉燕青这事,这家伙不会闹出什么事来吧?

想了想,康王觉得这两个人做事都很有分寸,应当不会有事的。他对萧岸锦此人也有些了解,那个人自持身份,不可能做什么不合规矩的事。

以萧岸锦以前的身份,当真是可以无所顾忌的,但在那个时候他除了将玉竹强掳来为亲人治病,在其它方面,一直算是谦谦君子,对玉竹极为尊重,从不逾矩,现在有了皇子的身份,他更不可能做出别的什么了。

想到这儿,康王索性甩甩袍袖,朝着另一个方向去了。

宫中各处都点缀着造型各异的彩灯,流光溢彩的宫亭楼阁中,处处可见宫人们蝴蝶般的往来行走。

如今皇后死了,后宫中暂时算是安定下来,方才在宴席上,康王看到母后的气色也好了许多,这让他放心不少。

也许不久的将来,他就可以实现少年时的理想,一骑马一把剑,一个人走天下了。

一边想着事情,康王的眼睛无意识地扫过远远近近的灯火,忽然眼前一亮。

不远处的灯下,一个少女正抬头观赏着挂在树上的灯笼。灯光下她抿着红唇,神情专注认真。

这不是乔昱的女儿么?康王记得,他曾在上元节的灯会上见过她的。

少女显然没有感觉到有人在注视着她,她的心神都放在眼前的灯上。

康王故意加重了脚步,轻咳一声,见少女转头看他,才慢慢走了过去。

四目相对,乔蓁认出了来人,面色微红,屈膝施礼。

“臣女乔蓁见过王爷。”

她还记得他。康王心里有些莫名的高兴。

康王笑着还礼,示意她不必客气,笑问道:“怎么你一个人在这儿?身边没带着人吗?这宫里很容易迷路的。”

灯光下,乔蓁面色更红,垂下了眼低首施礼答道:“本来有个宫女带着我的,刚刚她被人叫走了,我……我找不到回去的路了。”

这宫里的道路曲折,建筑复杂,别说她一个不常出门的女孩子,便是常在宫里的人,有时也会迷路的。

康王笑笑,也跟着看向那盏花灯,口中似乎随意地道:“没什么的,我从小在这宫里长大,小时候也常常迷路呢。”

乔蓁红了脸更是不安,所以他是在讽刺她是小孩子吗?

康王目光从灯上移下来,看到她的样子,忽然反应过来,笑道:“宫里道路复杂,很多人都会迷路的,你别多想,我没有觉得你像小孩子。嗯,虽然我也常迷路,不过恰好很熟悉这儿,要不,我带你回去?”

乔蓁点头应是,见他真诚爽朗,便也收起羞涩,屈膝施礼:“有劳王爷了。”

灯光明亮,两人拉开些距离并肩而行。担心乔蓁尴尬,康王指点着路边的花草,随口说些花草的习性,适合种在什么地方啦,喜阴还是喜阳光之类的。

乔蓁默默地听着,不时睁大眼睛看看康王。

他不是皇子吗?怎么会懂得花草的习性?

“看我做什么?”康王注意到她的目光,忍不住笑问道。

乔蓁陡然怔了一下,忙忙施礼:“回王爷,我在想……我在想,王爷你怎么会懂得花草的习性?”

康王笑了笑:“我从小就没人管束,喜欢在外面疯跑,这些花花草草的,见得多了,自然也就懂了。”

说到这儿他想起朝中的传言,说乔昱极为宠爱这个女儿,却因亡妻之故,怕女儿出事,将这个女儿圈在府中,轻易不许她出门。

看着乔蓁亮晶晶充满新奇的眼神,与玉竹颇有几分相似的侧影,康王忽然心生怜悯,他决定多给她讲些外面的事,便是不能亲眼见到,多听听也是好的。

“植物没什么好玩的,外面的动物才好玩呢,你见过法寒寺外的蚂蚁大王吗?”

乔蓁点头。

“是的殿下,我见过,是哥哥带我去的。”乔蓁回答,同时想起她唯一一次去法寒寺,还与哥哥走散了,遇到玉岑那浪荡子调戏于她,又被玉竹和肖大人所救。

乔蓁想到这事笑弯了眼,玉竹表妹竟然说她自己名叫破喉咙,把自家丫环桃子骗得傻乎乎的信了。

随即乔蓁又长叹了一口气。表妹活得可真有意思,舅舅几乎不怎么约束她,她独立又自在,似乎没什么事情能难到她。

自己若能像她一样,不,只要有她几分的本领就好了,爹爹若像舅舅那样对自己也宽松些就好了。

眼前的少女不知想起了什么,先是露出神往的微笑,后又叹气,康王看着乔蓁,忽然觉得有点心疼。

摊上疯狗御史那样的爹,这女孩子也真够倒霉的。

不知道为什么,康王突然特别想逗眼前的少女开心。这于他来说算是一件难事,因为他从来没有这样的经验;但同时也不是什么难事,因为他有着这少女极为感兴趣的阅历。

“有趣的动物很多的,只是咱们上京城里恰好没有罢了。就像杭州的七龟叠塔和虾蟆说法,都是很有意思的,那些动物就像有灵性似的,听得懂人的指挥。”

“是吗?乌龟和虾蟆也能听得懂人话?”乔蓁来了兴趣,睁大一双亮晶晶的妙目瞧着康王,眼神里是浓烈的渴望和好奇。

很少有人用这种单纯好奇和渴望的目光看他。康王所见的女子的目光,或者矜持,或者爱慕,或者害羞,却很少见这种单纯干净。他愈发觉得心疼,兴致勃勃地对乔蓁讲起他曾经见过的杂耍。

“……那龟先生将七只大小不一的乌龟放了出来,乌龟们从大到小地排列着站好。龟先生拿出一面小鼓,轻击鼓面,第一次只击了一下,最大的那只乌龟便伏下了身子,次大的乌龟从它的背后爬到它的背上,与最大的乌龟保持一模一样的姿式站立在大龟的背上。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