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教导

“欺君?”萧顾有些摸不着头脑,问道:“董叔,骗皇帝怎么了。”

董易一听这话差点将刚喝下的药酒差点被喷了出来。“你这孩子,胡说什么呢,我说的是数字。”

“啊?”萧顾这才听明白董易说的是什么意思,“原来说的是这个啊。我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

“不过,董叔你说的七君是什么意思?”

“说这个之前,你先和我说说对于武道的事,你知道多少。”董易也不着急着满足萧顾的好奇心。故意吊着他的胃口。

“不就是通过修炼提升境界吗?”萧顾说了一个极为简单的答案。

“其实你这样说也没有错,但这是浅显的说法。也是最常见的说法。真要论其精要之处,所谓武道,往小了说,习武艺强身健体。往大了说,乃是窃取天地之虚,以壮自身之实。而这也是天机阁于《论武策》一书首页所写。”

董易此时说话语气很是平实,但在萧顾听来则是仿佛说的有些玄乎。

“既然已经这么说了,那我要问问你了,此处的虚实何解?”董易抛出了第一个问题。

萧顾知道这是董易有意在锻炼自己的思考能力。

但他不知道的是董易这是在提醒他自己思考而并非完全接受别人的思想。

“所谓虚实,既然出自书籍,而书籍论述用的这类词语大多都是借代,引用。”

萧顾就虚实一词而展开思想,他虽然不能立刻知道这到底是什么意思,但他却知道,这个词既然出现在书上,则它可能是代表着一种东西。

随着萧顾的思考,时间也是过去很快。董易也没有急着讲下文或是催促他,反而任由他去自行思考。

而董易自己则是拿起瓷瓶再次灌了一口,随即运功吸收药效。

在长时间的思考中,萧顾觉得有些苦恼,因为他知道这件东西极为平常,但不知怎的自己无论如何抽丝剥茧却始终无法知道清楚究竟是何物。知道眼角余光看到正在运功的董易,顿时如同醍醐灌顶。

“我知道了,真气,是真气。”

一旁正闭目运功的董易听到这句话,也是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即睁开双眼。但却并没有停止运功。

“不错,所谓虚实即为真气。但你可知真气是如何而来的吗?”

“真气难道不是自己修炼而来的吗?”萧顾挠了挠头,不解地说道。

“这么说其实也没什么大错,但却不能只是这样去理解。”董易纠正了萧顾语句上的问题。

“其实所谓真气并不仅仅只是由自己修炼而来。但要仔细说起来,其实可以说他其实是一股能量。自然界中,能量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存在,其中阳光的热,雨天的雷电都是这般道理。然而这股能量不是过于霸道就是难以利用。于人而言难有大用。”

“而除了这些浅显的能量外还有一些不是那么容易被发现的能量,这些能量有游荡天地之间,平时难以被人所察觉,但如果有人用特定的方法就可以察觉得到,并加以利用。”

“我相信你也要知道了,而这种方法便是吐纳,这能量便是真气为入人体前的形态。如同水汽一般有利于空间之中,被吐纳之法纳入人体后经过炼化,便是如同水汽凝结形成水珠一般成为可观察到的状态。”

“随后积少成多,随着真气的不断积累变化,境界也会发生变化。”

董易说的都是简单的话语,从这一点却可以看出他是一个适合做老师的,凡所言语教授的东西,都不像那些腐儒先生们,张口闭口引经据典,之乎者也。听的人云里雾里的。

萧顾点点头表示听明白了,说道:“武道境界之分我是知道的,武者起步便是元脉境,每一个人都可以开辟出九条元脉,每三条对应着元脉的三个境界。”

“在此之后便是藏墟境,其后便是传说中的极少人才能达到的武道化境。”

“不错,居然还知道武道化境。而境界之分就是我接下来要讲的。”

“不知何时起,世人通过吐纳之法修炼真气,同样也不知何时是谁为真气修炼的各个境界划分了界限,并为之命名。”

“如你所说,元脉境,藏墟境,武道化境。这是广为人知的,也是最常见的,武道化境虽然难以达到但却不至于没有。像在那些各个州府各个宗门的掌门宗主大多也都大多是这个境界。”

“而不为众人所广为人知的是对这三种境界有着一个统称,这个统称叫凡境,而你所说的武道化境,其实也被称之为凡至化境。”

“凡至化境,凡境。”萧顾听完后,嘴里喃喃的跟着说了几句。像是想到了什么,随即问道:“难道还有超越凡境?”

“当然了。”董易则是一副理所应当的样子,但旋即说道:“但这凡境之后的事,确实不便于你多说。”

“这是为什么?”

