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未雨绸缪

两个小时后,随着大家配合越来越熟练,众人看陈强的眼光,已经从一开始的“好厉害“变成了“求抱大腿“。

都是识货的人,哪里不明白这首歌意味着什么?

搞不好,这里的所有人,都会因为这首歌大红!

原本李丽和韩东是因为张宁的关系,不得不回来,现在就算赶他们走,也不会走了。

陈强的任务算是完成了,二胡的部分,交给了录音机,他一会儿还得回趟家。

脏衣服什么的得拿回去,要不然,下次回去老妈还不知道要唠叨成什么样。

年轻小孩儿不懂,以为什么事情都自己做,不给大人添麻烦叫懂事。

长大后,当了父母,才明白,为孩子做任何事情,都是一种幸福。

特别是陈强这样的,要是连仅有的这一点都不给父母操心,那其中的失落……

所以,尽管这里有洗衣机,陈强也极少用。

跟其他孩子一样,每周脏衣服拿回去,干净衣服再拿过来,表现的像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孩子。

老爸难得的也在家,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吃了顿丰盛的晚餐。

当然还要加上四舅家的小丫头,已经上小学一年级了。

饭后,陈壮依然躲到屋子里搞他的积木研究。

陈强则和老爸老妈顺着木梯爬上了自家楼顶。

“买地的事情你妈跟我说了,你是怎么想的?“陈广胜点了根烟,问陈强。

“我有个同学,高中部的,家里官当得不小,住县委大院的,上次聊天,说道咱们凉城未来的大概规划。“陈强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先给铺垫一下。

别看陈强现在基本上可以跟老爸老妈同等对话了,但是涉及到一些大事情,他们惯性的会认为,孩子依然还是个孩子,就算做生意厉害,那也不能啥都明白吧。

所以,有个“家里当大官的同学“,就比较有说服力。

“哦?“陈广胜一听这个,自然就上心了,他现在在国营单位,对于这些事情,比当老师的郭菊芳,要透得多。

“我们西南这一块儿,早就被列为了未来的教育文化区,也就是说,未来大部分的学校都会搬迁到这边来。到时候政府不仅要征地,还会限制私人建房。“陈强说这话,自然就是前世的实际情况,只是把这个说成听来的政府规划罢了。

陈广胜听到这个,长呼了一口气。

“征地?那么多地方不够他征的?还能征到我们这里?“老妈对于未来没有什么概念,环顾四周,除了陈强家这一片儿有几十户,周围全是耕地,沿路都是水田,陈强说的这个,对她来说,太遥远。

“你懂个啥子哦。“老爸难得的跟陈强站到一条线上。

“你懂!“老妈不服气的怼回去。

“你说这个,我在单位也听领导们聊天的时候说过,那时没在意,只是认为大家酒喝多了吹牛,现在你这么说,那十有八九。“老爸没理老妈,转过头对陈强说。

“就算不是真的,那多买点地,也没错。“陈强笑着看父母斗嘴,真想时间就停留在这一刻。

“不过……现在单位查得严,前两天,就有个同事,因为家里房子搞太大,被调查出私自倒卖煤炭,房子现在也被没收了,铁饭碗也没保住。“陈广胜还是有点不放心。

“您是说年前……“陈强问。

陈广胜点了点头。

见老爸有些犹豫,陈强才回忆起,前世就因为后面建了房子,被人举报了,矿上还有专人过来“实地考察“。

后来倒是没有出现什么问题,不过这件事,跟后来陈广胜下岗不确定有没有关系。

这就不得不考虑了,真要建房,那也要等到三年以后煤矿完成改制。

不是陈家现在缺这份儿工资,而是陈广胜喜欢他现在的这份儿工作。

陈强知道老爸从吃不上饭的穷山沟里走出来,走到现在,能混个有编制的工人身份是多么不容易。

他也不想老爸现在四十来岁就闲着,那样跟下岗也没多大区别。

别到最后,还是跟前世一样,整日酗酒惹事儿,家庭不和睦。

陈强也不是没想过,让老爸出来做生意,管一摊儿事儿,但是老爸做生意那个水平,不摆了。

前世下岗后,没少折腾,却是干一个赔一个,到最后五十来岁的人了,还要跟一帮小年轻外出打工供自己读书。

让父母在单位干到退休,是陈强一早就想好的的事情。

老妈现在转正了,不用担心。

老爸这边,还得想办法帮他调离煤矿才是。

“房子的事情,不用担心,地该买的买,得空了去乡里,把我和弟弟的户口先独立出来,以我和他的名义先买地。“陈强想了想说:“至于建不建房子,随后再说。“

陈强这个提议,陈广胜和郭菊芳倒是都同意了。

房子不房子的先不管,自家厕所厨房得先整出来,省得大半夜抹黑去大院子里上厕所不是?

“家里的地,也没时间种,干脆跟旁边几家的水田换一换,他们保证乐意,钱都不用出。“陈强继续说:“以后邻街的地肯定比耕地要值钱得多。“

临街的水田,常常要清理石头和垃圾,大多数的村民都不愿意种这样的地。

而且现在也很少有人愿意把房子建到路边,嫌灰尘多,又吵。

建房子大多都离公路五十米开外了。

所以这一段路,只有陈强等十几户人家,中间断断续续的全是水田。

以前种地吧,多少有口饭吃,父母工资虽不够,但是也差不了粮食。

现在二人也算双职工了,吃饭不成问题。

加上未来村里的政策不明确,给不给留责任地还不好说,提前交换,在变更成两个儿子的宅基地,倒不是难事儿。

三口一商量,这事儿就算定下来了。

坦白讲,不是陈强贪这点儿小便宜。

而是前世就因为征地的问题,搞得和大家不和睦。

当时征地陈广胜极力反对,更不配合,原本的亲戚最后成了仇人。

不久后大舅又因为经济问题,被双规了一段时间,两家人也在没有往来了。

陈强现在把当时有争议的那些地交换出去,换成临街的地,算是彻底解决了问题。

陈强家眼前看似吃了亏,把好地换成了路边的差地。

但用不了几年,卖掉的人就该后悔了。

陈强这样做,也算一举多得。

他得庆幸父母都算见过世面,换个家长,不一定能讲明白其中的道道。

晚上一合计,除了陈强家后面的一百多个平方,离这里五十米远的两块水田,大概有个一亩,刚好能够换下来。

除了这两块,后院四舅家前面的两块菜地,也有个一亩左右,陈强也算算换下来。

前世他就看中了那块地,坐南朝北,适合建个养老的地方。

虽然这辈子不一定会住,但就当是完成前世的遗憾吧。

三块地,老宅在父母名下,临街的那块放到陈壮名下,即便是有一天陈强生意失败,一家人也能有个安身立命的地方。

再说,陈强对这重生也没底,鬼知道哪一天他又去了哪里……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