“如今你对这三个境界的修炼有多大把握?不说你,便是那些大宗门,大世家最为杰出的子弟们相当一部分只是希望此生有望踏入藏墟境罢了。”

“要知道,寻常的世家子弟,五岁开始修炼,便至少要花五年的时间去锤炼经脉身体,以达到能够承受经脉运行。这也是民间武夫常说的练苦功。”

“而后,元脉境的修炼在凡境中也是极为消耗时间的,每提升一个境界,甚至需要几年的时间,因个人的天赋而定,快慢不等,其中每提升一个境界少说一年半载,多则五六年。甚至更久。”

萧顾听得这话便是明白过来,这话的言外之意其实是在说应该量力而行,也应该脚踏实地。

心中也同样计算起来,倘若在元脉境中每提升一个境界都是最快的话,那怎么也得要将近五到六年的时间,而一个人此时也得有十五六岁。

“如果快的话,一个人最快也得要到十五六岁才可以元脉境巅峰,而最慢的话估计得到二十八九岁,甚至有可能得到三十岁以上的年龄了。”萧顾将自己计算得出的结果说了出来。

“不错,但你不知道的事,倘若一个人在三十岁之前还突破不了元脉境,到达藏墟境,那基本这个人注定无望了。”董易用提醒的语气说道。

“为什么。”

“因为人会老啊,在人这一辈子中气血最为鼎盛的时候尚且不能破境至藏墟,三十岁后,气血便开始衰败,经脉的强度便也开始衰弱,对真气的修炼自然也不如年轻时。再着说了,若是没有长时间经过藏墟境真气滋养,又怎么能承受得了更强大的真气在经脉中运行。”

萧顾听了这话,这才反应过来,同时背上冒出冷汗,要知道,他如今也快年满二十虽然还差几年,对他来说时间上真是有些不充裕。毕竟他不久前在凝聚第四条元脉到了元脉境中期。

“你也不必担心,我说的是常人,你的经脉早已异于常人不知多少倍。这一点你大可不必担心。”董易也是看出萧顾的心绪不稳。于是安慰说道。

其实董易所言,并非是为了让萧顾安心,反而事实本就是如此。毕竟萧顾的手上有着得天独厚的法宝。

萧顾听得此话,心中也是大定。

董易见萧顾神色稍缓,继续说道:“顾儿,虽说你有此得天独厚的条件,但我还是要提醒你一句,更是要注意当下所走的路,不要只是为了抢时间而一昧追求破境速度,武道之事,向来以稳扎稳打为重,要一步一个脚印,打好根基,未来之路才能如同坦途,走得顺畅。就像修房子一样,地基不稳,能修多高多好的房子呢。这句话,我希望你一定要听得进去。”

“有多少人,仗着本来天赋还行,年轻时胡来,结果终身止步于藏墟境中期一下,再难寸进。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将来若是你有机会,我想你去走一走江湖路去历练历练。常言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别人说的,书上看的再多,终究不如脚踏实地的经历一遍。这样得到的教训,才能更加的深刻。而丰富的阅历,对你未来武道修炼,也是有好处的。”

董易对萧顾的教导也算是告一段落,说了这么多,也该让他好好想想,消化一番。

“好了,话说回来也该谈谈“七君”了。”董易将话题转会原本的破境方法上面,只见他说道:“所谓的七君,乃是二十年前年龄不到三十岁,武道境界便已经突破凡至化境,进入凡境之上境界的七人。由天机阁授予称号代表着一个时代年轻一辈的江湖绝顶。”

“三十岁不到,便突破凡至化境……”萧顾一时间也没太在意,但想了想后一脸惊讶的说道:“突破到了凡境之上?”

“不错。”

“董叔,怎么好端端的讲到这个。”

“我和你讲这个一来呢,是要你以这七人为榜样,争取在三十岁之前也能够达到相应的境界。”董易说着伸出一根手指。

“二来则是要向你着重要给你着重介绍……,咳,讲解其中的一人。”董易的表情突然变得有些自豪起来。

萧顾注意到了这一变化,脑袋一想,笑着说道:“董叔,你不会是想要说自己吧。”

“诶呦,可以哦。脑子很好用嘛。”董易夸赞起来。

“我看你表情突然变了,这才想起来的。”萧顾有些不好意思地实话实说。

“额”董易的脸色顿时变得有些僵硬。

其实这也难怪,说起来天下间信息传递最广最迅捷的势力唯有天机阁一枝独秀,然天机阁自处于江湖之中。不愿为各方势力特别是朝廷所用,干的也多是些买卖情报的营生。所以普天之下,对天机阁所发布的消息可谓是非常关注的。

但也因为是这样,也因为近些年来,七君中人鲜少出手,所以以至于天机阁也鲜少发布有关于七君的消息了。

而随着每年甚至每月天机阁的消息更新速度极快,以至于如今众人的视线尽数被吸引过去。对七君的关注也会更加的少了。

萧顾差不多就是这个样子。

“好吧,这不重要。”董易强装不在意,“我便是当初那七人之一,由于年龄在当时比较小,且比起那几个家伙排名也不太前。所以便把最后的排名给了我。”

“而我之所以能够跻身七君之列,乃是凭借着两门绝学。”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